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洞橋 (台州)

五洞橋原名孝友橋,俗稱西橋,為位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西城街道西街西端的一座五孔石拱橋(現最西側橋孔已被填,上有民居),東西向跨護城河西江河。該橋原在黃巖縣城西門液金門外,為北宋元祐年間由縣令張元仲主持建造,因張元仲字孝友而得名。南宋慶元二年(1196)毀於水,由邑人趙伯澐發起重建,改為五洞,後又逐漸毀壞,今橋為清雍正十三年(1735)總戎吳進義委託明因寺僧人世月重建[1]

五洞橋

文保碑,2016年12月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台州市黃巖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三批,編號不詳
認定時間1989年12月

按縣誌載橋長六十丈,廣三丈,今實測長63.5米,寬4.3米,每孔淨跨8.7米,拱券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面亦隨橋孔成五折波浪形起伏狀,可減輕橋身自重並使造型更加美觀。橋兩側設須彌座式欄板和覆蓮望柱[2]

圖集

自南面看橋底
自南面看橋底局部,東起第二孔
自南面看橋底局部,東起第二墩
欄板與望柱
自西側看橋面,可見最西側橋孔已被填

參見

參考

  1. ^ 清·陳鍾英修、王詠霓纂,《光緒黃岩德清縣誌·卷七·建置志一·橋梁》:「孝友橋在液金門外,俗呼西橋,修六十丈,廣三丈,跨大江別浦。宋元佑中令張元仲壘石為之,元仲字孝友,因以名橋。慶元二年圮於水,邑人趙伯澐糾合重建,築為五洞,橋面亦五折,取道其中坎,兩旁以竅水,翼欄其上,視舊功十倍焉,後又漸圮。至國朝雍正乙卯吳總戎進義委明因寺僧世月重建,其地遼闊蕭爽,待月甚佳。」
  2. ^ 《五洞桥》. 浙江省文物局. 2006-03-01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