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器

禮器中國古代在祭祀宴饗喪葬以及征伐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規格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權力。在周禮中,禮器是宗教和政治的結合點。早期禮器重玉器,因其在原始巫術中有通靈的功效。隨著商周之際政治宗教的發展,玉器逐漸從神權的象徵演化為王權的象徵,而越來越多的禮器使用青銅器鑄造,統稱為尊彝。而以後,青銅禮器的使用逐漸減少。

禮器的早期功用在於溝通天地鬼神,《禮記·禮器》: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而在三代晚期,禮器的主要功能轉變為「紀」。所謂「紀」有三層含義:一是紀神物,以使人有所畏懼[1],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尤其具有代表性,往往以細密的雲雷紋作為地紋,再在上面施以凸出於器表的繁縟的紋飾,形式有獸面紋、龍紋、夔紋、鳳鳥紋、蟬紋等主題紋飾;二是紀等宜、明尊卑;三是紀功賞,在禮器上銘刻鑄器事由,以見德功之美、勛賞之名。

按照使用的場合,禮器可以分為宗器、旅器和媵器。宗器用於宗廟祭祀之禮、旅器用於師旅征伐之禮、媵器用於婚嫁之禮。從種類和功能上分,玉器禮器的種類有等;青銅器禮器數量更多,可分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也有將樂器和禮器並列的)。炊器為做飯之用,包括等,食器為飲食之用,包括等,酒器包括等,水器包括等,樂器有等。

注釋

  1. ^ 《左傳·宣工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

參考

  1. 王錦民. 《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述林》.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8045832. 
  2. 李先登. 《商周青铜文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 ISBN 978-7-1000-2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