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以下簡稱為「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是一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於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確定了關於兩國以來長期爭議的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地區的歸屬問題。這也是清朝起數百年來中俄邊界談判的最新一次結果。
簽署和實施過程
- 1964年2月23日,關於中蘇邊界的第一次談判還未開始,中方就一改不承認任何不平等條約的立場,首先申明中俄之間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都是合法有效的,並且中方會作為清廷及民國的繼任者嚴格遵守,所謂談判持續了約半年時間後結束。
- 1969年10月20日至1978年6月,進行第二次談判,後因珍寶島事件終止。
- 1987年2月,中蘇開始了第三次國界談判,同意當時的蘇中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國際法準則解決邊界問題。
- 1991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訪問蘇聯,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確定成立兩國聯合勘界委員會,進行勘界工作。
- 2001年7月,第四次談判開始,一直持續到2004年。
- 2004年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中俄雙方在北京簽署了《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 2005年4月21日,俄羅斯政府批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並將該協定提交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
- 2005年4月2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批准《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 2005年5月2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以絕對多數票批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 2005年5月25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以157票贊成、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 2005年6月2日,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海參崴簽署並交換《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的證書》。
- 2005年6月23日,在阿巴該圖洲渚和黑瞎子島洲地區開始勘界工作。
相關內容
中國在東段劃界中,要回了300多平方公里有爭議的土地,其中包括一直由俄方管轄的黑瞎子島(俄方稱為「大烏蘇里島」)的一半,面積達174平方公里。而另一有歸屬爭議的阿巴蓋圖洲渚(俄方稱為「大島」)的具體劃分,則未見報道。根據這項邊界協議的規定,中國方面並沒有得到黑瞎子島的全部。中國實際上放棄了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邊界附近的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要求,換取俄方轉交兩個很小的江心島的控制權。而且,據俄方說,黑瞎子島上的教堂,水塔等重要設施,仍然控制在俄羅斯的手中。
中俄在隨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說,兩國就中俄邊境兩塊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達成協議,這是一個「政治雙贏的均衡合理的方案」[1]。
中國和前蘇聯從1960年代開始舉行邊界談判,40年來已經解決了98%的邊界線,只有上述兩島是未解決的2%。《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加上數年前簽署的兩個國界協定,標誌著長達4,300多公里的中俄邊界線走向已經全部確定。
據海外媒體報道,中俄雙方都對此事「低調」處理,有較複雜的考慮。一方面,相對歷史上俄國從清朝割占的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言,拿回的土地可以直接忽略,部分中國人對此「賣國」行為表示了強烈不滿,劃界成為所謂敏感話題[2];另一方面,俄羅斯聯邦共產黨議員維克多·伊柳欣則稱「他們(俄羅斯)正在放棄337平方公里的土地」[3]。
在任何一部20萬分之一的地圖上,黑瞎子島都能夠清晰地顯現出來。準確地說,它並不是一個江中島嶼,而是由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以及兩江之間的一條細細的汊道圍起來的一塊三角形地塊。黑瞎子島面積約為350平方公里。黑瞎子島劃界之前是伯力的一部分,上面建有集體農莊,還留有駐軍。橫架在主城區與島之間的一座浮橋,中間可以開合,目的是為了通行船隻。而中國人要想登島,必須先出國到達伯力,然後再經橋上島。
中俄邊界問題的另一個焦點——額爾古納河的阿巴蓋圖洲渚則是一個約50平方公里的小島,實際意義並不大,小島一旦遇到額爾古納河漲水便會被淹沒。
參見
參考文獻
- ^ 声明公报_中俄联合声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04-10-14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4).
- ^ 東方. 中俄边界协议的是非功过. 美國之音. 2005-05-28.
- ^ В Хабаровске продолжается борьба против передачи островов Китаю. Regnum. 2004年11月3日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