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會館 (廣州)
廣東八和會館,原名瓊花會館,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177號,是粵劇藝人鄺新華、獨腳英、林之所建立粵劇行業的行會組織,始創於1889年。
名稱
八和會館的「八和」指「和翕八方」。
歷史
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行會,其前身稱瓊花會館,相傳始創人叫「攤手五」,真名叫「張騫」,粵劇界稱之為「前傳後教張騫師父」。據八和最後一任會長黃君武所講,在佛山大基尾(現位於禪城區市東上路)水埗頭邊,曾有一個石碑刻有「瓊花水埗」四字,是明朝萬曆年立的。可以推斷,該館成立於明萬曆年間或萬曆以前。當時藝人均要習武,所以勢力很大。在佛山祖廟紀念室內,還有一個銅香爐,鑄有「瓊館」兩字。廣州文化公園旁也有一條「瓊花直街」,是由原瓊花會館的廟宇產業等開拆而成的。石灣有瓊館界石碑,碑文有「龍馬」兩字,代表當時的兩派。[1]
咸豐四年(1854年),因粵劇藝人李文茂將粵劇藝人組織起來參加太平天國運動,株連整個粵劇界,瓊花會館被清政府夷為平地,許多粵劇藝人被殺,倖免遇難的有遠走南洋,有的則逃到廣州西關的黃沙。那時黃沙非常荒涼,人稱「乞兒地」,藝人以乞討為生。[2]
到了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李從善老先生由於同情粵劇藝人的遭遇,將其在黃沙同吉大街(現大同路口)的房屋,用作粵劇藝人活動的地方,開設了「吉慶公所」。後來,越來越多擁有名伶的班主組建公司自行操辦演出事宜,於是吉慶公所的作用越來越小。
清光緒光緒十八年(1889年),粵劇藝人受難者得到了一個讀書人梁同善無私的鼎助,他幫助粵劇人上訴朝廷並最終獲得勝訴,粵劇藝術才得以復活。同年,粵劇武生鄺新華等人在黃沙舊地海傍街(今貨運廣州南站職工宿舍一帶)興建了粵劇行會「八和會館」(按:此建成時間為內地出版的史誌所認定,但民國最後一任八和會館會長黃君武回憶是光緒八九年間;香港黃兆漢在《二三十年代的粵劇劇本》中說是光緒二年建成。倘瑞麟同意解禁一事屬實,則於光緒二年建成較合理。但瑞麟解禁一事並未有確証。)[3]八和會館成立後仍然設有吉慶公所,是原吉慶公所的變相。當時八和會館中間隔一條青雲巷就是吉慶公所。八和會館左邊,分八個堂,只有慎和堂則遷入吉慶公所,後面是「安息所」、「敬老院」(收容無兒女的老藝人),還有一個神樓,安放李從善的神主牌(靈牌)。
1937年,八和會館被日軍飛機炸毀,只有大門依然無損,八堂從此成為歷史。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八和會館恢復活動,當時租得十三甫路一間屋作會址,定名為廣東省八和粵劇協進會。不久後,美洲舊金山、新加坡等地藝人捐了一萬多美元回來,在西關恩寧路177號現址買了一間屋作會址,並在河南塹口長庚里39號買了一間屋為宿舍,買了河南鰲洲外街33號(現濱江西路)一間屋作分會。1946年,以關德興、薛覺先、馬師曾為正副會長,但均是掛名的,實權落在尹鐵(當時市公安局的警探,後台是市公安局警探長李彥良)手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八和會館「收歸」國有,但粵劇藝人仍可自由組織戲班演出。到1951年9月,「八和會館」移交給廣州市總工會,成立「文藝工作者工會」,也稱「粵劇曲藝工人臨時代表會」。1957年,廣東對戲劇界進行「改革」,演員要納入文化部門的統一管理中,戲服道具等什麼都要上交「公家」,使八和會館被停止活動,會館被改造成劇團宿舍。在此之前,在八和會館登記的粵劇從業人員有近6000人,他們組織了近百個民營業員戲班。
文化大革命期間,《瓊花八和歷史拉雜記》遺失。該書由粵劇耆宿任俊三先生於1944年在廣州口述,僱人繕寫。再由淪陷期間八和會館最後一任會長黃君武斥資三百大洋完成。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導師區文鳳1992年在廣州民間發現此書,並以港幣購得帶回香港,現藏於三棟屋博物館。
直至20多年後的1983年,由丁公醒帶頭成立粵劇研究小組,1985年開始改為「廣東粵劇八和聯誼會」。六年後關新擔任了該會的副會長。關新說,當時幾個粵劇老藝人,在沒有國家資助的情況下,在恩寧路八和會館舊址里堅持重新辦會,而舊址因年久失修已很破敗,屬於危樓。到了1999年後,以吳國華、曹秀琴、郭英偉、小神鷹等為首的新班子開始操辦在殘垣瓦礫里將八和會館重新組織起來一事。到2003年初,廣東八和會館才終於在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陳紹基的首肯和廣東省民政廳等部門的審核下恢復原名。
建築
文化大革命前後座平房倒塌,數年後由廣州市粵劇團建一層平頂樓房,間隔成多個單間,分配給劇團員工作宿舍之用,前座三層仍為會館之用。二十一世紀,因風侵雨蝕加上白蟻,每年都有部分屋頂塌下,房屋嚴重漏水。這座超過半個世紀的磚木建築分前後兩部分,前面是三層樓房,後面四間平房,共長34米、寬4米。當時大部分房間已空置,僅前樓三層供活動及接待客人之用,四間平房屋頂已塌三間;危險地方已上鎖,或用雜物阻擋以防誤入。大屋內青磚牆、廢舊木漆戲箱受潮散發著濃烈霉味。[4]
2003年,八和會館舊址危樓的修建計劃啟動,但當時會館歷年的財政儲蓄只有7萬元,眾多粵劇藝人便再次攜手,義演自籌資金。粵劇名伶吳國華、曹秀琴等率領省粵劇二團到香港演出籌款,戲票收入及熱心人士捐款共計港幣26萬元、人民幣20萬元。同年11月,八和會館首期維修啟動,後來荔灣區政府也投資6000萬元參與,令修葺進度加快。重修後的建築外立面保留民國時期建築特色,而在海傍街舊址倖存的大門,因在大躍進期間曾被用作四噸大卡車車庫墊板仍完好無缺,這對板門便在修葺時被接回安裝(原暫放在鑾輿堂)。整座建築的修葺保留前座建築格局和外立面,後座改建為兩層樓房。
重修後會館建築坐北朝南,寬5米,深30米,平面布局狹長,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外牆牆面以水磨青磚砌築,騎樓用一對方石柱支撐,前座建築首層高約5米,第二、三層高約3.5米,外立面均有一對羅馬柱作裝飾,陽台上裝有落地窗式木門,第四層前半部分為天台,後半部分為高三米的硬山頂天台房;後座建築為硬山頂,碌灰筒瓦。首層建築正中開門,有趟櫳和板門,板門上繪有門神,門額題有「廣東八和會館」的行書字體,兩側有一對木框聯。前座首層做大堂,二樓為接待廳,三樓設音效活動室,四樓作雜物房;後座首層為華光堂,二樓為辦公用地。
墓園
八和墓園位於三元里走馬崗,現佔地面積736平方米,一共有190多座墓穴,其中多數為粵劇伶人與家人的合墓,包括薛覺先、梁蔭棠、靚少佳等多名粵劇名伶,為中國大陸唯一的梨園墓地,2009年已列入越秀區文物保護單位。早在清末民初時期,八和會館一共在附近購買了四個墓園,因1949年中共建政後眾多的政治運動,如文化大革命等,其他三處都因各種原因被城市吞噬,僅存的這一塊面積僅為1949年前的三分之一。1986年,粵劇八和聯誼會擔任理事的粵劇武生梁金峰獨自來到八和墓園,爬上墓地山坡將當時170多個墓碑上的名字和相關資料逐個記下並送到廣州市民政局之後,1987年當局終於歸還墓地,並在周圍建了一道紅磚圍牆。廣州市城市規劃局也把此處劃為市區內「用地控制範圍」,禁止隨便佔用及興建。[5][6]
鑾輿堂
鑾輿堂坐落在恩寧路永慶二巷,是粵劇武生會館,與八和會館相距不遠。1978年起,時任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和香港鑾輿堂理事長的林蛟往返港穗兩地,與廣東鑾輿堂理事長葉兆栢商討修葺事宜。林蛟負責籌款,香港藝人紛紛響應,關海山、鄧光榮、成龍、汪明荃、梅艷芳等都主動捐資參與。15年後,「爛溶溶」的廣州鑾輿堂終於落成。[7]
組織
八和會館共分八堂,作為粵劇藝人住宿之用: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意為八堂和合,和衷共濟。不同的行當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
- 兆和堂:只有公腳、小生、總生、正生、大花面等行當才能有資格居住;
- 慶和堂:與兆和堂性質相同。只有二花面、六分等行當才能有資格居住;
- 福和堂:只作為花旦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 新和堂:只供丑生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 永和堂:只供小武和武生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 德和堂:只供五軍虎和打武家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 慎和堂:只供接戲及賣戲者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 普和堂:後來改為「普福堂」,只供粵劇棚面的音樂人員住宿之用,與兆和堂性質相同。
由於工作人員眾多,八和會館更設有方便所(醫療室)、養老院、一別所(安排身後事情)、小學(香港八和會館小學(藍田)已拆)、何益公司(戲箱行)。
八和會館會員眾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後期實行行長制度,各行行長都是全體人員推舉出來,到了今天仍然會定期選舉主席。隨著粵劇不斷向各地發展,八和會館也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布世界18個國家或地區,而廣東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人士尊為「母會」。
參考資料
- ^ 八和会馆馆史 黄君武口述;梁元芳整理. 廣州文史. 2008-09-16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6).
- ^ 即将消逝的行业·行业街·恩宁路 粤剧街 为南国红豆坚守最后的沃土. 南方都市報 (廣州圖書館). 2003-09-30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8).
- ^ 《八和會館》的由來與沿革 粵劇武打行德和堂屬下鑾輿堂舊址. 西城時報. 2011-05-04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4).
- ^ 白蚁狂噬 粤剧百年会馆堪忧. 信息時報 (南方網). 2002-08-14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梨园义冢藏闹市 三代守墓为琼花. 南方都市報. 2012-04-06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数百梨园后人 组团拜祭先辈. 南方都市報. 2012-04-05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蚊叔”耗时15年建起粤剧銮舆堂. 南方都市報. 2009-11-09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4).
延伸閱讀
- 《廣州市文物普查彙編·荔灣區卷》,廣州出版社,2006年11月版,ISBN 7-80731-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