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錢
圜錢也稱圜金、環錢,是一種中國古代銅幣。主要流通於戰國時的秦國和魏國。圓形,中央有一個圓孔。錢上鑄有文字。
圜錢體圓、有孔,既不容易折斷,又便於穿索,因此具有易於攜帶和清點的優點,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圜錢的形狀遂為中國以後的金屬鑄幣所借鑑。由圜錢發展而來的方孔錢更成為之後幾千年間東亞地區貨幣的主流。
歷史
假設
一種假設認為圜錢形制的演變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紡輪和玉璧[1],主要有兩種說法:
不過「紡輪」,「玉璧」和「玉環」如何演變至戰國時期的圜錢仍存在疑點,這當中的過程沒有實物出土。
實物
圜錢最初在魏國出現,目前以魏武侯(前395年—前370年在位)所鑄造的共、垣字圜形圓孔銅幣為最早。[3] 由於圜錢良好的使用功能,先秦各國貨幣大多最終發展成為圜錢,在戰國七國之中除了韓國和楚國,在趙、秦、齊、燕各國都普遍鑄引了圜錢,[4]西周、東周周王畿在滅亡前夕也鑄過圜錢。[3]
早期的圜錢錢文均為地名,如垣(今山西垣曲東南)、共(今河南輝縣)為魏邑,直到商鞅變法後秦國於前336年開始鑄幣和「一兩」的問世錢面才不鑄地名,而以重量作為面文,秦國貨幣以兩、甾為單位。[3]
出土文物
穿 | 單位 | 國 | 鑄行時間 | 錢文 | 說明 | 圖例 |
---|---|---|---|---|---|---|
圓 孔 |
釿 (12克) |
魏 | 前395年 —前240年 |
共 | 共即共邑,今河南輝縣,前240年為秦所占據, 屯為重大精美之義,赤金指銅 |
|
共屯赤金 | ||||||
垣 | 垣邑,今山西垣曲東南,前289年為秦所占據 | |||||
前361年 —前328年 |
桼垣一釿 | 桼垣或作桼寰,今陝西富縣附近, 前328年為秦所占據,一釿為單位。 |
||||
不詳 | 半釿 | 半釿為半個一釿圜錢之義 | ||||
襄陰 | 襄陰,今山西芮城北 | |||||
趙 | 前361年 —前313年 |
離石 | 離石和藺,均今山西離石附近, 前328年—前313年為秦所占據 |
|||
藺 | ||||||
不詳 | 廣平 | 廣平,今河北曲周北 | ||||
東 西 周 |
不詳 | 安臧 | 安臧為吉語,為安定庫藏之義 | |||
前250年 左右 |
西周 | 西周、東周為前367年從周王畿分裂 出來的小公國,分別位於今河南洛陽西工王城公園 和河南鞏義西,前256年和前249年為秦所滅 |
||||
東周 | ||||||
兩 (15.625克) 甾 (3.91克) |
秦 | 前336年 —前306年 |
珠重一兩十二 | 一兩為單位名,為24銖 | ||
珠重一兩十四 | ||||||
方 孔 |
前306年 —前118年 |
半兩 | 半兩或作半瞏,指半兩之義 | |||
半瞏 | ||||||
前293年 —前271年 |
兩甾 | 襄為秦相魏冉封邑,今河南鄧州東南, 兩甾或二甾乃12銖,即半兩 |
||||
襄二甾 | ||||||
前251年 —前235年 |
文信 | 文信,秦相呂不韋封號 | ||||
長安 | 長安,秦始皇弟長安君封號 | |||||
化 | 齊 | 前279年 —前254年 |
賹六化 | 賹為單位, 化通作貨本是齊、燕刀幣的通稱 |
||
賹四化 | ||||||
賹化 | ||||||
燕 | 前226年 —前221年 |
明四 | 明為燕國刀幣的名稱 | |||
明化 | ||||||
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