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哈廟戰鬥

哈爾哈廟戰鬥(哈爾哈廟事件)是1935年1月,蒙古人民共和國滿洲國的邊界衝突。在貝爾湖以北(現在中蒙邊界內蒙古一側)發生,蒙古人民軍的騎兵與滿洲帝國軍和日軍的巡邏單位戰鬥。

哈爾哈廟戰鬥
日期1935年1月至3月
地點
參戰方
蒙古人民軍 日軍(關東軍
滿洲國軍

衝突經過

1935年1月8日外蒙古士兵出現於貝爾湖東北岸的Oranganga哨卡並威脅到了滿洲國的國境警備。外蒙軍人隨即撤退,占據了哈爾哈廟及其附近,構築機槍掩體與瞭望塔。滿洲國興安北警備軍派遣人去現地調查。

1935年1月24日13時,興安北警備軍指導官本多少佐派遣瀬尾中尉率領一支17人的小部隊逼近哈爾哈廟的外蒙軍隊騎兵第6師第15團參謀長D. Dondov率領的小股守軍。D.Dondov、邊防哨卡指揮員G.Yanjiv與4名戰士前往查看,D.Dondov與G.Yanjiv當場被槍殺,瀬尾中尉與一名士兵戰死。

1935年1月31日8時,興安北警備軍騎兵第7團在日軍41輛裝甲車協助下,包圍了哈爾哈廟,外蒙軍在不得在邊界開槍的預先命令下,不戰而撤至漁場。下午1時,日滿軍又逼近了漁場。外蒙軍仍然沒有開槍退到Nariin湖。2月1日日滿軍也後撤,但保持占領哈爾哈廟。

反應

蒙古23-40人、12匹馬死亡,滿洲國死亡至少11人。

兩軍對峙,日軍增派防俄之防線。事件造成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日本關係極大緊張,也是日後邊界衝突的開始。興安北警備軍少將司令烏爾金親自趕赴現場處理事件。當時日本關東軍正支援熱河警備軍攻擊華北察哈爾東部地區(第一次察東事件)。由於哈爾哈廟事件爆發,關東軍擔心腹背受敵,匆匆結束了察東事件

1935年6月1日外蒙古與滿洲國召開第一次滿洲里會議,10月2日再次召開滿洲里會議,都以失敗告終。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