39°54′27″N 116°39′45″E / 39.907416°N 116.662550°E / 39.907416; 116.662550 历史上,通惠河的通州段上有三座水闸称为通流闸[1]

通惠河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1292年开工,至1293年完工[1]。1293年修建木制的通州闸上闸(位于今通州五里店)、下闸(位于今通州城南孙王场南)。1295年,更名为通流闸[2]。1527年,巡仓御史吴仲重修通惠河,取消普济闸至张家湾河口的河道,这两座通流闸同时废除[1]

闸桥

另一座通流闸位于通州旧城中心曾经的通惠河支脉万寿宫水渠[3]。元延祐年修建,1432年重修[4]。1528年,吴仲在桥东建立长10余丈、宽2丈多[4]的木桥[1]。1846年,废除通流闸改建石桥,号称“虹腰横跨、雁齿层联”[4]。1936年,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重修了闸桥,桥面拓宽为水泥结构,改为铁栏杆,安装了电灯[3]。当时咒骂这个傀儡政府的民谣就提到了闸桥:“殷汝耕,坐冀东。不下雨,净刮风。修马路,垫大坑。闸桥又把洋灰承。[5]”由于接近通州府衙,南方船只经常在这里转运货物,闸桥南北大街有繁荣的商业气息[6]。1953年,通流闸、闸桥拆除,修建新华东街[1]。拆除后,依然有人习惯地称呼此地为“闸桥[3]。1999年,内燃气管道掘挖工程中,发现了约长18米的通流闸桥的遗址[6]

光绪《通州志》中的“城池图”
明代吴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图”(中国古代地图的方位习惯与现在相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北京百科全书 通州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百科全书 通州卷,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06,第266页
  2. ^ 元史·通惠河
  3. ^ 3.0 3.1 3.2 程行利主编,检粹新华,团结出版社,2016.12,第101页
  4. ^ 4.0 4.1 4.2 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编,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09,第594页
  5. ^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日伪统治下的北京郊区,北京出版社,1995.07,第192页
  6. ^ 6.0 6.1 梁欣立着,北京古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01,第2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