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祠
即祭祀乡贤的场所。乡贤,即出生在当地、学识或品行受人尊敬的人
鄉賢祠即祭祀鄉賢的場所。鄉賢,即出生在當地、學識或品行受人尊敬的人。據傳說,周代時已經有在祠堂中祭祀鄉賢的行為。宋代元代之後,鄉賢祠漸漸與孔廟官學結合,成為廟學建築群的一部分。明朝中期之後,祭祀鄉賢的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1] 在一些地方,這一傳統至今仍延續著,
台灣
清代臺灣鄉賢人物只有五人,嘉慶年間首位鄉賢王鳳來入祀,新竹縣的鄭崇和踵繼其後;至光緒年間,新竹鄭家的鄭用錫與鄭用鑑和嘉義縣人士陳震曜入祀。其選拔過程經福建巡撫於公堂上公議明白後,將候選鄉賢的職位、姓名、履歷等生平資料如實上奏朝廷後批准。朝廷禮部覆文批准後進行冊封鄉賢儀式,儀式後入祀在籍地孔廟附設的鄉賢祠。例如在台灣新竹市一位已故中學校長辛志平因推動教育發展有功,經政府審核通過後獲准入祀於當地的鄉賢祠,成為繼王世傑、徐立鵬、鄭崇和、鄭用錫、鄭用鑑、林占梅等六名前人以後的第七位入祀者。[2]
《臺灣通史》作者連橫曰:士為四民之首。讀書稽古,不能治國平天下,亦當鄉里稱善人。若其枉道曲文,頑嚚比周,則名教之賊也。臺灣開闢以後,風淳俗美,士之出入庠序者,多硜硜自守。而祀於鄉賢祠者五人,是則古之君子沒而祭於社也。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有以哉!
參考
- 臺灣通史/卷34.鄉賢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