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塔 (金華)
金華萬佛塔本名密印寺塔,亦作永福寺塔,原為北宋所建的密印寺佛塔,因其塔身鑲嵌著數以萬計的磚雕佛像而被俗稱為萬佛塔,原址位於今中國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將軍路122部隊醫院內,曾為金華府城的標誌性建築,原塔於抗日戰爭時期拆除,僅存遺址,近年易地重建新塔。
歷史
萬佛塔所在的永福寺原位於金華子城外、外城內東北部,原清代金華府試院[註 1]北側,始建於五代吳越國時期,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更名密印寺,後廢,清道光時重建後仍名永福寺[註 2],民間俗稱塔下寺。萬佛塔則位於寺西北側大洪山頂(為城東最高處),由寺僧居政募建於北宋嘉祐七年(1062)至治平元年(1064)間[註 3],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寺僧定鍅募資大修[1]。
抗日戰爭時期,金華守軍曾在萬佛塔三層設立防控監視所,通過日間敲警鐘或掛旗幟,夜間掛警燈的方式進行防空警報。1942年4月,侵華日軍發動以衢州、金華為目標的浙江戰役,5月時任浙江省主席黃紹竑、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等認為萬佛塔目標過大,易被日機轟炸,下令金華城防司令王鐵漢拆塔,日軍占領金華時尚未拆完,此後日軍繼續將塔拆盡,使用拆下塔磚構築堡壘、炮台等工事[2]。
雖然金華民間一直有重建萬佛塔的呼聲,但原址重建拆遷難度過大,2007年《金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提出異地重建的方案,並擇址於婺江北岸、東市街東側地勢最高處(原金華自來水廠老廠區內,新塔即位於原自來水廠水塔所在山坡上)[3]。2014年8月萬佛塔重建工程啟動,2017年底竣工,同時依塔建萬佛塔公園,園內有重建的赤松門、古城牆、浮橋碼頭等,登塔可遠眺金華城區與婺江。
建築
萬佛塔原為九層六面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總高約60公尺,塔內設扶梯可登臨。但民初所拍攝的照片中塔外觀只有八層,一說第九層早已毀壞,一說塔外觀的底層與二層之間內有一暗層。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塊磚上均鑲嵌有磚雕佛像(佛像為使用模具單獨製作後嵌入生磚坯內),結跏趺坐在蓮台上,旁有與捐贈者相關的文字(如「蔡唐氏敬」、「報父母恩」等),其數萬計,故俗稱萬佛塔。但目前由文物部分收藏的佛像磚數量稀少,大量佛像磚在塔拆除後下落不明[4]。
萬佛塔拆除後,地面僅剩對角長9.9公尺、寬8.5公尺的部分台基,1956年底,金華駐軍在建設122醫院時意外發現萬佛塔地宮,次年初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考古發掘。地宮(地宮內文物上的銘刻均稱之為「龍宮」)位於塔基之下,呈方形,長1.4公尺、寬1.2公尺、深1.57公尺(以上不含外壁石板),由六塊厚0.15公尺的紅砂質石板砌成,其上均有刻字,其中鋪底的石板為刻經題記,提供了「嘉祐七年」的年代信息[註 4],蓋頂的石板之上另有兩層共13塊青白色的長條石。地宮內靠北壁正中有一座石經幢,幢前有鐵箱一隻,箱內殘存很少幾件文物,其餘都擺在靠東、南、西三壁的石座上[5]。因蓋頂的石板中心略偏東有一個鑿得不整齊的圓洞(直徑約30公分),引發了對地宮是否曾被盜的爭論,至今沒有統一的觀點[6]。
新建的萬佛塔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設計,採用鋼混結構,以宋代萬佛塔的造型為藍本,外觀仍為九層六面,實際包含暗層為外九內八共十七層,總高99.99公尺。塔下有面積1900多平方公尺的地宮,可用於文物陳列展示,塔內1-13層設有小型電梯以及兩路步行樓梯,以滿足現代消防規範和觀覽舒適性的要求。新塔採用了藻井、月梁、壁雕等宋代建築造型元素,同時融合了金華本地的銅雕、木雕等工藝。為再現「萬佛」盛況,塔身干掛3700多塊佛雕像磚,並計劃在塔內設7000多個佛龕[7]。
出土文物
萬佛塔地宮中出土了石經幢、金塗塔、銅造像、銅鏡等35類共183件文物,其來源主要包括寺僧化緣所得、信眾捐贈和吳越國王錢弘俶所賜等,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占絕大部分)、金華市博物館等處,其中以五代鎏金銅觀音造像[永久失效連結](俗稱「水月觀音」)最為珍貴,造像通高53公分,造像高38.5公分,底座寬20公分,背光高39.9公分,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8]。
地宮中出土的石經幢為紅砂石質,高1.47公尺,分七段,其中幢身高0.54公尺,上刻「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題記中同樣提供了「嘉祐七年」的年代信息[註 5]。近年有研究認為該文物實為宋代用刻有經文的幢子配裝在唐代石燈部件上而成,兼有經幢和石燈的功能,應命名為燈幢[9]。
文化
金華民間傳言,如站在上浮橋[註 6]看,整個金華城就像一條船,船頭朝東,萬佛塔像桅杆,通濟橋像跳板[10]。在拆塔的同一時期,為掩護部隊撤離,王鐵漢也下令炸毀了部分城牆及通濟橋,民間遂傳言金華要敗了,因為「桅杆」拆了,「跳板」炸了,船要沉沒了[11]。
金華民間有觀點認為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聶小倩和寧采臣的故事即發生在永福寺,按《聊齋志異·聶小倩》記述,「寧采臣,浙人……適赴金華,至北郭,解裝蘭若。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有觀點認為文中的「蘭若」是梵文音譯,泛指寺廟,「北郭」是指寺在金華府城北城牆附近,「殿塔壯麗」表明寺內有塔,而當時金華府城內只有永福寺萬佛塔一座塔。同時寧采臣為赴試的考生(文中有「寧疑為赴試者,而聽其音聲,殊不類浙」,「詰旦有蘭溪生攜一仆來候試,寓於東廂」等語句),永福寺恰在考場(金華府試院)之後,寺外原為亂墳崗,亦與文中「出寺外,見荒墳累累」的語句相吻合[12][13]。
注釋
- ^ 此處長期為官署所在地,唐代時為婺州州治,宋代時為保寧節度使府(實際上仍用作州治),明代為浙東行台,清順治三年(1646)後改為校士館(又名試士院,相當於貢院),今為太平天國侍王府的一部分。
- ^ 按清道光三年(1823)出版的《道光金華縣誌·卷四·寺觀》中仍稱密印寺,而光緒時編修、民國四年(1915)出版的《光緒金華縣誌·卷五·寺觀》則稱永福寺,且舊照中山門採用「永福禪寺」額,故寺院應為清代重建後恢復原名。
- ^ 建塔的時間上限嘉祐七年來自地宮鋪底石板中的刻經題記,下限治平元年則來自於方志中記載的「宋治平初僧居政建」。
- ^ 題記落款為「嘉祐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八日當院上方住持都勾當勸緣傳清涼祖教觀沙門居政立。」
- ^ 題記為「弟子使院觀察孔目官吳善並妻王一娘家眷等( 扌秀)舍淨財裝此幢子永充供養,弟子劉知古捨此幢子一所永充供養,嘉祐七年歲次壬寅十月二十八日沙門靈壽書」。
- ^ 上浮橋即宏濟橋,又名問津橋,原位於金華府城赤松門外東陽江上,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因元朝時在其下游約1公里處已建有一浮橋,故俗稱上浮橋,今已不存。
參考文獻
- ^ 鄧鍾玉. 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寺观.
永福寺在城北三隅試院後,吳越錢氏建,宋大中祥符改名密印,明嘉靖間以西偏廢址改建按察分司。皇朝康熙十六年僧牧庵募建殿宇供藏經,後圮,道光二十六年僧定鍅募建,寺西有塔九級(據萬曆府志,宋治平初僧居政建,大清一統志作唐代建)。明嘉靖十二年七月大風吹落其鐵頂三千餘斤,乙丑知府葉宗春率民修(隆慶初侍郎王崇記)。康熙十五年康親王臨郡,僧牧庵募修。乾隆六十年大風塔頂又落,道光二十六年僧定鍅大修募資大修,腹庋樓十三層,設梯曲折而上,足資遠眺焉。(參舊志,按王崇記略雲塔高三十餘丈,下廣輪七尺許,今以日影勾股比例法測得縱黍尺塔高十五丈,弱量底層廣七尺強)
- ^ 万佛塔记忆. 方躍鎮.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7).
- ^ 新万佛塔蓝图. 方躍鎮、滕謙.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31).
- ^ 万佛塔难解之谜.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1).
- ^ 万佛塔地宫传奇. 方躍鎮.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31).
- ^ 万佛塔地宫曾经被盗?.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31).
- ^ 万佛塔公园:重现金华第一地标. 徐朝暉.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
- ^ 万佛塔出土文物. 方躍鎮. 金華新聞網. [2018-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2).
- ^ 趙幼強. 金华万佛塔出土石经幢考辨. 東方博物. 2004年1月: 50–52.
- ^ 万佛塔地宫就是塔下寺吗?. 今日婺城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
- ^ 万佛塔就像桅杆,历经几多风雨.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
- ^ 万佛塔,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地?. 方躍鎮.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9).
- ^ 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在兰溪游埠. 金華新聞網. [201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