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相傳是佛教傳至中國第一部譯出的佛典,內容是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一共選錄四十二段話,編集而成。此經來歷,據說是因為漢明帝夜夢金人,大臣告知金人是西方名為佛的神,於是明帝遣使求訪西域,使者於大月支遇沙門攝摩騰得佛經四十二章,譯寫此經後返還洛陽。
題解
據傳永平年間,東漢明帝夜夢金人,召群臣解夢。通人傅毅指金人為佛,於是天子派遣中郎蔡愔、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人作為使者前往西方尋訪佛法。使者在月支國遇僧人攝摩騰得佛經四十二章,譯寫此經後返還洛陽,收藏於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一說,攝摩騰和使者同還雒陽,得漢明帝接見。攝摩騰在雒陽城外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一卷,藏置蘭臺石室[3][4][5]。
傳譯
據傳東漢時已有四十二章經譯本,牟子的《牟子理惑論》[4]和東晉郗超的《奉法要》也引有《四十二章經》。
現存《四十二章經》,有三個版本:高麗版大藏經、宋真宗注本和守遂註本。高麗版大藏經出於北宋初,內容最接近古本。宋真宗註本及守遂註本,經過許多更動,已混入許多儒家、道家及禪宗的思想。後世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守遂註本,也是刪改最多的版本。
內容
本經由阿含、法句等佛經摘抄而成,簡要說明佛教的基本教義。內容包括了佛教的修道綱領,說明出家、在家應精進離欲,由布施、持戒、禪修,增長善業、如實了知無我的智慧型,即可證得四沙門果。
考證
梁啟超反對此書為最早傳入漢地的佛教經典,他在《四十二章經辯偽》認為,此書並非譯自印度,只是編纂,並認為成書年代最早不過吳,最晚不過東晉,文筆系統和支謙相近[6]。
湯用彤指出本經「互見於巴利文及漢譯佛典者極多,可知其非出漢人偽造」,但他同時表示:「……諸章如細研之,實在於漢代道術相合。」[7]。
北京大學教授林梅村認為此經譯自犍陀羅語之《法句經》;而季羨林認為,此書是譯自大夏語的《法句經》,原先只稱《佛經四十二章》,並不是一部完整的「經」,而是與《法句經》相同,是從佛教經文中抄寫出片段,作佛教入門之用[8]。呂澂在《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認為四十二章經為舊譯《法句經》的摘抄,並晚至兩晉之際方告問世, 呂也認為:「此經抄出年限,最早不能超過《化胡經》(出西晉道士王浮),最晚不能晚於《支敏度錄》(出東晉成帝時支敏度) 」[9]。
演繹
參見
註解
參考文獻
- ^ 四十二章經. 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8).
- ^ 認識《四十二章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3).
- ^ 《出三藏記集》《高僧傳》 費長房. 歷代三寶紀. [2015-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 ^ 4.0 4.1 《牟子理惑論》
- ^ 蕅益智旭. 四十二章經解. [200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8).
- ^ 梁啟超. 四十二章經辯偽. 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2024-07-11].
- ^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臺灣華文電子書庫. 商務.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4).
- ^ 季羨林. 再談「浮屠」與「佛」. 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2021-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 ^ 李治華. 評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之華嚴思想.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1).
外部連結
- 簡基益:《四十二章經》的文獻與義理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釋慧如:南傳《法句經》到漢譯《四十二章經》關係與影響之研究
- 杜保瑞: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知識意義
- 釋悟因: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啟示(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