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或勤工儉學勤工儉讀)指在學習的同時通過兼職或假期工作,獲得報酬以資助自身的學習和生活。

台灣稱之為「工讀」,此類學生即「工讀生」(半工半讀學生)。在香港則稱為「半工半讀」或「半工讀」。

沿革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興起於辛亥革命後不久,是由蔡元培吳玉章李石曾等倡導和發起[1]:31。他們希望動員有志青年到法國去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輸入西方文明,實行「科學救國」、「實業救國」和「教育救國」[1]:31。民國元年(1912年),李石曾等在北京發起成立留法儉學會和第一所留法預備學校,並制訂《留法儉學會簡章》[1]:31:「惟西國學費,宿稱耗大,其事至難普及。曾經同志籌思,擬興苦學之風,廣闢留歐學界。今共和初立,欲造成新社會、新國民,更非留學莫濟,而尤以民氣民智先進之國為宜」[2]汪精衛、李石曾、蔡元培、吳玉章等人發起「留法儉學會」。

1916年6月,蔡元培等在法國巴黎成立華法教育會[1]:31-32。該會的宗旨是:「發展中法兩國之交通,尤重以法國科學與精神之教育,圖中國道德、知識、經濟之發展。」[3]主要任務是在法國創設中文學校,出版中法文書籍、報刊,介紹學生留法,組織華工教育,聯絡中法學者諸團體,幫助法人遊學中國等[1]:32。幫助更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學習西學,掀起一股「勤工儉學」留學法國的風潮[4]。1917年,蔡元培、吳玉章成立北京華法教育會和留法勤工儉學會,作為經辦全國赴法勤工儉學之總機關[1]:32。到1919年,在上海、四川、湖南、廣東、直隸、山東、福建等省市相繼成立華法教育分會,並陸續開辦留法預備學校20多所[1]:32

中國大陸

此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聯合制定了《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和《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勤工助學工作的意見》(中青聯發〔2005〕14號)等文件、指示及辦法而被確定。

從1919年初到1920年底,已有1,600多名學生遠涉重洋,到達法國勤工儉學,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在全國形成熱潮[1]:32。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四川和湖南青年最積極;四川勤工儉學運動由吳玉章組織,四川赴法人數居全國各省首位[1]:32。參加勤工儉學運動的中國留學生,包括周恩來鄧小平張振華等著名人士。早期的勤工儉學和愛國救國活動聯繫一起,愛國人士為求改變中國弱勢和引進西方科學文化。

隨勤工活動對象逐漸從留學學生回歸到大多數的國內學生中去,勤工儉學日漸成熟。社會、學校倡導「生活節儉,課餘勤工」的勤工儉學思想,並通過國家助學金,幫助學生安心學習。其針對的,是那些經濟困難,但想通過勤工來繼續求學的貧困學生。勤工活動使得眾多學校成立了勤工組織,從而對大量學生繼續求學,有著巨大作用。

由於目前中國大陸生活條件的迅速提高,和國力的迅猛發展,逐漸形成「勤工者未必儉學者」的轉變。繼承了勤工儉學的內涵,勤工儉學的發展,而跳出了原先陳舊的體制和形式結合實際、實踐的一種改進。隨著其需求增加,大多高校都設置了專門管理勤工助學的部門,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針對補貼貧困生。[5] 學生不僅希望改善生活,實際上都希望得到鍛鍊,帶來實踐的提高、思想的磨礪,增強對社會認識。對於勤工助學的勤工儉學活動及報酬,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教育部有亦對之作出一些原則性規定[6],以求保障學生和保證學生的安全。勤工助學隨發展,除將成為社會實踐形式之一,也將原有「儉學」內涵,完全更新成「助學」,幫助學生在校的學習、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學習、實踐的學習等,及增加學生的創業活動。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楊勝群主編,劉金田副主編 (編). 《鄧小平傳(1904-1974)》上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4. ISBN 978-988-8284-56-6. 
  2. ^ 《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1),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168頁
  3. ^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頁
  4. ^ 《勤工助學的歷史考察及現狀分析》,羅建國,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02期
  5. ^ 如何讓大學生勤工助學兩全其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教育報》,2007年02月16日
  6. ^ 勤工助學酬金不能低於所在地方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教育部2007年第12次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