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法典好萊塢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4月27日) |
前法典好萊塢(英語:Pre-Code Hollywood)是美國電影工業於1929年廣泛在電影中採用有聲,以及執行電影製作守則審查規範之間的短暫時代,該守則在1934年中期俗稱「海斯法典」(Hays Code)。雖然守則在1930年通過,但監督不力,直到1934年7月1日隨著法典執行局(PCA)的成立,守則才得到嚴格執行。在這之前,電影內容大多是受到地方法律、製片廠關系委員會(Studio Relations Committee,SRC)與主要製片廠之間的談判以及大眾輿論的限制,而不是嚴格遵守海斯法典,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往往不理會海斯法典。
因此,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的一些電影會描述或隱含了性暗示、白人和黑人之間的愛情和性關系、輕度粗言穢語、非法使用毒品、濫交、賣淫、出軌、墮胎、激烈暴力和同性戀。惡毒的角色會從他們的行為中獲利,在某些情況下沒有發生重大後果。例如《人民公敵》、《小霸王》和《傷面人》等電影中的黑幫分子被許多人視為英雄而非邪惡角色。強勢的女性角色在《Female》、《Baby Face》和《Red-Headed Woman》等的前法典電影中無處不在。[1][2]許多好萊塢的大明星如克拉克·蓋博、比提·戴維絲、芭芭拉·史坦威、Joan Blondell和愛德華·羅賓遜都是在這個時代開始他們的生涯。然而,其他在這段時期表現出色的明星,如Ruth Chatterton(她去了英國)和Warren William(被稱為「前法典之王」,於1948年去世),卻在同一代人裡被大眾遺忘。
美國的羅馬天主教徒從1933年底開始發起了一場對抗他們認為美國電影傷風敗俗的運動,並在1934年的上半年不斷升級。再加上政府可能接管電影審查制度,以及社會研究似乎表明,被視為不道德的電影可能會助長不良行為,這些都足以迫使電影公司屈服,以加強監督。
參考資料
- ^ Jackie S. Women in Pre-Code Film. womensmediacenter.com. 2010-09-15 [2021-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英語).
- ^ Pre-Code: Hollywood before the censors. Pre-Code: Hollywood before the censors. 2019-04-25 [2021-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英語).
外部連結
- The Motion Picture Production Code of 1930
- Pre-Code Film from 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
- Sexual Classic Films at Filmsite.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re-Code Film at the UCLA Film & Television Archive
- Turner Classic Mov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et's Misbehave: A Tribute to Precode Hollywoo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9 Outrageous and Uncensored Pre-code Horror Films You Should See Now
- Pre-Code: Hollywood before the censo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side Facts of Stage and Screen, February 14, 1931[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