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式7.5公分高射炮

八八式7.5公分高射炮(日文:八八式七糎半野戦高射砲)是日本帝國陸軍在1920年代後半葉開發的高射炮,定型時可以媲美歐陸同期的技術水平。[2]但日本在1940年代二戰爆發時仍將它作為主要野戰防空武器,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沒有新型號的產量足以完全取代此型武器。日軍投降後,有不少該型火炮在中國大陸戰場繼續使用,直到1950年代初才完全汰除。

八八式7.5公分高射炮
蒐藏在靖國神社遊就館的八八式75mm高炮
類型高射炮
原產地 大日本帝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27–1950年代
使用方 大日本帝國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共內戰
韓戰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25-1926
生產商大阪兵工廠
製造數量2000+[1]
基本規格
重量2450kg(放列重量)
長度5米(16英尺5英寸) 放列
4米(13英尺1英寸)拖弋
槍管長度3.212米(10英尺) L/44倍徑
高度2.01米(6英尺7英寸)
操作人數12 (至少 4)

炮彈三式高射尖銳彈
試製一式穿甲彈 AA pointed shell, HE, shrapnel, smoke, incendiary, and illuminating
口徑75公釐
槍管單管
槍機Semiautomatic loading and firing
後膛Semiautomatic horizontal sliding
後座力Hydropneumatic, variable
載具2 wheel 36 by 6 rubber tire, 90 psi
射擊仰角0~+85度
迴旋角度360度
射速15-20發/分鐘
槍口初速720公尺/秒
有效射程有效射程9,098米(29,849英尺)
最大射程最大射高11,000公尺
供彈方式半自動

簡介

 
日本帝國陸軍第一師團第2高射炮兵團的一個八八式高射炮連。

八八式用來替換1920年初研製的十一式7.5公分高射炮英語Type 11 75 mm AA Gun,在精度和射程上得到很大改善。[3]

日本帝國陸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攻佔青島時與德國軍機交戰經驗促使他們研發可掩護野戰部隊的高射炮,然而1920年代初服役的型號性能並不如預期,產量均不滿百門,但當時日本有近40萬的陸軍,對野戰防空需求十分急迫;1925年8月18日所發函之「甲第218號」文開始研發下一代高射炮,原型製造則委託大阪砲兵工廠負責。日本陸軍在設計時仔細評估、參照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各型高射炮的技術特性[4]。1926年2月15日之「陸普第644號」令開發研製新一代高射炮,1926年4月首門原型炮出廠;1927年開始在陸軍野戰砲兵學校測試,1928年初定型稱「八八式七糎野戦高射砲」,搭配一同服役的還有國產高射計算機(八八式高射照準具),當年為和歷2588年,故得名。[5] [6]

設計

駐退復進機采水氣壓變後座式。安裝在中央底座上。有五條助鋤,炮腳都可單獨調節水平。[4]牽引時助鋤分前方與後方緊閉,前方聯結牽引車。

瞄準裝置沿用九〇式三米測高機、九〇式航速測定機、九〇式高射算定具。

炮組在炮長以外設12名炮手:

  • 一炮手:方向
  • 二炮手:信管扇形板
  • 三炮手:方向修正圓筒
  • 四炮手:高低
  • 五炮手:高角扇形板
  • 六炮手:高低修正 圓筒
  • 七炮手:航路角
  • 八炮手:發射拉繩
  • 九炮手:裝填
  • 十炮手:信管調定
  • 十一炮手:彈藥遞交
  • 十二炮手:補助高低修正(刻度)圓板。

作戰使用

 
1943年阿圖島上的海岸高射炮兵。

每個炮連4門炮。[6] 日軍用於入侵滿洲英語Japanese invasion of Manchuria, 蘇日邊界衝突中國抗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的野戰防空。 在硫磺島戰役沖繩島戰役,使用穿甲彈打擊美軍的M4謝爾曼坦克[6]

在日本本土防空作戰中,該高射炮有效射高僅7,250公尺(23,790英尺),使其無法打擊美軍巡航作戰高度9,710公尺(31,860英尺)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7]

在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裝備使用

駐北平的國軍高射炮第三團,編有2個日式75炮營、1個德式57炮營,1個加拿大40機關炮營。1949年1月隨北平和平解放被解放軍改編為華北軍區高射炮兵第6團部隊。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裝備使用

1946年8月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學校於牡丹江市成立了高射炮大隊,裝備日制八八式75毫米高炮,缺少高炮炮鏡就用38野炮炮鏡應付。1947年3月份,大隊改編為高射炮第一團,轄3個高射炮連。1947年11月7日在牡丹江市謝家溝營區,增編裝備了騾馬轅引的日制九八式20毫米防空機關炮的第2營、裝備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的第3營。參加了三下江南作戰、在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吉林市、豐滿水電站等的要地防空作戰;圍困長春打敵空投補給作戰,於1948年3月10日擊落一架C-47運輸機遼瀋戰役時在大鄭鐵路西遼河通江口鐵路大橋防空、鄭家屯鐵路樞紐防空作戰。瀋陽解放後,第2營移交給炮一師,重新組建了裝備75高炮的第二營。平津戰役解放天津時地面炮群和前沿部隊的對空掩護任務。1949年2月3日和平解放北平入城儀式時,團部與第2、第3連及其高炮、汽車裝備參加了入城分列式、3月25日在北平西郊機場接受毛澤東朱德的檢閱閱兵式。1949年還南下擔負了武漢防空、廣州防空作戰。1950年春參加解放海南島戰役徐聞海岸對空掩護集結的部隊與船團。1950年10月18日在寬甸縣長甸河口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該團第二營留在了江北岸掩護渡口與鐵路橋。第一次戰役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僅有高炮第一團的第1、第3營的兩個營南下至雲山一帶擔任野戰防空,因而美機對地轟炸掃射非常瘋狂,超低空飛行經常降低至距地面十幾米號稱「電線桿子高度」,志願軍高射炮設在山包上往往只能進行平射,很難發揮作用。第二次戰役結束後,高炮一團使用的日制八八式75毫米高炮性能嚴重過時,該團於1951年1月初回國到達錦州,擴編為炮兵第61師與第62師。每個師轄1個裝備蘇式85毫米高射炮的團與2個裝備蘇式37毫米高射炮的團。

1945年11月,八路軍冀東第16軍分區曾克林部挺進東北後,在遼東本溪宮園利用偽滿軍掩護本溪工業區對抗美軍轟炸的一個高炮連陣地上4門八八式高炮,組建中共第一支高炮部隊——「遼東軍區十六軍分區高炮大隊」,至1946年3月組建了1個高炮連(八八式高炮4門)、2個高射機槍連(裝備8門德造高平兩用砲、兩門20毫米巴拉德兩用機關炮)和1個地炮連(2門90式野炮),各型火炮與高機15門(挺)。改編為遼東軍區直屬炮兵團,參加了新開嶺戰鬥。1947年11月在進攻梅河口戰鬥中,使用巴拉德兩用機關炮擊落一架P-51,是解放軍高炮部隊首個擊落記錄。1948年4月,該團的兩個高炮營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高射炮兵第二團。

第四野戰軍特種兵縱隊高射炮指揮所於1948年11月在瀋陽成立。利用瀋陽城內繳獲的八八式高射炮,於1948年12月組建了高射炮第三團。

參見

可比較的同代武器

注釋

  1. ^ MacLean. Japanese Artillery; Weapons and Tactics
  2. ^ Mayer, the Rise and Fall of Imperial Japan. pp. 64
  3.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aki's Imperial Japanese Army
  4. ^ 4.0 4.1 Bishop,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Pp.150
  5. ^ War Department TM-E-30-480 Handbook on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September 1944 p 400
  6. ^ 6.0 6.1 6.2 War Department Special Series No 25 Japanese Field Artillery October 1944
  7. ^ B-29 Superfortress. Boeing. [22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0). 

彈藥

  • 高射專用炮彈
    • 九〇式高射尖鋭弾 - 八九式尖鋭高射信管を使用する高射専用弾。弾薬筒重量8.96 kg ,彈頭重6.52 kg。
  • 榴彈
    • 九〇式榴弾 - 八八式瞬発信管もしくは八八式遅発信管を使用する榴弾。砲弾重量6.35kg。弾薬筒重量8.72kg。
    • 九〇式尖鋭弾 - 八九式瞬発信管「野山加」を使用する遠距離射撃用榴弾。砲弾重量6.52kg。弾薬筒重量8.57 kg。
    • 九四式榴弾 - 八八式瞬発信管もしくは八八式遅発信管を使用する榴弾。砲弾重量6.02kg。弾薬筒重量7.74kg。九〇式榴弾に比べ威力は劣るものの製造コスト、射程、射撃精度が向上した。* 破甲彈
    • 九五式破甲榴弾 - 対戦車用的徹甲榴弾(AP-HE)。砲弾重量6.2 kg。貫徹力為65mm/1000m。
    • 一式徹甲弾 - 九五式破甲榴弾為基礎研發的新型的対戦車用徹甲榴弾(AP-HE)。
  • 其它
    • 九〇式照明弾 - 五年式複動信管「修」、「加」を使用する照明弾。弾薬筒重量7.11kg。

參考資料

  • Bishop, Chris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Barnes & Nobel. 1998. ISBN 0-7607-1022-8.
  • Chant, Chris.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 Zenith Press, 2001, ISBN 0-7603-1172-2.
  • McLean, Donald B. Japanese Artillery; Weapons and Tactics. Wickenburg, Ariz.: Normount Technical Publications 1973. ISBN 0-87947-157-3.
  • Mayer, S.L. The Rise and Fall of Imperial Japan. The Military Press, 1984. ISBN 0-517-42313-8
  • War Department Special Series No 25 Japanese Field Artillery October 1944
  • U.S. Department of War, TM 30-480, Handbook on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8071-2013-8.
  • War Department TM-E-30-480 Handbook on Japanese Military Forces September 194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