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郊
下郊(台羅:Ē-kau[1]),又稱為廈郊。下郊於臺灣,是指臺灣清治時期,居於臺北艋舺地區之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和金門縣)移民的商會。
下郊 | |
表記 | |
---|---|
漢字 | 下郊 |
白話字 | Ē-kau |
台語羅馬字 | Ē-kau |
另稱 | |
漢字 | 廈郊 |
白話字 | Ē-kau |
台語羅馬字 | Ē-kau |
簡介
由明鄭時期至清治時期初年,臺南乃臺灣的首府,開發較盛,直到1709年,陳賴章墾號得以開墾大加臘之後,新至的福建移民多將未開墾的臺北盆地,當成首要開發目標。
清朝18世紀中的乾隆、嘉慶之後,大量泉州漢族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臺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原住民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其中,移民於艋舺八甲庄(今老松國小)的泉州同安商人因為以廈門交易為主,因此所設立的商業公會,亦稱為廈郊,後來轉音為下郊。
下郊商會因爭奪碼頭的利益,與泉州三邑人組成的頂郊商會產生衝突,1853年三邑(晉江、南安、惠安)移民,由艋舺龍山寺發兵,越過沼澤,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史稱頂下郊拚。
艋舺的同安商人們敗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只好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形成街市,重建霞海城隍廟,利用淡水河來從事對渡貿易,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區。
在頂下郊拚後,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
備註
-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