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之動者

不動之動者古希臘語ὃ οὐ κινούμενον κινεῖ羅馬化:ho ou kinoúmenon kineî直譯動而不動的東西[1] ,或稱原始推動者拉丁語primum movens)、第一自存因[2]宇宙內所有運動的推動者[3]第一推動力)是亞里斯多德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以指代第一個因果關係的原因,或者說是第一個沒有原因的原因。正如名稱中隱含的那樣,不動之動者可以在本身不被任何此前的動作所影響的前提下,移動其他事物。在亞里斯多德形上學理論的第十二本書(希臘語Λ)中,他將不動之動者描述為完美的,不可分割的,並只進行完美的默觀。他將這個概念等同於主動智力。亞里斯多德提出的這一概念根源於最早期的希臘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宇宙學推測,並對中世紀哲學神學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托馬斯·阿奎那就在《五路論證》中詳細闡述了不動之動者。

參考文獻

  1. ^ Aristotle, Metaphysics XII, 1072a.
  2. ^ Kai Nielsen, Reason and Practice: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Harper & Row, 1971, pp. 170–2.
  3. ^ Aristotle's Natural Philosophy: Movers and Unmoved Mover. stanford.edu. [2020-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