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孝輿(1696年—1745年),字阮齋,一字巨峰,廣東南海人。清朝政治人物。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幼年隨父游海南島。弱冠游江淮間,為惠士奇所賞識,名聲鵲起,與何夢瑤羅天尺蘇珥齊名。[1]雍正十三年(1735年)拔貢,修《大清一統志》,負責撰《粵乘》,發凡起例多出其手。乾隆元年(1735年)以巡撫楊永斌薦舉博學鴻詞科,未中,旋即出任貴州知縣,知錦屏清鎮龍泉清溪畢節等縣,足跡遍及諸山。乾隆十年(1745年)卒於鎮遠知府任上。[2]著有《阮齋文鈔》四卷、《詩鈔》六卷、《春秋詩語》五卷、《讀杜識余》五卷。[3]有子勞潼。

參考

  1. ^ 據《清史稿》,南海何夢瑤、勞孝輿、吳世忠,順德羅天尺、蘇珥、陳世和、陳海六,番禺吳秋為「惠門八子」。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惠先生棟傳》雲: 「粵中高才生蘇珥、羅天尺、何夢瑤、陳海六,時稱「惠門四子」。
  2. ^ 羅天尺於《春秋詩話》代序云:「勞子名孝輿,與余同貢禮部,又同辟大科,余不赴,而勞子就試,宰黔中,凡十年,卒於官。」《清史列傳》謂「卒於官,年五十」。吳雁山《勞莪野先生傳》記其子勞潼事跡說:「又痛阮齋先生歿時不得躬視含殮,故以莪野為號。」綜上,知孝輿於乾隆元年(1736年)宰黔,其子潼方四歲,越十年孝輿歿於任所,是為1745年。再前推50年,其生年為1696年。
  3.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485):「孝輿,字阮齋。乾隆元年,召試鴻博,未用。以拔貢生廷試第五,出為黔中令。治古州屯務,足繭萬山中。將去,民攀轅曰:「公勞苦以衣食我!」皆泣下。歷錦屏、龍泉、鎮遠諸邑,皆有績。卒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