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一二八軍

國民革命軍第一二八軍有兩支不同的部隊,分別是寧夏馬鴻逵的部隊和在湖北組建的河南保安團隊組建的該軍。[1]

國民革命軍第一二八軍
國民革命軍軍旗
存在時期1948年-1949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部門正規軍
種類軍隊
規模3個師
駐軍/總部銀川

寧夏組建的第一二八軍

1948年底組建:[2]

該軍編成後,先後參加了陝中戰役扶郿戰役隴東追擊戰。1949年9月寧夏戰役中被殲滅。[3]

河南保安團隊組建的第一二八軍

1947年8月武漢行轅(主任程潛)在河南信陽設立前進指揮所(指揮官張軫),指揮14個師、4個獨立旅,對抗千里躍進大別山劉鄧大軍。1947年11月改編為第五綏靖區。1949年2月信陽失守後,張軫兵團在孝感祁家灣火車站集結並於3月全軍渡過長江,擔負武昌至嘉魚間的防務。1949年4月初,國防部公布張軫為第十九兵團司令官,趙子立朱其平為副司令長官,轄2個軍各3個師,另兵團直轄1個獨立師,共7個師。主體為收編的10個河南省地方保安旅、豫南的土匪,還有一批南下逃難的青年學生,共4萬人,部隊裝備差,紀律壞[4]。兵團部設在粵漢線上的咸寧賀勝橋車站。第一二八軍駐橫溝橋

1949年5月14日凌晨3時許,第四野戰軍強渡長江,武漢解放在即。張軫兵團司令部及直屬5個營在賀勝橋被桂系第七軍包圍繳械,公私財物洗劫一空,張軫私人幾十年積蓄被掠走。趙子立率一二七軍三一〇、三一一師南逃。獨立師師長張旭東感到國共內戰自己的事太多,害怕不得寬恕,向張軫請求離開起義隊伍,張軫放他離開金口。

5月15日拂曉,華中剿總副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五綏靖區司令張軫、政工處長張了且、軍需處長張鑑古率所屬河南省政府一部、第五綏靖區司令部一部,所轄第一二八軍(軍長辛少亭)及第312、第313、第314,一二七軍三O九師,共2.5萬餘人,在湖北省賀勝橋山坡金口等地通電起義。[5]5月15日上午張玉龍、張繼烈兩個師與桂系第七軍的2個團在馬鞍山一帶發生激戰;辛少亭指揮部隊阻擊第七軍的1個師和湖北省保安旅2個團向金口的進攻。張軫金口起義,配合了四野先遣兵團主力在武漢下游團風渡過長江從金牛直插賀勝橋江漢軍區獨立第一旅從武漢上游向漢陽推進,破壞了白崇禧原定的武漢撤退計劃,放棄武漢迅速南退,從而使武漢三鎮未及被破壞於16日、17日被解放軍進占。駐漢陽縣三羊頭(今屬奓山街道)的湖北省保安旅獨立支隊陳必祥部千餘人,經張尹人動員後起義,編為鮑汝澧師為1個團。[6]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一軍

參考文獻

  1. ^ 劉鳳瀚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及指揮系統之建立》——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載《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頁
  2.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
  3.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11頁
  4. ^ 羅通:張軫起義部隊的改造歷程,《縱橫》,1996年09期,第53-56頁。
  5. ^ 鄂軍:《金口起義——張軫率國民黨軍第19兵團起義紀實》。載長舜、荊堯、孫唯吼、蔡惠霖編《百萬國民黨軍起義投誠紀實》(下冊)第837~865頁。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
  6. ^ 胡照洲:「張軫將軍與金口起義」,《武漢文史資料》,2009年第7期,第3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