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善思(645年—729年),名,字善思以字行唐朝同州朝邑縣(今陝西省大荔縣東)人。

父親嚴延,與河東裴玄證、隴西李貞蔡靜都通曉儒術,曉圖讖。嚴善思傳習父親的學業,褚遂良上官儀等都賞識他的才能。嚴善思年輕時以讀書廣泛知名,善於天文歷數及卜相之術。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封泰山,應試消聲幽藪科舉擢第,調襄陽縣尉。居喪,廬墓隱居十年。武則天時為監察御史,權右拾遺、內供奉。多次上表陳奏時政得失,多被採納。酷吏興大獄,嚴善思為詳審使,平反救活了八百餘人,赦免了千餘家。長壽年間,到司刑寺審理囚犯,放出案情不實的百人。來俊臣等忌恨他,以罪誣害他,流放到交趾,五年得還。李淳風死後,占候家都沒有效用,武則天以嚴善思以著作佐郎兼太史令。

聖歷二年(699年),熒惑星侵入輿鬼,武則天問嚴善思。嚴善思回答,大臣會應徵。其年,文昌左相王及善去世。長安年間,熒惑星侵入月亮鎮星犯天關。嚴善思回奏:「法有亂臣伏罪,且有臣下謀上之象。」一年後,張柬之敬暉等起兵誅張易之、張昌宗。

唐中宗神龍初年,擔任給事中。武則天崩,將合葬乾陵,嚴善思上奏反對,認為不應該打開高宗的乾陵,合葬武則天,應該按照漢朝的制度,皇后別起陵墓。中宗沒有採納。武則天喪禮結束,太常請大習樂,供郊廟,中宗未許。嚴善思勸諫,中宗最終聽從。景龍年間,轉任禮部侍郎,上表批評皇后擅政,為社稷憂,求出為汝州刺史。他對姚崇說:「韋氏禍且塗地,相王所居有華蓋紫氣,必登帝位,公善護之。」相王李旦即位為唐睿宗,姚崇以事奏聞,於是睿宗召拜他為右散騎常侍。譙王李重福貶到均州,過汝州,嚴善思為刺史。鄭愔謀冊李重福為帝,草制以嚴善思為禮部尚書,知吏部選事。譙王下獄,大理寺奏稱嚴善思與李重福通謀,應該處決。吏部尚書宋璟戶部郎中李邕請求減輕他的刑罰,給事中韓思復固請,於是流放到靜州。

嚴善思為御史時,中書舍人劉允濟為酷吏所陷,當死。善思憐憫他年老,密表奏請,劉允濟於是得以免誅。戶部尚書王本立說:「祁奚之救叔向,嚴公有之。」嚴善思後見劉允濟,沒有提這件事。韓思上奏免嚴善思之罪,也沒有以恩德自居。時人稱其為長者。後來遇赦歸還。開元十七年(729年),他八十五歲時去世。

嚴善思子嚴向,乾元年間為鳳翔尹,寶應年間授太常員外卿。嚴善思之父嚴延也是八十五歲去世;廣德二年(764年),嚴向卒,又終年八十五歲。嚴向兄長前趙郡司馬嚴宙,長嚴向十歲,嚴向去世時,嚴宙還活著。

參考文獻

  • 舊唐書》卷191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 新唐書》卷204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