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化

反映社会的军事思想的一个层面

軍事化英式英語militarisation美式英語militarization)是一個社會為應對軍事衝突暴力而組織起來的過程。軍事化與軍國主義有關聯,但並不完全等同,軍國主義是反映國家軍事化水平的意識形態,並將窮兵黷武的價值觀強加於公民社會,這點無疑比軍事化有更為極端和激進的影響;[1] 同時與對軍事武裝部隊武器軍事力量的頌揚有關聯,包括象徵性的閱兵,以及軍隊實際進行演習戰爭。軍事化過程涉及許多相互關聯的方面,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等各個層面。

軍事化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首先就是發展高度武裝的潛在動機,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然後,就是使用武裝部隊執行非傳統任務,例如:從事農工業的生產建設;以及打擊非軍事性質的內部威脅或執行警察負責的任務,例如:打擊有組織犯罪。另一個例子就是把武裝部隊以外的安全部隊、情報機構、邊防部隊等,發展成為半軍事化武裝組織。

地緣政治

國家面臨軍事或戰爭威脅的指數,會影響國家實施軍事化的程度,以確保自己達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和平國家面臨威脅程度處於較低水平時,軍隊軍備水平可能相對較低;與之相反,隨時可能面臨攻擊威脅的國家,其軍隊將優先獲得大量的資金和人員。

這些威脅可能涉及:

政治

政治軍事化是指文官系統背景下表現的軍國思想,例如: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宣布的反貧困戰爭英語War on Poverty,以及理察·尼克森宣布的反毒品戰爭,大都是付諸言辭的論戰。它們並不是針對具體可以擊敗的敵人,而是將某個目標比喻為「戰爭」,象徵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付出的犧牲。政治軍事化也可能是鞏固行政權力的一種手段,因為「戰爭」意味著行政部門可以擁有緊急權力,調度國家機器實施暴力行動,這些在平時是要經過立法機構做出決策。此外,政客還會通過在其他社會問題的口水戰,或是政府在任命「特別工作組」解決緊迫的政治或社會問題時,也會利用軍國主義塑造強勢形象。

政治軍事化也可以體現在軍隊承擔政治責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軍事獨裁,統治者通過武裝力量維持其政治權力;然而,即使是民主制度也無法免除高級政治官員中軍人的存在。

外交

外交軍事化傾向於使用軍事方案解決外交關係,美國軍隊於二戰結束後在美國外交政策及國家安全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華盛頓郵報記者達娜·普里斯特英語Dana Priest在其著作《美國軍隊的使命:發動戰爭以保衛和平》(The Mission: Waging War and Keeping Peace With America's Military)中,斷言美國外交落後於軍隊,並且越來越依賴軍隊來管理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聲稱「在比爾·柯林頓總統的領導下,軍隊在沒有公眾監督與和辯論的情況,逐漸在資源和全球影響力方面,超越文職政府的領袖。」[2]

經濟

經濟軍事化被用作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工業生產,來達到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目的,例如:阿道夫·希特勒一戰德國遭受破壞後,提出重振德國經濟計劃的一部分。它可能是指:

國營企業和經濟部門落入軍方手中時,經濟軍事化就會發生;因此,經濟軍事化意味著軍隊本身,即武裝力量準軍事組織、軍事官僚機構和特勤部門的成員,掌握某些公司企業甚至整個經濟部門的經營管理權。[4][5] 經濟軍國主義英語Economic militarism是圍繞使用軍事支出來支撐經濟,或使用軍事力量來控制經濟資源的意識形態,這樣就可以在產出和軍費支出之間建立聯繫。

社會

宗教活動

基督教福音派的宗教祈禱活動,越來越多採取軍事管理的風格,有些基督徒會自稱為「祈禱戰士」,在「禱告的戰場」上進行「精神戰鬥」。精神戰爭英語Spiritual warfare的概念可能涉及到軍事化的儀式,並經常在基督信仰中發揮作用。宗教軍事化是教派組織與軍事之間長期夥伴關係的演進,教會長期以來一直參與軍事組織活動,進行各種傳播策略,實現擴張基督教影響力的目標。這些策略開始以軍事形象表達,使用諸如「入伍、集結、前進和閃電戰」(enlist, rally, advance and blitz)等術語。在許多福音派團體中,政治軍事化在歷史重要時刻的加劇發展,會與宗教日益突出的軍事意象同時發生,例如:1970年代越南戰爭的背景下,福音派參與軍隊侵略宣教擴張的軍事化計劃。[6]

性別特質

軍事在定義性別認同方面也發揮著作用,例如:戰爭電影中經常將陽剛的文化象徵,與堅毅的戰士聯繫起來;[7] 戰爭在美國流行文化中的表現方式,通常會將男性身體視為戰鬥武器,為美國社會理想的男性氣概做出深刻描繪。[8][9] 軍事才能對於理解歐美文化的當代男性氣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經歷過砲彈休克英語Shell shock的士兵會被視為缺乏男性氣概,無法完成戰爭任務的失敗者。[11] 維持軍事體系仰賴男性和男性氣概的意象,以及女性和女性氣質的意象,包括墮落的女人英語fallen women和愛國母親的意象。[12]

婦女在戰爭期間,通常被動員執行與男性戰鬥角色不相容的任務,包括做飯洗衣護理[12] 婦女還被認為可以通過性交易,滿足男性士兵在性方面的生理需求。[12]

軍民關係

軍隊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形象,是體現軍事化的一個意象,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和地點,軍人都被視為受人尊敬與尊崇的職業,例如:在二戰中解放納粹占領荷蘭盟軍士兵享有聲譽,或者美國人民支持美國士兵英語support our troops的海外任務。反恐戰爭期間,軍人會被視為是英雄,例如:芬蘭人民對綽號「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手的敬意,因為他殲滅許多俄羅斯侵略者。另外一種情況,人們會將士兵稱為「嬰兒殺手」,例如:美國反戰人士在越戰期間和戰後對士兵的貶稱;或者稱為「戰犯」,例如:對大屠殺負有戰爭罪納粹領袖黨衛隊成員。

組織架構是軍事化的另一個意象,二戰之前(1939年—1945年)美國在經歷重大衝突後,面臨戰後兵力的裁減,反映美國對龐大常備軍力的懷疑;二戰之後美國不僅保留軍隊,而且修訂《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重組民事和軍事領導結構,設立國防部國家安全委員會。該項法案還首次在美國政府設立中央情報局等永久性情報機構,反映文職政府的觀點,認為需要將以前的軍事情報納入國家結構。

退伍軍人進入商界或從政,可能會把軍人思維和行話,帶入他們的新環境,西點軍校更是孕育許多美國政界及商業領袖的搖籃之一;因此,我們會看到「advertising campaign英語advertising campaigns」、「sales break-through英語Breakthrough (military)s」和「election victories」等含有軍事術語的流行用語。許多中國企業熱衷於軍事化管理,包括華為長虹聯想遠大春蘭等大型企業,都曾以融入「狼性」和「亮劍」精神的軍事化管理聞名。[13]

公民身份如何與兵役聯繫起來,在建立軍民關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實行志願兵役制的國家與實行全民徵兵制的國家,有著不盡相同的態度。某些國家的男性必須曾在軍隊服役,才能被視為合格的公民,例如:歷史上的普魯士規定,每名男性都必須服役,而服役是公民身份的一項要求;越戰之後美國所有軍隊都實施募兵制,政府可以利用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於緊急情況下進行徵兵,但自1975年實行新制後從未實施過;2016年以色列強制全民服兵役,形成幾乎所有人都曾有軍事經驗的社會。[14]

教育

社會軍事化是結合軍隊在國民生活中的高度存在感,以及突出其正面形象的尊崇地位,在社會文化行為中發揮教育影響,推廣軍人的精神面貌和態度。它不僅是為吸納民眾加入軍事機構,更是把軍隊的價值觀強加於社會,包括權威階級制度紀律服從順從崇尚武力,以及由愛國主義及其規約符號所驅動的侵略仇外心理。教育軍事化在社會軍事化的過程中尤其普遍,無論是在正規的學校教育方面,還是在非正式的家庭教育環境。[15]

種族

社會與軍隊之間的種族互動:

埃莉諾·羅斯福曾經說過:「公民權利是一個國際問題……可能決定民主還是共產主義在世界上勝出。」[17] 這種偽二分法麥卡錫時代至整個冷戰時期,獲得進一步延續。

階級

軍隊也是社會重組的一種手段,至少從法國大革命後的集體徵兵英語levée en masse開始,底層階級已經可以通過軍隊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流動性。此外,軍官隊伍開始向中產階級開放,此前​​它只為貴族階級保留。英國貴族的傳統觀念中,成為軍官是「次子」的期望,因為他們不會獲得家族繼承權,選擇成為軍官的角色,被假定可以維持他們的貴族階級。在美國服兵役的其中一個宣傳觀點,是讓下層階級可以接受難得的訓練和經驗,從而推動他們獲得更高收入和社會地位;參軍使許多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能夠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和培訓。此外,軍隊中的許多職位都涉及可轉移技能英語Transferable skill,這些技能可以在士兵退役後,在正規勞動力市場上使用,例如:飛行員空中交通管制員機械師等。

警察

 
警察特警隊員部分攜帶突擊步槍準備演習

警察軍事化涉及執法人員使用軍事裝備戰術,包括使用裝甲輸送車突擊步槍衝鋒鎗閃光彈[18][19]榴彈發射器[20]狙擊步槍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21][22] 執法軍事化還與針對公眾和政治運動情報機構信息收集有關[23][24],以及更具有侵略性的執法作風。[25][26] 美國法學教授彼得·克拉斯卡(Peter Kraska)將執法軍事化定義為「民警越來越多地借鑑軍國主義和軍事模式的原則,並圍繞這些原則進行自我塑造的過程。」[27]

觀察者注意到抗議遊行活動的軍事化武裝鎮壓。[28][29] 1970年代以來,防暴警察使用裝有橡膠子彈塑料子彈英語plastic bullet的槍枝,向抗議者開槍。[30] 催淚瓦斯是1919年為控制騷亂而開發的武器,2000年代以前廣泛用於鎮壓抗議者。大多數國家在簽署各項國際條約後,都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催淚瓦斯;[31] 但是,條約不包括將其用於國內英語domestic policy執法,或是非戰鬥情況的治安用途。

美國政治光譜的兩端都對警察軍事化表示擔憂,中右翼-自由主義者的加圖研究所和中左翼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都對這種做法提出批評。警察兄弟會英語Fraternal Order of Police公開表示支持為執法人員配備軍事裝備,理由是這可以提高警察的安全,並使他們能夠保護平民。

另見

參考資料

  1. ^ Craig A. Deare. La militarización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papel de Estados Unidos. Foreign Affairs Latinoamérica. 2008. ISSN 1665-1707. 
  2. ^ Quainton, Anthony C. E. Militariz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of American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November 30, 2017 [202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9). 
  3. ^ Lotchin 2002,Ch. 1.
  4. ^ Hossein-Zadeh, Ismae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S. militarism.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5. ^ Kinsella, David. Anna Stavrianakis y Jan Selby , 編. The global arms trade and the diffusion of militarism. 2013: 104-116. 
  6. ^ McAlister, Elizabeth. The militarization of prayer in America: White and Native American spiritual warfare. Journal of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2016-01-02, 2 (1): 114–130. ISSN 2056-6093. doi:10.1080/20566093.2016.1085239 . 
  7. ^ Gibson 1994.
  8. ^ Jeffords, Susan. Remasculinization of America: Gender and the Vietnam War.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253331885. 
  9. ^ de Pauw, Linda. Battle Cries and Lullabies: Women in War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Norman, Oklahoma: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0. ISBN 9780806132884. 
  10. ^ Connell, R.W. Masculinitie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ISBN 9780520246980. 
  11. ^ Mosse, George. Shell-shock as a social disea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00, 35: 101–108. S2CID 145299126. doi:10.1177/002200940003500109. 
  12. ^ 12.0 12.1 12.2 Enloe, Cynthia. Maneuver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Militarizing Women's Live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xiii–xiv. ISBN 9780520220713. 
  13. ^ 趙偉.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9975740. 
  14. ^ Frevert 2004,Ch. 1.4, 1.5.
  15. ^ Rufanges Calvo, Jordi. El diccionario de la guerra, la paz y el desarme. Icaria. 2015. ISBN 97884988866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9-05-2018). 
  16. ^ Frevert 2004,pp. 65–9.
  17. ^ Sherry 1995,p. 146.
  18. ^ SAS - Weapons - Flash Bang | Stun Grenade (The British Army's SAS developed flashbang grenades). Eliteukforces.info. [May 2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1). 
  19. ^ The flash from a flashbang grenade detonation momentarily activates all photoreceptor cells in the eye, making vision impossible for approximately five seconds, until the eye restores itself to its normal, unstimulated state. The loud blast is meant to cause temporary loss of hearing, and also disturbs the fluid in the ear, causing loss of balance. The concussive blast of the detonation can still injure, and the heat created can ignite flammable materials.
  20. ^ Texas Rangers, 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 Branch Davidian Evid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vestigative Report No. 1, September 1999; Investigative Report No. 2, January 2000 (PDFs available at Texas Rangers website). The Rangers found that the FBI used grenade launchers to fire two 40 mm M651 grenades. The Army considers the M651 a pyrotechnic device and that it is known to cause fires. The Army Tech Manual for the M651 warns that it can penetrate 3/4" plywood at 200 meters and "projectile may explode upon target impact." During inventory of the Waco evidence the Texas Rangers also found flashbang grenades.
  21. ^ James Joyner. Militarization of Police. Outside the Beltway. June 15, 2011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1). 
  22. ^ Paul D. Shinkman. Ferguson and the Militarization of Police. U.S. News & World Report. August 14, 2014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6). 
  23. ^ Michael German. Why Police Spying On Americans Is Everyone's Problem. Defense One. December 18, 2014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24. ^ Josh Peterson. State lawmakers push to rein in police spying. Fox News Channel. March 25, 2014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25. ^ Ryan Van Velzer. ACLU: Free military weapons making Arizona police more aggressive. The Arizona Republic. June 24, 2014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8). 
  26. ^ Jodie Gummow. 11 over-the-top U.S. police raids that victimized innocents. Salon. August 29, 2013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0). 
  27. ^ GLENN GREENWALD. THE MILITARIZATION OF U.S. POLICE: FINALLY DRAGGED INTO THE LIGHT BY THE HORRORS OF FERGUSON. The Intercept. August 14, 2014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1). 
  28. ^ THE MILITARIZATION OF PROTEST POLICING. [2016-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0). 
  29. ^ Congress scrutinizes police militarization before planned Ferguson protest.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4). 
  30. ^ Plastic Bull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 solid PVC cylinder, 10 cm long and 38 mm in diameter, fired by police or military forces to regain control in riots."
  31. ^ e.g. the Geneva Protocol of 1925: 'Prohibited the use of "asphyxiating gas, or any other kind of gas, liquids, substances or similar materials"'

參考書目

  • Bond, Brian. War and Society in Europe, 1870-1970.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0-7735-1763-4
  • Frevert, Ute. A Nation in Barracks: Modern Germany, Military Conscription and Civil Society. Berg. 2004.  ISBN 1-85973-886-9
  • Gibson, James William. Warrior Dreams: Paramilitary Culture in Post-Vietnam America. Hill & Wang. 1994.  ISBN 0-8090-1578-1
  • Lotchin, Roger W. Fortress California, 1910-1961: From Warfare to Welfa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  ISBN 0-252-07103-4
  • MacGregor, Morris J. Integration of the Armed Forces, 1940-1965. U.S. Govt. Print Office. 1989.  online here
  • Sherry, Michael S. In the Shadow of Wa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300-07263-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