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南宋乾道二年温州水灾
Tokisaki Kurumi在话题“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中的最新留言:1年前
原始记录存档
- 《宋史》五行志:温州大风,海溢,漂民庐、盐场、龙朔寺,覆舟,溺死二万余人,江滨胔骼尚七千余。
- 《宋史》五行志: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
- 《宋史》孝宗本纪:丁亥,诏安宅筠州居住,温州大水。⋯⋯辛亥,遣官按视温州水灾,振贫民,决系囚。
- 《宋会要辑稿》:九月七日,诏浙东提举常平宋藻前去温州,将常平、义仓米赈济被水阙食人户。如本州米不足,通融取拨。权发遣温州刘孝韪言:“本州八月十七日风潮,伤害禾稼,漂溺人命。所有义仓米五万余硕,先蒙奉使司农少卿陈良弼盘量在仓,不得支借。若侯申禀,深恐后时,逐急一面赈给外,有不候指挥先次开发之罪,乞施行。”得旨放罪。
- 《宋会要辑稿》:九月十一日,诏:“温州诸邑近遭水灾,宜遣使存抚。可差度支郎中唐瑑限三日起发,同提举常平宋藻、守臣刘孝韪遍诣被水去处,按验覆寔,具合行赈恤事件,疾速措置闻奏。内刘孝韪权将州事交割与以次官。”
- 《宋会要辑稿》:乾道二年九月十一日,诏遣度支郎中唐琢、同提举浙东常平宋藻、守臣刘孝韪往温州诸县,遍诣被水去处按验覆实,具合赈恤事件闻奏。内刘孝韪将州事权交割以次官。
- 《宋会要辑稿》:十一日,诏:“温州水灾,差度支郎中唐瑑,同提举常平宋藻、守臣刘孝韪遍诣被水去处,核实赈济。”
- 《宋会要辑稿》:十二日,诏:“温州诸邑近被水灾,已差唐瑑前去存抚赈恤。可就令点检本州幷诸县刑禁,须管日近结绝,将杖罪以下先次疏放。如有冤抑,从实改正。仍具已断放过名件,申尚书省。”
- 《宋会要辑稿》:十月一日,诏:“温州近被大风驾潮,渰死户口,推倒屋舍,失坏官物,其灾异常。合行宽恤。可令度支郎中唐瑑,同提举常平宋藻、知州刘孝韪共议酌参措置条具闻奏。仍令内藏库支降钱二万贯,付温州专充修筑塘埭、斗门使用,疾速如法修整,不得灭裂。”继而唐瑑言:“窃见温州四县并皆边海,今来人户田亩尽被海水冲荡,醎卤浸入土脉,未可耕种,及阙少牛具,不能遍耕,难令虚认苗税。乞委守臣来春差官究寔,保明申奏,即与减放当年苗税。庶几水灾之后,农民感恩,早得复旧。”从之。
- 《宋会要辑稿》:十一月三日,三省言:“温州诸路将酒坊趁额不及课利,违法科敷民户,其提举官并不禁止。”诏令提举官宋藻具析,申尚书省,疾速禁止。如更有科扰之处仿此。
- 《宋会要辑稿》:十一月六日,度支郎中唐瑑札子奏:“被旨前去温州存抚赈恤,被水去处,并皆边海,今来人户田亩尽被海水冲荡,咸卤浸入土脉,未可耕种。兼今次水灾之后,损失人口不少,又虑人力不足,及阙少牛具,不能遍耕,难令虚认苗税。望委本州守臣,候来年春耕,即委清[彊]官遍行体访。如委有未堪耕种之田,及人力耕种未遍去处,保明申奏,取朝廷指挥,更与减放当年苗税。”诏从之。
- 《宋会要辑稿》:三年三月十九日,诏:“知温州刘孝韪为不葬被水之人骸骨,以至暴露,可放罢。”以提举常平宋藻按劾也。
- 《宋会要辑稿》:三月十九日,诏知温州刘孝韪放罢。以浙东提举宋藻劾其不能收葬被水死之人,使遗骸暴[露]故也。
- 《宋会要辑稿》:四月十八日,诏温州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四县逃移死绝人丁共一万四千七百九十五丁,每丁纳绢三尺四寸,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七匹二丈三尺,并行销欠。
- 《宋会要辑稿》:九月十七日,诏温州经、总制钱,乾道二年秋季至五年夏季终,以十分为率,予减二分。
- 宋员兴宗《九华集·永嘉水并引》:(韩退之陆浑山火诗变体奇涩之尤者,千古之绝唱者也!并用其韵效之,赋《永嘉水》一首,以呈同舍监丞郑丈。盖丙戌水灾曲折,得之于郑也。)郑侯兴言水于温,厥灾茫昧数莫源。于时顽秋后中元,淫虹曳曳妖晕喷。夜星不呈墨微垣,郁律撼怒排天根。摆磨杂岳涛飞轩,豁惊瞥悚势荡浑。凶飓埽宽震虚垠,瀿倾渎裂轴转坤。腷膊万马来声喧,众鼓骇骇阗箎埙。湠漫沏送无回沄,阴旄威纛空飞骞。婴鲐漂沛趋冥门,带不不属隳巾裈。啾呶直上声天冤,元驱鬼绁俱奔奔。肉不拥掩张髀臀,母识子死翁号孙。
- 宋叶适《水心集·李宜人郑氏墓志铭》:天富北监在海玉环岛上,乾道丙戌秋分,月霁,民欲解衣宿,忽冲风骤雨,水暴至,闼启膝没,及霤荡胸,至门已溺死。如是食顷,并海死者数万人。监故千余家,市肆皆尽,茅苇有无起灭波浪中。(光绪《玉环厅志》引用)老子长孙,无复安宅四十年。濮阳李宽知监事,始率民重建房舍,街市得以如旧。凡六年而监市成略如丙戌前矣。……
- 宋林季仲《竹轩杂著·祭林尚友文》 :呜呼!我居安固(瑞安),君在横杨(平阳)。良觌伊阻,隔水相望。兹有北湖,竹净泉香。君一见之,爱而弗忘。迺经迺营,于垣于墙。林峦䢔还,栋宇髙凉。时其从之,度彴越冈。期以卒岁,杖屦徜徉。事不可知,命不于常。转眄之间,君遽云亡。呜呼哀哉!公自妙龄,落笔成章。我等惊叹,缩首观旁。试吏于闽,政声载扬,民歌舞之。见所未尝,剡牍交上。召自逺方,权舆寺簿。日未遽央,譬如秣骥。驰彼康庄,问涂方骋,蹶于微霜。呜呼哀哉!我思天道,自古茫茫。欲诰其然,非痴则狂。孰愚而鄙?孰智而臧?百年之后,相逐北邙。况我斯邑,不吊彼苍。大浸稽天,祸及九乡。残骸露胔,姓氏弗详。鸟啄其脑,鱼嘬其肠。傥死牖下,䧟以冠裳。不曰幸欤,奚用尽伤。呜呼尚友,举我一觞。尚飨!念初至止,庭秽弗治。分我佳菊,植彼短篱。相期九日,赏此霜姿。花竟悴矣,人复何之。水木相生,命自不夭。松鹤其形,相亦难老。疾之方殆,载咨载考。乃大不然,巨测穹昊。嗟我友朋,半在鬼籍。老眼欲枯,无泪可滴。今又哭君,斯夕何夕。陈辞侑觞,聊叙平昔。呜呼哀哉!尚飨!
- 宋楼钥《攻愧集·送王正言(王逨)守永嘉》:……去年海水上平地,大风驾浪从天杪。苍生濈濈生鱼头,聚落随波迹如扫。今年二麦连野秀,田家扶犁事秔稻。史君忧国眉不开,叱驭径行仍及早。哀哉千里方更生,县官租钱须户晓。纵民自恐吓上不足,诛取仍怜下无告。邦储邦本孰轻重,肯使疲民困征扰。君不见岩岩千古阳道州,政拙催科自书考。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二年八月,温州大风,海涛流溢,沿江民庐、盐场,覆舟溺死者二万余人,江滨胔骼尚七千余人。
- 明《永乐大典》:蛎埼斗门在四都乐湾山麓。宋乾道海溢。亭屋四间俱圮。刘守孝韪再作。……临江近城大闸……宋乾道丙戌海溢后重建。……宋乾道风潮百里一壑。旧迹顿空。朝哈内帑钱。筑一都至三都捍潮官塘。除亭户沙卤及民户高岸外。实筑一十五里。内二都二千馀丈。趾广一丈八尺。面广一丈高八尺。……乾道丙戌海溢。斗门塘埭俱空。朝廷遣唐郎中宋提举相视。徙内数百步。
- 明弘治《温州府志》:二年夏,海门有蛟出水,长丈余。既而塔头斗门吼二日,海上浮钱,有一老父识之,曰:‘海将鬻人也,风潮必作矣。’ 至八月十七日,飓风挟雨,申酉益甚,拔木飘瓦,人立欲仆,市店、僧刹摧压相望。夜潮入城,沉浸半壁,人方上屋升木以避,俄而屋漂木没,四望如海。四鼓,风回南,潮退,浮尸蔽川,存者什一。以永嘉任洲言之,一村千余家,家以五人为率,计五千余人,存者才二百人,余可类推。其居山原者,虽潮不及,亦为风雨摧坏毁,田禾无收。瑞安、平阳、乐清皆然。时郑景望任国子监丞,率乡人在朝者告灾,诏遣官循行赈恤。
- 明弘治《温州府志》:翁敏之,字功甫,乐清人,性行平实,规度宏深。叶水心令人,敏之从姑也,甚爱之,勉令就学,师陈潜室、朱尹觉。所居旧有乡校,乾道丙戌海溢废,敏之与族人旁址辟新学,匾日:“图南书院”,招名师,聚族里而教之。⋯⋯
- 清乾隆《瑞安县志》:乾道元年,饥。二年秋八月,海大溢,人溺死殆尽。是年温州海门有蛟出,既而塔头斗门吼三日,海上浮钱,有一老父识之,曰:‘海将鬻人,风潮必作矣。’ 而果然。
- 清乾隆《平阳县志》:宋乾道二年八月十七日,飓风挟雨,拔木飘屋。夜潮入城,弥望如海,潮退浮尸蔽川。存者什一,山原之屋潮虽不及,尽为风雨摧坏田,禾不留一菑。事闻,遣官赈恤。
- 民国《平阳县志》:宋乾道二年丙戌八月十七日(旧志)丁亥,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宋史五行志)漂盐场(又五行志)潮退浮尸蔽川,禾不留一菑(旧志)无收三年(吴氏谱)。
- 清光绪《永嘉县志》:二年八月丁亥,大风雨海溢,漂民庐、盐场、龙翔寺,覆舟溺死二万余人,江滨胔骼尚七千余。九月遣官案视水灾,振贫民,决系囚。
- 清光绪《乐清县志》:乾道二年夏,海门有蛟出水,长丈余。既而塔头斗门吼二日,海上XX成钱,有父老识之,曰:‘海将以钱鬻人也,风潮必作矣。’ 至八月十七日,飓风挟雨,申酉益甚,拔木飘瓦,人立欲仆,市店、僧刹摧压相望。夜潮入城,沉浸半壁,人方上屋升木以避,俄而屋漂木没,四望如海。四鼓,风回南,潮退,浮尸蔽川,存者什一。(康熙志一父老识海钱之异,系舟于屋,里人笑之。既而一县尽漂,其家独得免)
- 《八水周氏族谱·草斋公谱序》:十七日申酉时,果一声惊震,顷刻飓风挟雨,溢甚。海浪潮翻,拔木漂瓦,人立欲作摧倒。市店、公廨、民居、僧刹,夜潮入城,沉浸半壁,人方上屋升木以避,俄而屋漂木没,四望如海。四鼓,风回南,潮退,浮尸蔽川,存者什一。其居山原者,虽潮不及,亦为风雨摧坏,田禾无收。瑞安、平阳、乐清皆然。
Cat on Mars 2023年6月9日 (五) 04:22 (UTC)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 南宋初年的哪一场潮灾导致温州沿海地区人口一夜锐减,朝廷不得征召福建移民补充?
- 说明:一般来讲现代钱塘潮的天文大潮在10米,不过钱塘江经过围垦和上游水库建设,侵入内陆的程度和高度都有所降低。杭州湾风暴潮增水在1956年的世界纪录也不过4.57米,“食顷”淹没房屋的说法堪比现在的世界纪录。这次潮灾将近70米的高程过于夸张,考虑到潮水可以逆流而上超过40公里抵达山区深处数百米海拔的陶公洞又显得不那么魔幻。--Cat on Mars 2023年6月8日 (四) 17:06 (UTC)
- 或许需要更多古代史书、方志的直接来源--Allervousミクのセーラー服 2023年6月9日 (五) 00:19 (UTC)
- 非常反对依靠“古代史书、方志”写条目的思维。Fire Ice 2023年6月9日 (五) 15:36 (UTC)
- 我觉得应该可以命名作“1166年温州水灾”。——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6月9日 (五) 00:47 (UTC)
- 来学习一下家乡历史。然则条目文字水平不达标。Fire Ice 2023年6月9日 (五) 15:36 (UTC)
- @Allervous:其实你可以看潘猛补的文献,引用了很多第一手史料,我找了一些在讨论页。他本人研究的是谱牒,文献中应该也有引用有没有出版的资料,校对之后可以看出来引用不全。@Ericliu1912:我不用这个名字的原因是,目前我所见的文献都没有用过这个称呼,我觉得这是条目创建者的原创(应该是模仿吴松弟的“1166年温州大海啸”),而且用这个名字也搜不到什么东西。--Cat on Mars 2023年6月9日 (五) 19:05 (UTC)
- (=)暂时中立:来学习一下临乡历史。条目文字水平达标。不过来源1仅标记温州App,但记载书籍为责编及来源方还有补充的空间,可考虑先整理格式。——WMLO※议程表 2023年6月10日 (六) 11:53 (UTC)
-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如果你说的是温州人APP的来源,此APP的制作方为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我也没有在政协微信号和政协文史网站中看到过这篇文章,可能首次出版就是在app,篇后的“来源”是表示供稿单位;如果你说的是新闻聚合网站,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中国内地的新闻网站和线下报刊还报道内容实际上存在差异,并非台湾联合新闻网整合各媒体线下报道的模式,许多内容就是线上独家,这点最明显的就是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的澎拜新闻,本质上这类网站并非新闻聚合网站而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如果你说的是《温州文化印记》,原文并没有明确说明来自《温州文化印记》,虽然这本书有出版的报道,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和豆瓣查无此书,无法确定图书是否包含本文,需要花点时间线下查询。--Cat on Mars 2023年6月11日 (日) 13:3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