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

唐朝末年(875年-907年,乾符元年-天祐四年)是指黃巢之亂起,直至朱溫篡唐結束,持續33年,這段時間內軍閥割據,彼此混戰。

唐朝末年,由於各地節度使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唐朝末年被歸入廣義的五代十國時期。

唐末民變形勢圖

帝國權威的崩潰(875-884)

黃巢起義(875-882)

唐宣宗去世後,相繼為帝的唐懿宗唐僖宗是著名的無道昏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政治敗壞、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不少叛亂相繼發生,唐朝經濟命脈的江南地區也被破壞殆盡,徹底動搖這個政權,也產生李國昌朱全忠等新藩鎮。859年唐懿宗繼位,他為人驕奢淫逸,寵信宦官;並且篤信佛教。為了崇佛,不惜削減軍費。860年後相繼發生裘甫之亂、龐勛之變王郢之變(僖宗時期)。其中龐勛之變破壞關東地區的經濟,有賴沙陀軍首領朱邪赤心率軍助戰而定,朱邪赤心因功賜名李國昌,子稱李克用。873年唐僖宗繼位,僖宗專好擊毬鬥雞,寡聞朝政,更大的叛亂在北方誕生。由於關東連年水災,加上政治敗壞,鹽價銳升,使得盜賊不斷。874年王仙芝聚眾於長垣(今河南省長垣縣)起事,隔年攻陷山東西部、流竄河南淮南一帶,聲勢益盛。878年王仙芝戰死於黃梅(今湖北省黃梅縣),餘部潰散投奔黃巢。黃巢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南下掠奪江南與嶺南地區,沿路屠殺不斷,並且攻陷商業大城廣州,華南經濟幾乎全毀。879年因為軍隊遭遇瘟疫,黃巢率軍經桂州、沿湘江北上竄回江南。隔年,黃巢正式西進,攻陷洛陽與潼關。掌權宦官田令孜帶唐僖宗逃往四川,黃巢入長安後稱帝,號稱大齊,改元金統。各地勤王之師也因為號令不整,收復的長安又被黃巢奪回。

勤王反擊 (882-884)

唐室只好赦免叛逃漠北的李國昌、李克用父子,李克用率沙陀兵馬,協助唐軍克復長安。另一方面,黃巢部將朱溫投降,賜名朱全忠,受封宣武節度使(治汴州)。黃巢東走並且包圍陳州刺史趙犨,朱全忠等相救未果。884年李克用率軍解陳州之圍,並且追擊黃巢軍。黃巢於隔年被其甥林言斬殺,歷時十餘年的黃巢之亂被平定[1]

藩鎮之亂(884-904)

藩鎮混戰(889-895)

黃巢降將秦宗權叛變,率軍在中原地區四處攻掠,一度攻陷東都(今河南省洛陽市),造成「極目千里、無復煙火」的局面[2],直到唐昭宗時才由朱全忠平定[3]:113。平定民變後的唐室因為國力衰退而被關中藩鎮反噬。而宦官與外廷為了政治鬥爭又拉攏藩鎮加入戰局,最後演變成各藩鎮爭奪朝廷。這些實力軍頭們以李國昌朱全忠李茂貞最強。秦宗權餘部以孫儒為主繼續戰鬥,孫儒敗亡後,部將劉建鋒轉而占領湖南,為後來馬殷建立的楚國奠基。

先前885年唐僖宗返京後,仍然信任宦官田令孜。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轄今山西省南部)王重榮交惡,雙方都拉攏藩鎮並抗衡。王重榮與李克用聯軍成功地攻入長安,田令孜又帶唐僖宗出京避難。原本與田令孜合作的邠寧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也倒戈,率軍追擊田令孜。朱玫奉襄王李熅監國,自己拜相,李昌符暗中不滿,在興元(今陝西南鄭)的唐室趁機說服王重榮李克用與李昌符聯兵收復長安。唐僖宗返京途中又與李昌符發生衝突,唐僖宗有賴李茂貞平定才得以返回長安,李茂貞也繼任鳳翔節度使。王重榮被部下所殺。888年唐僖宗去世,其弟李曄被宦官楊復恭擁立,即唐昭宗。宣武朱全忠與河東李克用因故不合[註 1],雙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鎮,都鬥爭不斷。當時張全義李罕之爭奪河陽節度使(治河南省孟州市),雙方分別拉朱全忠與李克用對戰。結果朱全忠獲勝,兼併河陽、洛陽,擊敗秦宗權後幾乎占領全河南省。當時宦官楊復恭與宰相張濬不和,雙方分別拉攏李克用與朱全忠。890年唐昭宗命張濬掛帥,在朱全忠等配合下討伐李克用,張濬兵敗,昭宗因軍隊大為折損被迫與李克用和解,貶張濬。李克用趁機併吞昭義潞州澤州,約佔領今山西省地區。不久宦官楊復恭失勢,南依其兄子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叛變,唐室以李茂貞等人平亂,李克用在朝廷的勢力衰退。李茂貞消滅楊守亮,昭宗卻不許他兼領山南西道,因而不和,發生戰爭。最後李茂貞與王行瑜戰勝,他們掌控關中地區,宦官與外廷受其管制,唐室只剩首都一地[3]:114。895年河中王重盈去世,王行瑜、李茂貞與韓建等人與河東李克用爭奪河中。王行瑜趁機入京殺宰相韋昭度等人,並謀廢唐昭宗。李克用緊急率軍入援,而王行瑜被部下所殺,唐室才得以安定。唐帝淪為各藩鎮角力的戰利品。

朱李爭雄(895-904)

事後,唐室建立殿後四軍,李茂貞搶先於896年逼近長安,唐昭宗逃到華州被韓建劫持,殿後四軍被韓建所廢。最後有賴李克用、朱全忠率軍入援,唐昭宗得以於898年返回長安。900年宦官劉季述立唐昭宗嫡長子皇太子李𥙿為皇帝,改名李縝,尊昭宗為太上皇,將其軟禁。901年李縝被崔胤所廢,改回原名李𥙿並降封為德王,昭宗復辟。而後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爭權,韓全誨強迫唐昭宗投靠自己的盟友李茂貞,崔胤緊急召喚朱全忠入援,朱全忠於是率軍圍困鳳翔。隔年,鳳翔軍糧草耗盡,李茂貞只好殺宦官韓全誨等人,與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機掌控朝中大權,還屠殺宦官數百人,派兵控制長安。崔胤後悔不已,有意擺脫朱全忠的威脅,暗中召募六軍十二衛,被朱全忠在長安的眼線所察覺。

殘唐而亡(904-907)

東遷洛陽(904-907)

904年朱全忠殺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長安城被毀。同年8月朱全忠弒帝,另立昭宗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隔年,朱全忠殺李𥙿等昭宗年長九子,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黃河,史稱白馬之禍,年末又聽信誣告殺害樞密使蔣玄暉、哀帝母何太后、宰相柳璨等。

朱溫篡唐(907)

朱全忠本想等一統天下後再篡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提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建國後梁,唐朝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3]:115

割據勢力列表

後世影響

由於唐代的衰亡,中國失去了帶領東亞文明的能力,鄰國契丹、新羅、南詔和日本因而以唐文化為基礎獨立發展自己的文化。[註 2]

注釋

  1. ^ 黃巢之亂後期,黃巢東征攻打朱全忠的領地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當時有賴李克用率沙陀軍入援破敵。事後朱全忠款待之,但李克用於宴會間對朱全忠不敬,使朱全忠於夜間率軍放火襲擊李克用。李克用逃回河東軍治所晉陽後,雙方至此不合[4]
  2. ^ 杉山正明(《世界史:大蒙古時代》)、西尾漢字(《決定民族的歷史》)等人的理論。

參考文獻

  1. ^ Eberhard 2005,第189–190頁.
  2. ^ 《舊唐書‧卷第兩百‧列傳一百五十‧秦宗權傳》:「賊首(指秦宗權)皆慓銳慘毒,所至屠殘人物,燔燒郡邑。西至關內,東極青、齊,南出江淮,北至衛滑,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賊既乏食,啖人為儲,軍士四齣,則鹽屍而從。關東郡邑,多被攻陷。」
  3. ^ 3.0 3.1 3.2 傅樂成. 第十三章〈唐帝國的滅亡〉.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4. ^ 《舊五代史·武皇紀上》:「(唐中和四年,884年)是月,班師過汴,汴帥迎勞於封禪寺,請武皇休於府第,乃以從官三百人及監軍使陳景思館於上源驛。是夜,張樂陳宴席,汴帥自佐饗,出珍幣侑勸。武皇酒酣,戲諸侍妓,與汴帥握手,敘破賊事以為樂。汴帥素忌武皇,乃與其將楊彥洪密謀竊發,彥洪於巷陌連車樹柵,以扼奔竄之路。時武皇之從官皆醉,俄而伏兵竄發,來攻傳舍。武皇方大醉,噪聲動地,從官十餘人捍賊。侍人郭景銖滅燭扶武皇,以茵幕裹之,匿於床下,以水灑面,徐曰:「汴帥謀害司空!」武皇方張目而起,引弓抗賊。有頃,煙火四合,復大雨震電,武皇得從者薛鐵山、賀回鶻等數人而去。雨水如澍,不辨人物,隨電光登尉氏門,縋城而出,得還本營。監軍陳景思、大將史敬思並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