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才 (萬曆涇陽進士)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11月10日) |
劉三才(1550年9月28日—?),字函一,號易亭,陝西西安府涇陽縣人[2][3][4],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右參議[5][6][7][8][9][10]。
劉三才 | |
---|---|
大明四川布政使司右參議 | |
籍貫 | 陝西西安府涇陽縣 |
字號 | 字函一,號易亭 |
出生 |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初八日 陝西西安府涇陽縣 |
逝世 | 卒年不詳 |
配偶 | 娶段氏 |
出身 | |
|
生平
劉三才出生於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初八日(1550年9月28日),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陝西鄉試第十名舉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中式癸未科會試第四十三名,三甲第二百四十三名進士[11][12][13][14][15][16]。禮部觀政,十六年(1588年)授戶部主事,二十七年(1599年)十一月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參議,因貢扇粗糙不合原來樣式觸怒明神宗,二十八年(1600年)七月謫山西按察司僉事兼山西布政使司理問、兵備寧武[17][18][19],得病准予歸里養病,不久病逝,贈光祿寺少卿,祀鄉賢。
著作
著有《登文塔》[20]。
家族
曾祖劉勤;祖父劉參,壽官;父劉文明。母強氏;繼母李氏。兄劉三聘、劉三畏、劉三錫(訓導),弟劉三接、劉三極、劉三奇、劉三章。妻段氏[21]。
墓表
參考文獻
- ^ 《萬曆十一年癸未科進士同年序齒便覽-》:劉三才,易亭,易四房,戊申八月初八日生。涇陽縣人,辛酉十名,三甲二百四十三名,禮部政,戊子升戶部主事……
- ^ 僉事劉三才信陽知州王從諫俱涇陽人《[雍正]陝西通志》卷五十七
- ^ 趙勉通志永樂時高唐州判又勉孫元輝縣知縣又胡嘉謀嘉靖時戶部侍郞又王之弼蘇州兵備又韓廷學渾源知州又劉三才萬厯朝僉事又王從諫信陽知州俱涇陽人《[乾隆]西安府志》卷三四十
- ^ 劉三才涇陽人《[乾隆]西安府志》卷四十二
- ^ 劉三才 辛酉舉人以參議左遷山西按察司僉事入鄉賢《[乾隆]涇陽縣志》卷六
- ^ 劉三才字函一號易亭萬厯癸未進士授戶部主事監收通倉通故三倉請裁其一公私稱便歷陞四川布政司參議用法以嚴稅璫縱恣憚三才方正不敢犯遷山西按察司僉事時歲大饑三才以粟給餉粟價頓平軍民皆賴之以病告歸卒贈光祿寺少卿祀鄉賢有墓表見藝文《[乾隆]涇陽縣志》卷七
- ^ 劉三才字函一號易亭進士戶部主事監收通倉通故三倉請裁其一公私稱便歷陞四川布政司叅議用法以嚴稅璫縱恣憚三才方正不敢犯遷山西按察司僉事時歲大饑三才以粟給餉粟價頓平軍民皆賴之以病告歸卒贈光祿寺少卿祀鄉賢《[道光]重修涇陽縣志》卷二十及《[雍正]涇陽縣志》卷六卷七
- ^ 劉三才 陝西涇陽縣《皇明貢舉考》卷之九
- ^ 劉三才 陝西 並四川《明三元考》
- ^ 劉三才進士萬厯時任僉事陝西涇陽人《[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九;劉三才涇陽人參議、僉事劉三才信陽知州王從諫俱涇陽人
- ^ 劉三才 癸未進士《[乾隆]涇陽縣志》卷六
- ^ 劉三才 易亭 易 四房 戊申八月初八日生 涇陽縣人 辛酉十名 三甲二百四十三名 禮部政戊子升……《1583 萬曆十一年癸未科進士履歷便覽》
-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 ^ 劉三才進士萬曆時任僉事陝西涇陽人《[雍正]山西通志》
- ^ 劉三才涇陽人 參議(卷三十)、劉三才涇陽人 進士《[雍正(卷三十一)|乾隆(卷四十三)]陝西通志》
-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戊申四川貢扇不工 左布政使程正誼降廣西左參政 右布政使王道增降福建右參議 右參議劉三才降山西按察僉事布政司理問 趙嘉賓降楚雄府經歷 成都府經歷降貴州宣撫司經歷《國榷》卷六十一
- ^ 劉三才陝西人 四川右參議 (萬曆)二十八年七月降山西僉事致仕《萬曆疏鈔》卷十六
- ^ ……四川布政司貢扇粗糙 不合原式 致干聖怒 罪及經管官員 既降理問 趙嘉賓經歷 鄭汝清又降右布政 王道增參議 劉三才又降原任左布政 程正誼夫該司職貢不堪……可憫而其罪可原也 劉三才於十一月二十二日接管署印至十二月初七日交與王道增接管 俱係裝箱起解之時即二臣知其不堪而亦何暇改造……劉三才職掌驛傳當土兵客兵四面入境……正誼遭時不幸之苦鑒王道增劉三才原非造扇之人並念其焦勞兵事共成平播之功將程正誼劉三才復其原職或仍將程正誼量加罰治……《平播全書|乞宥程布政等疏》卷四
- ^ 劉三才邑人 縹緲風煙萬里開招提乘興漫登臺終南紫氣來三輔極北浮雲淨九垓雁外晴絲飛浩蕩尊前塔影落崔嵬瀛洲遺址仍相望共看文芒射斗台《[乾隆]涇陽縣志》 卷十
- ^ 劉三才貫陝西西安府涇陽縣民籍 國子生 治易經 字子極 行四 年三十四 八月初八日生 曾祖勤 祖參,壽官 父文明 母強氏;繼母李氏 嚴侍下 兄三聘;三畏;三錫(訓導);三接;三極;三奇;三章 娶段氏 陝西鄉試第十名 會試四十三名 三甲二百四十三名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十一年癸未科殿試登科錄》
- ^ 萬曆癸未涇陽登四進士,朝議公第四十三名,裒然前列,而余與少司寇張、評事雒次之,即以才以品齒莫不推讓公。顧公早謝仕,已又早世,葬既有年矣。其子諸生璞不忍公行業終泯泉台,弗表見人世也,乞余言勒石。余誼,難以不斐辭。 按公諱三才,字函一,易亭別號也。其生平歷履詳在志狀中,今摭其大者。公自幼穎悟,七歲受易,日誦千百言。稍長,屬文方數月,即超脫。業師訝之曰:果出自作乎?吾退舍避子矣。面試,果然。比試於名督學尚公,大奇之,取冠諸郡邑。嘉靖辛酉登賢書,甫十八齡耳,關西人士莫不傳誦為神駒也。屢上春官不第,益發憤下帷,日取左國、秦漢諸古文詞沈酣其中間,諷詠騷雅有所倡和,依稀少陵、青蓮遺風焉。積學日久,竟登高第,此其才學有大過人者。進士觀政時聞贈君微恙,即借差餉蘭州,便道歸省。以贈君命強行至蘭,方事竣,忽心痛,逆知贈君病且革也。蚤起素食,兼程抵家,贈君果逝。先是,庚辰計偕,聞強安人疾,急趨歸,途聞訃。以不及訣為恨,至是復然。仰天號曰:天乎吾向以博第,故不得與母訣,今又以役官,故不得與父訣。是第與官誤我而我誤吾父與母也。我需第與官何為?父與母需子又何為?哀慟幾絕。嗣王母亦相繼歿,公承重又曲盡情禮,此其孝行有大過人者。起復,授戶部主政,監收通倉。通故三倉,各有專司,然中南二倉合之不敵西倉,請於部裁其一,公私稱便。三年奏最,旋晉副郎,督餉遼左。時倭寇猖獗,餉苦不給,公多方調度,並嚴核諸屬領乾沒之弊,士馬騰飽。尋參知蜀中。蜀俗囂,健訟。往參知者一出,訟遮道喧。公至立核無情者,置於法,法用以肅。時軍驛鹽茶皆屬公署,稅璫睥睨其間,憚公方嚴不敢動。於是撫按咸重公,檄公署藩伯篆。會貢扇中,璫索常例不遂,竟以扇惡,旨下落公職一級。撫按交章救之,謂非其辜也,竟不報。已改山西僉事,兵備寧武。適歲大祲,軍民嗷嗷。往例給餉銀與粟各遞額以時。公曰:當此粟價騰踴,必如額給銀,忍令倉廩實而軍士飢乎?遂破例給粟三倍於市,且倉廩一發,粟價不復征貴,軍與民無不手額稱慶者。並嚴檄屬郡邑各開糴發賑。以故寧武當大祲而不為害,悉公賜也。此其治績有大過人者。公自為孝廉時,絕跡不入公門。邑令重公如九鼎。里富人有事於官,以重賂浼公居間,公謝卻不為動。至邑有冤獄,公時差通州矣,日吾知某冤而不救,如此心何?不待延請,密寓書邑侯白其狀。邑侯知言公無私,即解脫之公歸里,其人匍匐謝,公辭不知也。蓋公狷介之操,仁厚之度,得自天性,以故起家制科,歷官二十餘年而家計淡泊,或笑以為拙,公視之漠如也。此其節概有大過人者。倘天假之年,名位勛烈豈止爾爾哉!乃寧武一病,力請得歸而輒不起矣。位不滿德,未盡厥施,輿論惜之。公配段安人,以名家女歸公,勤儉孝敬,善事其姑強安人。值公兩大事而公俱不及訣也,一切衣衾含斂皆安人料理,豐潔愜公意。及事繼姑李不替孝敬,視側室子女無異己出。性沉重不輕言笑,遇姻戚婦女則婉而款洽,御臧獲婢妾多恩意。訓子若女則嚴而有法。公自下帷得專心學問,遊宦得盡力公家,孝友節介,一行其志,而無內顧憂者,則段之以也。銘曰:惟荃卓犖,亦既煜焟,厄之年而猶限厥施。有媛淑德,仝歸其域。祥鍾祉殖,綿引安極。嗚呼,此有明朝議劉公之墓,邦之人其永世瞻兮!《涇獻文存涇獻詩存●涇獻文存>正編卷十一墓誌墓表>牛應元>劉三才墓表》
- ^ 山西按察司僉事前四川布政司參議劉公墓表。牛應元 邑人。萬曆癸未,涇陽登四進士,朝議公第四十三名,裒然前列,而余與少司寇張、評事雒次之,即以才、以品、以齒,莫不推讓公。顧公早謝仕,已又早世,葬既有年矣。其子諸生璞,不忍公行業終泯泉臺,弗表見人世也,乞余言勒石,余誼難以不斐辭。按公諱三才,字函一,易亭別號也。其生平歷履詳在志狀中,今摭其大者。公自幼穎悟,七歲受易,日誦百千言。稍長屬文,方數月即超脫,業師訝之曰:果出自作乎?吾退舍避子矣。面試之,果然。比試於名,督學尚公大奇之,取冠諸郡邑。嘉靖辛酉登鄉書,甫十八齡耳。關西人士莫不傳誦爲神駒也。屢上春官不第,益發憤下帷,日取左、國、秦、漢諸古文詞沉酣其中,間諷詠騷雅,有所倡和,依稀稀少陵、青蓮遺風焉。積學日久,竟登高第,此其才學有大過人者。進士觀政時,聞贈君微恙,即借差餉蘭州,便道歸省,以贈君命強行至蘭。方事竣,忽心痛,逆知贈群病且革也,蚤起素食,兼程抵家,贈君果逝。先是庚辰訃偕,聞母強安人疾,急趨歸,途聞訃,以不及訣爲恨至是復。然仰天號曰天乎吾嚮以博第故不得與母訣今又以。役官故不得與父訣是第與官誤我而我誤吾父與母。也我需第與官何爲父與母需子又何爲哀慟幾絶嗣。王母亦相繼歿公承重又曲盡情禮此其孝行有大過。人者起復授戶部主政監收通倉通故三倉各有專司。然中南二倉合之不敵西倉請於部裁其一公私稱便。三年奏最旋晉副郎督餉遼左時倭寇猖獗餉苦不給。公多方方調度並嚴核諸屬領乾沒之弊士馬騰飽尋。參知蜀中蜀俗囂健訟往參知者一出訟遮道喧公至。立覈無情者置於法法用以肅時軍驛鹽茶皆屬公署。稅璫睥睨其間憚公方嚴不敢動於是撫按咸重公檄。公署藩伯篆會貢扇中璫索常例不遂竟以扇惡旨下。落公職一級撫按交章救之謂非其辜也竟不報已改。山西僉事兵備寧武適歲大祲軍民嗷嗷往例給餉銀。與粟各遞額以時公曰當此粟價騰踴必如額給銀忍。令倉廩實而軍士饑乎遂破例給粟三倍於市且倉廩。一發粟價不復徵貴軍與民無不手額稱慶者並嚴檄。屬郡邑各開糴發賑以故寧武當大祲而不爲害悉公賜也此。其治績有大過人者公公自爲孝廉時絶跡不入公門。邑令重公如九鼎里富人有事於官以重賂浼公居間。公謝卻不爲動至邑有冤獄公時差通州矣曰吾知某。冤而而不救如此心何不待延請密寓書邑侯白其狀。邑侯知公言無私即解脫之公歸里其人匍匐謝公辭。不知也蓋公狷介之操仁厚之度得自天性以故起家。制科歷官二十餘年而家計淡泊或笑以爲拙公視之。漠如也此其節槩有大過人者倘天假之年名位勳烈。詎止爾爾哉乃自寧武一病力請得歸而輒不起矣位。不滿德未盡厥施輿論惜之公配段安人以名家女歸。公勤儉孝敬善事其姑強安人值公公兩大事而公俱。不及訣也一切衣衾含斂皆安人料理豐潔愜公意及。事繼姑李不替孝敬視側室子女無異己出性沉重不。輕言笑遇姻戚婦女則婉而款洽御臧獲婢妾多恩意。訓子若女則嚴而有法公自下帷得專心學問遊宦得。盡力公家孝友節介一行其志而無內顧憂者則段之。以也銘曰惟荃卓犖亦既煜焟厄之年而猶限厥施有。媛淑德仝歸其域祥鍾祉殖綿引安極嗚呼此有明朝。議劉公之墓邦之人其永世瞻兮《(康熙)涇陽縣志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