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

東漢外戚、政治家與將領

何進(?—189年9月22日),遂高,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末年外戚,官至大將軍,錄尚書事,封慎侯。何進為了對付十常侍而召董卓率軍隊入京,成為東漢末年直至三國割據的重要事件之一,而自己也被十常侍殺死。

何進
東漢外戚
大將軍錄尚書事
朝代東漢
主君漢靈帝弘農懷王劉辯
遂高
封爵慎侯
籍貫南陽宛縣
出生不詳
逝世189年9月22日
(光熹元年八月戊辰)
洛陽南宮嘉德殿前
親屬
父親何真
繼母舞陽君
異母兄弟(亦異父)何苗
異母姊妹靈思皇后張讓子張奉妻何氏
其他親屬孫子:何晏
周曰校插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何進設計謀殺十常侍

生平

外戚入仕

何進本屠羊戶出身[1][2],因賄賂宦官[3],同父異母之妹何氏得以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靈帝。何進也因此雞犬升天,歷任郎中、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

熹平四年(175年),天下乾旱,何進參加一場由朝廷主持的祈雨活動[4][5]

光和三年(180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184年),由於爆發黃巾之亂,何進被任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於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衛京師。黃巾首領張角的部下馬元義密謀在雒陽起兵,何進將其破獲,因此功而進封慎侯。

中平二年(185年),何進的恩師楊賜去世,何進參加了楊賜的祭奠[6]

中平五年(188年),有術士認為京師將受到兵災,南北兩宮會發生流血事件,因此在大將軍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的建議下[7],何進上奏靈帝可以召集四方州郡兵,到平樂觀前進行大閱兵,來化解這次的血光之災。這個計畫得到靈帝的同意,而何進也得到率領四方軍隊的重任。

戚宦之爭

何皇后生大皇子劉辯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靈帝欲廢長立幼,但由於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黃門蹇碩幫助劉協,並設立西園八校尉分何進的軍權。蹇碩也因此欲除去何進來立劉協為帝。

中平六年(189年),蹇碩和諸宦官就建議讓何進領兵前往涼州討伐作亂已久的邊章韓遂,且得到了靈帝的同意。何進知道蹇碩的陰謀,於是就請求派遣袁紹前往徐、兗二州徵集軍隊,等到袁紹回來之後再行出發,但目的只是為了拖延時間。就在此時,靈帝駕崩,蹇碩計劃在何進入宮時將其誅殺並擁立劉協為帝,但在蹇碩司馬潘隱暗示下,何進稱病不入。由於沒有除掉何進,劉辯被立為帝,何皇后晉皇太后並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

何進知道天下皆痛恨宦官,又因為蹇碩意圖暗殺自己,於是打算藉機除掉蹇碩。袁紹也透過何進的親信張津建議[8]何進藉此將宦官一網打盡,何進接受了這項建議,也因為袁紹、袁術兄弟為汝南袁氏三公門閥,於是厚待袁家兄弟,又引進了智謀之士如逄紀何顒荀攸鄭泰等,做為自己的智囊團

蹇碩也想到何進會反擊,因此寫信給趙忠宋典等人商議[9],打算關閉宮門,下詔逮捕何進並立即誅殺。但中常侍郭勝因跟何進同鄉,而站在何進這一邊,他跟趙忠討論後,決定拒絕蹇碩的提議,並把蹇碩的信給何進看。於是何進逮到藉口,命黃門令逮捕蹇碩並處死,且把蹇碩所掌控的軍隊控制在自己手中。

驃騎將軍董重當時與何進爭權勢,宦官依附董重為其黨羽。董太皇太后每次想干預朝政,何太后都加以阻止。董太皇太后十分惱怒,於是罵何太后:「你現在敢如此囂張,還不是靠你的兄長何進!我若想讓董重砍了何進的腦袋,簡直易如反掌。」何太后聽到後,將其語告訴何進。五月,何進和三公一同上奏:「董太皇太后派遣前中常侍夏惲等人與州郡互相勾結,到處搜刮財寶並將其都存放在其住所。依照漢家慣例,藩王后妃不能留在京師;請把她遷回封地。」漢少帝准奏。[10]後來何進舉兵圍董重府邸,逮捕董重,免去董重官職,董重被迫在獄中自殺。董太皇太后則在不久後暴崩,民間傳言為何太后所謀殺[11][12]

蹇碩和董重死後,袁紹再度建議何進乘著大行皇帝喪事,發動兵變將宦官一網打盡[13],何進先向何太后建議將中常侍全數免職,以三署郎代替。何太后以古例不可廢婉拒,何進退而求其次,請求誅殺幾個比較跋扈的宦官,但舞陽君、何苗知道何進的打算,都進宮來勸阻何太后接受,何太后對何進的提議也不太支持[14],甚至何進自己因為對宦官一向尊敬畏懼,也沒有辦法當機立斷,只能讓事情懸在這裡。

由於何進沒有膽量獨自發動兵變,袁紹又建議召集四方猛將率軍向京城挺進,用來迫使何太后就範,何進深以為然,但主簿陳琳[15]侍御史鄭泰[16]尚書盧植[17]都表達反對,認為這樣是小題大作,反而引狼入室,不會成功,只會引起大亂,何進都不接受。於是何進使前將軍董卓進逼京師、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回故鄉泰山郡募兵、東郡太守橋瑁進駐成皋(今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汜水鎮)、武猛都尉丁原火燒孟津(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東),皆以「誅殺宦官」作為號召。即使如此,何太后仍然不接受何進的提議。何苗亦勸阻何進,何家今日的地位都是靠宦官提拔,應該要跟宦官和睦共處。[18]

何進久而久之,日漸狐疑,袁紹怕何進改變主意,於是再度進言[19],於是何進任袁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河南尹。袁紹督促董卓入京,董卓也揚言進駐平樂觀,何太后這才感到害怕,於是罷黜所有中常侍、小黃門。被罷黜的當權宦官,都去晉見何進,請求何進寬恕,何進建議宦官們回到自己的封國,而袁紹再次建議乘機把宦官們一網打盡,何進不接受。[20]但袁紹仍然假傳何進命令,使州郡官吏逮捕宦官們的家屬。

何進的陰謀日漸洩漏,宦官們大為恐懼,於是張讓透過兒媳何氏、舞陽君和何太后說情,何太后於是下令再讓宦官們進宮服侍。

伏誅

八月,何進前往長樂宮晉見何太后,請求誅殺全體中常侍。宦官們對於何進稱疾不去送葬,但現在身手矯健地跑來長樂宮,因此大起懷疑之心,偷聽了何進和何太后的對話,才得知何進竟然想要處死全體宦官。於是張讓、段珪畢嵐等在殿門內埋伏,等到何進走出殿門後,又讓宦官詐稱,何太后有事召見何進,何進不疑有他,走入殿門,遭到張讓等擒下。張讓先痛斥何進,認為當初何太后幾乎被廢,都是多虧宦官們求情,還花費鉅資,現在何進想殺掉他們,實在是太過忘恩負義。[21]於是尚方監渠穆便提劍而上,當場斬殺何進。並立刻研擬詔書,任命親近宦官的樊陵為司隸校尉、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得到這項任命,都十分懷疑,希望何進能出來解釋一下。黃門便把何進的首級扔了過去,大喊:「何進謀反,已經伏誅!」

後事

何進部曲吳匡張璋聽到何進喪生,便和袁術等人攻入皇宮,張讓裹脅皇帝劉辯、陳留王劉協逃跑,何太后則為盧植所救。袁紹跟袁隗則矯詔誅殺樊陵、許相,並和何苗攻入北宮,對宦官進行地毯式屠殺。吳匡等人怨恨何苗一向不跟何進合作,於是和奉車都尉董旻共殺何苗。

這些變動造成第一次宦官時代的結束,而何苗之死也讓何進遺留下來的權力真空無法繼續被外戚何氏掌握,都為董卓入京造成了有利局面,也對東漢王朝造成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自此東漢皇帝僅成傀儡,漢朝也進入了群雄割據的時代。

家族

繼母

  • 後母:興[22],與朱氏生子朱苗後嫁給何真生女何皇后,被封為舞陽君。

兄弟姐妹

  • 妹(同父異母):靈思皇后(何太后),少帝之母。
  • 妹:張讓兒子張奉之妻,何太后之妹。
  • 弟(異父異母):何苗[23],舞陽君興與前夫朱氏之子,原姓朱,何後同母兄,擔任車騎將軍。

  • 子:早亡,一說名何咸,或作何苗子
  • 媳:尹氏,後為曹操妾
  • 孫:何晏,尹氏所生,或作何苗孫

評價

  • 謝承:「何進借元舅之資,據輔政之權,內倚太后臨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風之勢,卒而事敗閹豎,身死功頹,為世所悲,豈智不足而權有餘乎?《傳》曰:『天之廢商久矣,君將興之。』斯宋襄公所以敗於泓也。」
  • 曹操:「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 慕容皝:「竇武、何進,好善虛己,賢士歸心,雖為閹豎所危,天下嗟痛,猶有能履以不驕,圖國亡身故也。」(《全晉文·卷一百四十九》)
  • 范曄:「生蛇祥,進自屠羊。惟女惟弟,來儀紫房。上惽下嬖,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 王勃:「向使何進納公業之言而不追董卓,郭汜棄文和之策而不報王允,則東京焚如之禍,關右亂麻之屍,何由而興哉?至使乘輿蒙塵於河上,天子露宿於曹陽,百官飢死於牆壁,六宮流離於道路,蓋由何公之不明,賈詡之言過也。」
  • 陳普:「龍驤虎步反狐疑,解事陳琳卻似痴。滅火不關千里草,漢家社稷付屠兒。」
  • 郝經:「戚官並為亂本,耦傷漢室矣,一旦相更屠並必兩斃而後已,理勢然也。故竇武、何進倚母后、恃元舅、握兵柄、操大權、總攬豪傑、登庸名士,欲糞除閹穢,卒之身死而族滅,以亂除亂,神明不與也。進復愎諫違眾,卒召外防,疣潰身殫遂淪鼎命。」「進本屠割,馮借椒掖。智小謀大,身夷族赤。自我致防。死有餘責。」(《續後漢書》)
  • 羅貫中:「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 李贄:「畢竟袁本初、曹孟德輩是英雄,若何進者,犬彘耳,何足與議大事哉?」
  • 鍾敬伯:「何進鹵莽,不用善言,死固不足惜,然亦鴆殺董後之報。」
  • 康熙帝:「宦官張讓等恣行不法,何進若止,奏誅首惡,則可矣。乃必欲盡殺而後快,斯為巳甚,太后所以不許也。賦召外兵以速亂,則又至愚極謬,宜其禍不旋重。」(《制文集閱史緒論》)
  • 毛宗崗:「西漢則外戚盛於宦官,東漢則宦官盛於外戚。惟其外戚盛也,故初則產、錄幾危漢祚,後則王莽遂移漢鼎。而宦官如弘恭、石顯輩,雖嘗擅權,未至如東漢之橫。是西漢之亡,亡於外戚也。若東漢則不然,外戚與宦官迭為消長。而以宦官圖外戚,則常勝,如鄭眾之殺竇憲、單超之殺梁冀是也。以外戚圖宦官,則常不勝,如竇武見殺於前,而何進復見殺於後是也。是東漢之亡,亡於宦豎也。然竇武不勝,止於身死;何進不勝,遂以亡國。何也?曰:召外兵之故也。外戚圖之而不勝,至召外兵以勝之,而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國於是乎非君之國矣。亂漢者,宦豎也。亡漢者,外鎮也。而召外鎮者,外戚也。然則謂東漢之亡,亦亡於外戚,可也。」
  • 盧弼:「何進之謀誅閹官乃與黃門蹇碩爭權,欲藉以除之耳,非真有掃清奸穢之志、為國家去毒賊也。蹇碩既誅,中常侍郭勝等又親信何氏,故其計久不決,紹謀亦不用也。」(三國志集解)
  • 蔡東藩:「何進之謀誅宦官,反為所害,其事與竇武相同,而情跡少異。武之失,在於輕視宦官;進之失,則又在重視宦官。輕視宦官,故有臨事出閤之疏,為人所制而不之覺;重視宦官,故有馳檄召兵之誤,被人暗算而不之防,要之皆才略不足,優柔寡斷之所致耳。」

藝術形象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的何進與史書描述出入較小。

演義書何進本為屠夫,因為其妹入宮為皇后,以外戚身份入仕。漢靈帝在位時為大將軍,率兵討伐黃巾軍。靈帝死後,立劉辯為帝,並執掌朝政。因宦官蹇碩欲殺何進,被何進發現,將蹇碩殺了。後又由於權力之爭,鴆殺了董太后。對於是否殺掉當權宦官,猶豫不決。在袁紹建議下,決定除去十常侍,但不聽眾人勸告,召董卓帶兵入京。宦官們知道外兵入京要對付自己,十常侍之首張讓設計讓何太后召何進入宮,並埋伏了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何進中了埋伏,被斬。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宦戚相爭的局面結束。但是隨後董卓進京,掌握朝政,造成山東諸侯的不滿,因此開始了軍閥混戰的時期,最後造成漢朝的覆亡。

動漫

影視

注釋

  1. ^ 《後漢書·何進傳》:(何)進自屠羊。
  2. ^ 《後漢書·何皇后紀》:家本屠者。
  3.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
  4. ^ 《水經注》卷5:上有夷齊之廟,前有二碑,並是後漢河南尹廣陵陳導、雒陽令徐循,與處士平原蘇騰、南陽何進等立,事見其碑。
  5. ^ 《續漢書》志第十三五行一劉昭注引蔡邕<伯夷叔齊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禱請名山,求獲荅應。時處士平陽蘇騰,字玄成,夢陟首陽,有神馬之使在道。明覺而思之,以其夢陟狀上聞。天子開三府請雨使者,與郡縣戶曹掾吏登山升祠。手書要曰:『君況我聖主以洪澤之福。』天尋興雲,即降甘雨」也。
  6. ^ 《太尉楊賜碑》:於是門生大將軍何進等,瞻仰洙泗公喪之禮。
  7.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說進曰:「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事,可以威厭四方。」進以為然,入言之於帝。」
  8.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袁紹亦素有謀,因進親客張津勸之曰:「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將軍宜更清選賢良,整齊天下,為國家除患。」進然其言。」
  9.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閤,急捕誅之。」」
  10. ^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驃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中官挾重以為黨助。董太皇太后每欲參干政事,何太后輒相禁塞,董後忿恚,詈曰:「汝今輈張,怙汝兄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何太后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交通州郡,辜較財利,悉入西省。故事,蕃後不得留京師;請遷宮本國。」奏可。
  11. ^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太后憂怖,暴崩。民間由是不附何氏。
  12. ^ 《後漢書/孝靈帝紀第八》:五月辛巳,票騎將軍董重下獄死。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
  13.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袁紹復說進曰:「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以其言語漏洩,而五營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將軍宜受詔領禁兵,不宜輕出入宮省。」進甚然之,乃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山陵。」
  14.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遂與紹定籌策,而以其計白太后。太后不聽,曰:「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進難違太后意,且欲誅其放縱者。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入號令,今不悉廢,後必為患。而太后母舞陽君及苗數受諸宦官賂遺,知進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后疑以為然。」
  15.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主簿陳琳入諫曰:「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夫違經合道,天人所順,而反委釋利器,更徵外助。大兵聚會,彊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為亂階。」」
  16. ^ 參考《資治通鑑》〈漢紀〉:「侍御史鄭泰諫曰:「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親德之重,據阿衡之權,秉意獨斷,誅除有罪,誠不宜假卓以為資援也!且事留變生,殷鑒不遠,宜在速決。」」
  17. ^ 參考《後漢書》〈盧植傳〉:「植知卓兇悍難制,必生後患,固止之。進不從。」
  18.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
  19.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搆已成,形埶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
  20.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進謂曰:「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袁紹勸進便於此決之,至於再三。進不許。」
  21. ^ 參考《後漢書》〈何進傳〉:「讓等詰進曰:「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悅上意,但欲託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內穢濁,公卿以下忠清者為誰?」」
  22. ^ 《後漢書》〈何皇后紀〉:後母興為舞陽君。
  23. ^ 《後漢書·五行二》:皇后兄何進,異父兄何苗。

延伸閱讀

[]

 後漢書/卷69》,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 資治通鑑》〈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