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匿名
以下是建议的内容及讨论:
概要
匿名本指藏匿真名。因为中国人素来尊崇光明磊落,所以假的名或代号也算匿名。古人的名号是很有讲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人就用多个名字,因此就无所谓真名假名。对电脑而言,一般说来,一个名字就代表一个人,因此多个名字也被说成多个傀儡,详见维基上的傀儡一文。匿名现指连假的名或代号都不告知。与此相对的应是具名,署名或落款。因为名字已无所谓真假,所以不用真名一词,也所以实名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如3721公司的网络实名,存款实名制。 jack 2007年5月22日 (二) 04:19 (UTC)
互联网上的匿名
在互联网上,匿名更为普遍,因为身份验证手段在早期并没有被普遍使用。目前,这一现状正在改变。当然,一般情况下,身份验证并不必要,就如同你在街上同一个人认识,他告诉你名字,一般情况下,你并不会追究他是否告诉了你他的真名。即使没有身份验证手段,在系统日志被删除之前,任何人在网上的行为都是可查的。1993年《纽约客》杂志上彼得·斯坦纳的一幅漫画被网民们所信奉。这幅漫画的标题是“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更贴切一点,这句话应该说成:"在网上,没有人想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 因为人们没有必要花精力去发现你是不是一条狗。如果你想在网络上确切地表明你的身份,详见身份验证一文。
在任何情况下,匿名给予了人们更大的发布信息的自由,但是其代价则是丧失了信息来源的确定性,而且也会引发许多不良的和违法的行为。在互联网上,因为身份验证手段还没有被普遍使用,所以这一现象更加严重。有些公司(比如腾讯公司)宣称网络是虚拟的,这一点更严重地误导了年轻人。以至于很多青少年在网上做出了平常所不会做出的违反道德的事(比如在QQ上的某些淫秽的自我介绍)。如果双重人格由此形成,相应的公司可能无法逃避责任。 jack 2007年5月22日 (二) 04:19 (UTC)
文化大革命中的匿名及其影响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以至于禁止大字报被写进了宪法。 jack 2007年5月23日 (三) 22:42 (UTC)
匿名与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认定的是行为人,至于行为人是否匿名则是无关紧要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杀人犯杀人时是否申明了她/他的名字与杀人犯是否会受到审判并承当责任是不相关的。侵权行为 jack 2007年5月23日 (三) 22:42 (UTC)
中国传统文化对名字及匿名和无名的态度
古人有名,有字,还有号。无名及匿名(无名小卒,无名之辈)是一种羞辱。尊崇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无名氏稍微中性,隐约含有无需重视之意。 jack 2007年5月23日 (三) 22:42 (UTC)
对回退的讨论
- 这些内容过于地方中心了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28日 (一) 02:37 (UTC)
- 谢谢回复。只是希望大家对匿名有多一点讨论及认识。以上的大部分内容原本写在条目里,被你回退了。没办法。只好放在讨论页里了。但是你的回复太短了吧。我写的有些内容可能不太合适。希望你能指出不合适之处呀。我认为至少"互联网上的匿名"一节以及"匿名与法律责任"一节没有不当之处,而且具有引导社会主流价值的作用。你的原文具有提倡匿名,对抗管制的倾向。而我的观点则是即使匿名,作者也要负起责任。"文化大革命中的匿名及其影响"一节应当被提到,这是目前中国政府对待匿名态度的原由呀。再说了只要系统日志还在,是谁干的总是可以找出来的即使作者既不签名也不落款。只是说人们觉得不值得花精力去找出那个作者/那只"狗"。 另外真正的匿名的邮件必须使用匿名邮件转发服务。(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运行这么一个服务。) 维基也应当承当起引导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呀。jack 2007年5月29日 (二) 21:05 (UTC)
- 我在文中表述的不是我的观点,而是他人的观点,我只是加以整理。而且wikipedia也没有这个责任引导社会主流价值,wikipedia自身保持中立,不应该去影响社会的价值判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30日 (三) 00:57 (UTC)
- "wikipedia自身保持中立"? 我是非常赞成中立的,我想一篇中立的文章不应有所倾向,可是原文具有具有提倡匿名,对抗管制,逃避由匿名所引起的责任的倾向。"他人的观点"? 我修改了"他人的观点",然后你把我的修改给回退了。不管如何,你认为我的修改有何不当,或者有何不良倾向?请具体指出来。jack 2007年6月2日 (六) 15:15 (UTC)
- 我在文中表述的不是我的观点,而是他人的观点,我只是加以整理。而且wikipedia也没有这个责任引导社会主流价值,wikipedia自身保持中立,不应该去影响社会的价值判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30日 (三) 00:57 (UTC)
其他讨论
本条目应将各种匿名现象都罗列进来。jack 2007年6月2日 (六) 15: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