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工具/WikiCache

WikiCache是一个由菲菇(PhiLiP)开发的编辑自动保存功能。

注意:使用前请先仔细阅读Wikipedia:减少对同一条目连续多次提交编辑

使用方法

 
上图是鼠标停靠时的效果,下图是鼠标离开时的效果,浏览器为Chrome 11

首先,在你的Common.js中输入以下一句:

importScript('User:PhiLiP/wikicache/load.js');

之后,绕过浏览器缓存

然后,前往编辑任何一个页面,页面左上方会显示“自动保存已启用”。你可以把鼠标停靠此句子以获取选项连结。

  1. 设定:可以选择自动保存的频率(必须为10秒或以上),以及是否启用“启用网络访问受阻模式”。完成设定请确认。
    “启用网络访问受阻模式”会在提交编辑自动删除已保存内容,而不启用的将在提交编辑自动删除已保存的内容
  2. 载入上次存档:可以开启最后一次自动保存的内容。
  3. 管理内容:建设中...

技术要点

技术测试
浏览器 测试情况 测试平台
Firefox 3   通过 Firefox 3.6
Firefox 2   未知
Internet Explorer 8   通过
Internet Explorer 7   通过
Internet Explorer 6   不支援
Konqueror   未知
Opera   未知
Safari 3/Mac   未知 Mac
Safari 3/Win   未知 Win
Safari 2/Mac   未知 Mac
Firefox 1.5   未知
IE/Mac   不支援 Mac
IE 5.5   不支援
Midori   未知
谷歌浏览器   通过
基于篇幅所限,未能列出所有浏览器

本脚本依赖于HTML5的localStorage、globalStorage或IE的userData,这意味着自动保存的内容永远都是存储在客户端浏览器的。因此,换台电脑甚至同一台电脑换另外一个浏览器就会导致你的自动保存内容丢失,格式化硬盘就更别说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