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雨蛙

雨蛙科雨蛙属兩棲動物

東北雨蛙學名Dryophytes japonicus),又名日本雨蛙,為雨蛙科雨蛙屬兩棲動物

東北雨蛙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雨蛙科 Hylidae
屬: 雨蛙屬 Hyla
種:
東北雨蛙 H. japonica
二名法
Hyla japonica
Günther, 1859

分布

分布於日本北海道屋久島,以及黑龍江沿岸的朝鮮和中國東北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2]

外形特徵

東北雨蛙體長3至4厘米,身體雌性比雄性要大。有褐色的斑紋從鼻孔伸延至眼和耳。前肢有4趾,後肢有5趾,在趾尖都附有圓形吸盤。這些吸盤能幫助東北雨蛙在草木間跳躍移動,以及攀爬玻璃等垂直面。 東北雨蛙腹部膚色為白色,背部膚色為黃綠色。背部的顏色可以轉變,形成灰褐色的斑紋,是保護色的其中一個例子。東北雨蛙會因應四周的環境、溫度、濕度和明暗等轉變分秘荷爾蒙令皮膚的色素細胞擴張或收縮,以改變皮膚顏色。另外,有些東北雨蛙個體會因色素細胞變異使皮膚顏色呈藍色或黃色。 東北雨蛙的皮膚上有一層潤滑的黏膜,黏膜能分泌毒素防止身體被細菌感染。人類用手接觸東北雨蛙,其毒素雖然對身體沒有太大影響,不過若然毒素接觸到傷口,又或用接觸過東北雨蛙的手去接觸眼或口,不但會引起劇烈痛楚,毒素入眼更可能會引致失明。不僅於東北雨蛙,凡是接觸過任何生物之後都請謹記要清洗雙手。

生態

儘管青蛙一般都在水邊棲息,東北雨蛙卻適應在樹上生活,一般棲息於水邊的植物或森林之中。東北雨蛙在春季到秋季活動,冬季會在溫度差較小的地下冬眠。 東北雨蛙為肉食性,會捕食細小的昆蟲和蜘蛛等等。東北雨蛙只對會動的物體有反應,因此不會吃昆蟲的屍體和靜止的物體。東北雨蛙在捕食時會先飛撲到獵物身邊,用短小的舌頭壓倒獵物,然後張開大口將其吞噬。如果獵物太大,東北雨蛙會利用眼球將口中的獵物推到喉頭幫助吞食。在夜間,東北雨蛙會出現在人家的窗前或自動販賣機的燈光前,捕食燈光招來的昆蟲。 東北雨蛙的天敵有鷺和赤翡翠等鳥類、虎斑頸槽蛇和東亞腹鏈蛇等蛇類、鼬鼠和狸貓等哺乳類。其他如黑斑蛙等大型蛙類、田鱉、大紅娘華和龍虱等肉食水生昆蟲亦會獵食東北雨蛙。另外,有一種步行蟲的幼蟲會寄生在東北雨蛙等小型蛙身體上,慢慢吸食其血液,最終令其死亡。 東北雨蛙的體色與施氏樹蛙和森樹蛙很相似。我們可以靠體型和斑紋分別出東北雨蛙:東北樹蛙的體型較小,而且有褐色的斑紋由鼻孔伸延至眼睛。 只有雄性的東北雨蛙會發出「呱呱」的叫聲。雄性的喉嚨附近有聲囊,可以產生共鳴,放大聲帶發出的叫聲。 東北雨蛙的繁殖期主要在春季。在繁殖期的晚上,在水田附近可以聽到東北雨蛙的叫聲此起彼落,視乎地方有時更可以聽到東北雨蛙們的大合唱。雄性利用這種叫聲讓雌性知道自己的位置。這種叫聲稱為「宣告叫聲」(Advertisement call)。 蛙類一般在繁殖期才會鳴叫。可是,東北雨蛙就如其名,就算在非繁殖期的下雨時分,在日間也會發出叫聲。這種告知「要下雨了」的叫聲,在英語裡稱為Rain call 或 Shower call。

生活史

到了春天,成年東北雨蛙會聚集在水田或池塘的水邊。在這個時候雄性的聲囊會變成啡色,從外觀上可以容易分辨出雄性和雌性。當雌性借著雄性的叫聲靠近,雄性會從背部抱著雌性緊貼對方。一對雨蛙會在緊貼狀態下游到水面,以倒立的姿勢產卵和放精。幾個受精卵會被像寒天一樣的幼細繩子捆在一起漂在水面,最後纏到植物的莖部等地方。 受精卵會急速進行細胞分裂,視乎水溫等各種環境因素大約2至3天後會孵化。剛孵化的幼體呈褐色,擁有外鰓。鰓會逐漸移入體內,變成蝌蚪。東北雨蛙的蝌蚪全身褐色,並帶有淺色的斑紋,這與全身黑色的蟾蜍類蝌蚪不同。東北雨蛙的蝌蚪的細小口裡有像銼一樣的牙齒,用來將動植物的屍骸或藻類削成細小狀方便進食。大約一個月左右蝌蚪便會長成青蛙。在成長過程中,蝌蚪的尾部會長出後肢,同時前肢會在體內形成。當後肢發育成熟,前肢會從鰓長出,而尾部則會慢慢縮短。身體的褐色會慢慢變淡,同時背部會漸漸變成黃綠色。東北小雨蛙在尾部變短的時候會離開水面上陸,各奔前程。東北雨蛙的壽命大約有數年。另外,東北雨蛙能利用吸盤爬到四周被圍牆圍著的水源中產卵。

棲息環境

由於東北雨蛙長有發達的吸盤,能夠在垂直面移動,因此不太受在水田、 農場修整工程和水路工程里常使用的U字形坑渠,以及在冬季U字形坑渠所引致的旱田化所影響[3]。可是,有報告指出由於農場修整導致泥土表面變硬,東北雨蛙無法避開乾燥的環境和獵食者、令其族群密度減少[4]。如果想保護東北雨蛙不讓它的族群密度減少,在設置管道時可以選用聚氯乙烯的管道[4]

參考文獻

  1. ^ Sergius Kuzmin, Irina Maslova, Masafumi Matsui, Fei Liang, Yoshio Kaneko. Hyla japonic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9-05-01]. 
  2.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东北雨蛙.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東淳樹、武內和彥:谷津環境におけるカエル類の個體數密度と環境要因の関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日本造園學會 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 62(5), 1999, 573-576
  4. ^ 4.0 4.1 平井利明 畦畔の締め固めがカエル類に及ぼす影響:塩ビパイプ製退避場所の設置はニホンアマガエルの生息密度を回復させるか?[永久失效連結] 日本応用動物昆蟲學會誌(応動昆) 第50 巻 第4 號: 331–33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