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婁歡
匹婁歡(510年—572年2月24日),字婁歡[1],雲州盛樂郡(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匹婁歡在北魏末年大亂時投身軍旅,以統軍、襄威將軍為起家官,又轉任奉朝請,加別將,封上谷縣開國男。永安三年(530年),匹婁歡轉任都督。永熙三年(534年),高歡進軍洛陽,魏孝武帝西遷關中,匹婁歡跟隨魏孝武帝前往關中,進爵為侯,加安東將軍。大統三年(537年),匹婁歡在沙苑之戰中立下軍功,增加食邑八百戶,進爵為公,加衛大將軍、帥都督,出任恆農郡太守。匹婁歡很快轉任大都督,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獲賜姓匹婁氏。北周建立後,匹婁歡出任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封普安縣開國公,食邑總計三千六百戶,外任鄧州諸軍事、鄧州刺史,又被徵召回朝出任民部大夫。天和五年(570年),匹婁歡加大將軍,當時北齊進攻汾水一帶,匹婁歡率兵抵抗,在姚襄城被流箭射中,回到京城後疾病發作,天和七年正月廿五日(572年2月24日)在京城私人住宅中去世,虛歲六十三。周武帝詔令贈予匹婁歡原本的官職,加少傅、恆夏靈銀長五州諸軍事、恆州刺史,諡號壯。建德元年歲次壬辰十一月廿二日(572年12月12日),匹婁歡與夫人尉遲氏合葬於雍州石安縣[2]。
其他
《匹婁歡墓誌》沒有記載匹婁歡的漢姓,山東大學歷史系主任王仲犖教授提出匹婁歡本姓韓,但沒有說明理由[3]。吉林大學文學院中國史系、歷史研究院陳鵬副教授指出,匹婁歡墓誌提到「漢世尚書,賜龍淵而表德」,這是指漢章帝賜尚書韓棱龍淵劍的事,可知匹婁歡本姓韓[4]。
家庭
祖父
父親
夫人
子女
- 匹婁達,第三子[2]
孫子女
- 匹婁羅剎,匹婁達之子,虛齡十二歲早逝,與匹婁歡夫婦合葬[2]
參考資料
- ^ 1.0 1.1 毛遠明校注.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第10册》. 北京: 線裝書局. 2008年12月: 262–264. ISBN 7-80106-947-1 (中文(繁體)).
- ^ 2.0 2.1 2.2 2.3 2.4 2.5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大周使持節少傅大將軍大都督恆夏靈銀長五州諸軍事恆州刺史普安壯公墓誌銘。公諱歡,字〓歡,雲州盛樂人也。宗緒之興,備諸方冊。若乃晉國宣公,□嘉樹而留□。漢世尚書,賜龍淵而表德。風猷弈葉,莫之與京。祖駒,含光抱質,官爲軍將。父買,握瑜懷瑾,名播當塗。並立功立事,不殞其業。公資靈峻岳,稟氣中和,體識詳明,志尚雄果。子南超乘,末得比蹤;申屠蹶張,曾何足喻。屬魏道雲季,中原幅裂,人懷問鼎,世若綴旒。公情存殉國,委身行陣,疾風知勁,實著勳庸。解褐授統軍襄威將軍,奉朝請,加別將,封上谷縣開國男。永安三年轉都督。及晉陽甲起,魏主西遷。公時陪奉輿輪,備嘗艱險,進爵爲侯,加安東將軍。時鴻溝尚隔,官渡未夷,負海猶強,開關屢出。公結髮戎旅,妙善孫吳。如雲如鳥之形,因山背水之勢,莫不深明權變,躬先士卒。雙鞬並帶,二戟兼提。滕灌之驍雄,關張之勇扞,復見於玆矣。大統三年中,征沙苑有功,加封八百,進爵爲公,授衛大將軍帥都督,除恆農郡守。弦韋並設,恩化大行。俄轉大都督,尋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姓匹婁氏。魏世郭淮,軍麾既等;漢朝鄧騭,榮望斯同。暨鍾石變音,謳歌改運,皇周應曆,大弘褒賞。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封普安縣開國公,食邑通所合三千六百戶,除鄧州諸軍事鄧州刺史。還朝補民部。天和五年授大將軍。屬東齊背約,競我汾方。公受委臨戎,志在清復。於姚襄交戰,爲流矢所中。還京增疾,翻成大漸。春秋六十有三,以天和七年正月廿五日薨於京師之第。公少懷節概,夙擅英略,居盈念損,處險如夷,遇士有恩,臨敵能勇。屬車書未一,元戎啟行,攻城野戰,大凡五十,榮勳行賞,功恆居多。雖遇泣痍之恩,奄夫輔仁之效。致以悲纏宸極,痛結親賓。詔贈本官,加少傅恆夏靈銀長五州諸軍事恆州刺史,諡曰壯,禮也。夫人文城縣君尉遲氏,武威人,世傳令德,家擅清徽,性識柔明,音儀昭著。生甫十七,歸於壯公。以魏前二年八月廿五日薨於華州鄭縣界,時年廿六。詔贈普安國夫人。以建德元年歲次壬辰十一月廿二日合葬於雍州石安縣界。公孫羅剎,公第三息達之子,年十二,不幸夭沒。即與公同窆。竊以天迴地遊,寒暑於斯遽變;山飛谷徙,金石所以不彫。乃爲銘曰:巖巖基構,舄弈宗枝,龍軒豹飾,翠眊金羈。幽并好俠,燕趙多奇,高門誕慶,英風載馳。時惟草昧,契闊兵戎,捐家事國,殉義忘軀。運籌帳裏,擐甲軍中,投醪感惠,賈勇稱雄。大□標名,高旗載譽,功刊彝器,績宣玉府。威讋□邊,聲飛六輔,奄隨風燭,長闢室宇。蕭悲五里,車尋九京,賓朋麗立,服馬悲鳴。幽幽壟路,鬱鬱佳城,丘陵若徙,冀識遺聲。
- ^ 王仲犖. 《华山馆丛稿续编》.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年12月: 31、132. ISBN 9787101054460 (中文(繁體)).
- ^ 趙世瑜主編. 《北大史学 25 2023 第1辑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号》.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07月: 217–249. ISBN 978-7-5228-1901-3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