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玉女

佛教道教神祇

金童玉女道教对得道之真人居处的仙童与仙女侍从之称呼。唐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有“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句。观音大士身旁有善才尊者与龙女尊者随侍,民间亦敬称两尊者为“金童玉女”。

此外,民间信仰吸纳了佛教道教的说法,在死者灵位前以纸扎竹造,制作童男与童女之像并称为“金童玉女”,也有此版本的纸钱。一来希望能如善才龙女一般接引死者,到极乐世界补怛落迦山观音宝殿;香花教则认为地府中有引魂王观音所居的观音亭。二来也把死者地位提升,认为死者物化归真羽化成仙,必然有仙童、仙女以为差遣之使用人道教称此二人,男为“领道”、女为“听说”,或者男为“归真”、女为“返璞”[来源请求]台湾殡葬文化有陪伴死者上天的金童玉女[1]。有桌头㛠,称童男童女,放置在亡者魂帛之左右[2],是为亡者死后之仆人。[3] 或认为桌头㛠即为金童玉女。[4] 也有将金童玉女大仙翁仔阵头形式表现,多用于出殡仪式。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亦时常将俊秀姣好,相配登对的男女情侣,称作金童玉女,如李好古《张生煮海》:“金童玉女意投机,才子佳人世罕稀。”此用法亦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情侣或夫妻之称呼。

参考资料

  1. ^ 臺日大辭典臺語譯本_金童. 台与信望爱.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2. ^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_桌頭kán. 台语信望爱.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3. ^ 臺灣傳統喪禮之七(1):吃飯的老婦.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纸扎屋两旁还有金童玉女或是桌头㛠(另注:金童玉女具有神格,负责引领亡者前往阴间,而后者则是服侍往生者的仆人) 
  4. ^ 勸嫺.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5). 即为娴儿开光,诵念教娴文,并以香棒金童玉女头、并触其耳,要其谨记教诲,好好服侍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