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计划

《都会计划》(英语:Metroplan)是香港行政局在1991年通过的长远策略性计划,内容横跨到2011年,范围包括都会区香港岛九龙包括新九龙荃湾区葵青区)及维多利亚港的规划及发展大纲[1]

香港都会区涵盖范围

此为一份非法定的次区域性计划书,其同时主要研究减低九龙区的建筑密度。在1993年亦完成《九龙建筑物密度研究》,提供了依据让当局藉法定的分区计划大纲图,为九龙多个地区施加发展密度限制。

沿革

1987年10月7日,香港总督卫奕信在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大力推动都会计划,其解释是政府由1970年代开始,超过一半的非经常性开支用于发展新市镇;相比之下,投放于早期开发之都市范围的资源明显比下去[2]

1988年,香港规划环境地政科出版《都会计划:初步提供的选择》[3]

1991年,港督连同行政局通过都会计划的发展策略,同年规划环境地政科出版《都会计划:选定的策略概览》[4]

阶段性检讨

1996年,规划署展开都会计划检讨第一阶段的研究,以探讨自1991年都会计划完成以来,都会区社会情况的转变,并鉴定都会区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的研究已于1998年完成。

计划在主权移交后1999年至2001年间进行全面检讨并完成第二阶段的研究,制订直至2016年及以后的最新发展策略,亦进行《九龙建筑物密度研究检讨》以检讨九龙的密度管制[5]

主要目标

已实施或实施中的计划

 
净化海港计划设于昂船洲污水处理厂

未能实施、搁置或改变的计划

 
原本打算填平的启德机场跑道旁水域(图左),现已重建作观塘海滨花园

学术研究

计划公布后的10多年后,学者认为计划中提及的“减低市区密度”目标最终没有达到,并归纳原因作以下几点[7]

参见

参考来源

  1. ^ 王, 赓武. 香港史新編(增訂版)(上冊). 香港: 三联书店. 2016: 265. ISBN 9789620438851. 
  2. ^ Ho, Pui-yin. Making Hong Kong: A History of Its Urban Development.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8: 496. ISBN 9781788117951 (英语). 
  3. ^ Gerard A. Postiglione, James Tuck-Hong Tang. Hong Kong's Reunion with China: The Global Dimensions. Armonk, N.Y.: M.E. Sharpe. 1997: 144. ISBN 9780765601568. 
  4. ^ 何, 佩然. 城傳立新: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1841-2015). 香港: 中华书局. 2018: 496. ISBN 9789888420025. 
  5. ^ 规划署次区域规划组. 《都會計劃檢討第二階段研究及相關的九龍建築物密度研究檢討》研究大綱、工作計劃,以及公布進行公眾諮詢. 规划署. 1999 [201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6. ^ 阿群带路. 橫跨1997的都會計劃. 谜米博客. 2015-01-09 [201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7. ^ Lawrence W.C. Lai. Mark Baker. The final colonial regional plan that lingers on: Hong Kong's Metroplan.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1): 216-228. doi:10.1016/j.habitatint.2013.08.00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