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奈伊

德国钢琴家

埃利·奈伊Elly Ney,1882年9月27日—1968年3月31日),德國鋼琴家。她對古典浪漫主義曲目,特別是貝多芬的作品的詮釋受到國際公認。1933年之後,她積極倡導國家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並且讓自己作為一名藝術家被統治者利用。這種態度在二戰後也一度引起爭論。[1]

埃利·奈伊
Elly Ney
1900年的埃利·奈伊
音樂家
出生(1882-09-27)1882年9月27日
逝世1968年3月31日(1968歲—03—31)(85歲)
職業鋼琴家
音樂類型古典音樂
演奏樂器鋼琴
簽名

生平

埃利·奈伊出生在杜塞道夫,母親是一名音樂教師,父親是軍中的中士,由於母親不想住在軍營里,所以她的父親轉去波恩當公務員。[2]她的祖母向她介紹了貝多芬的作品,並支持她彈奏鋼琴。她在科隆跟隨伊西多·塞斯英語Isidor Seiss和Karl Bötcher學習。 [2]1901年獲得孟德爾頌獎學金英語Mendelssohn Scholarship後,她前往維也納師從提奧多·萊謝蒂茨基埃米爾·馮·紹爾英語Emil von Sauer[3]在科隆音樂學院任教三年後,她開始巡迴演出。1927年,她獲得了貝多芬出生地波恩的榮譽自由。1932年,她建立了埃利·奈伊三重奏,威廉·斯特羅斯英語Wilhelm Stross演奏小提琴,路德維希·霍爾舍英語Ludwig Hoelscher演奏大提琴,並連同弗洛里澤爾·馮·羅伊特英語Florizel von Reuter(小提琴)和沃爾特·特拉普勒英語Walter Trampler(中提琴)一起錄製五重奏。她的演出足跡遍布全球,還曾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

奈伊於1968年在圖青去世,享年85歲。

與納粹的聯繫

納粹德國時期,奈伊於1937年加入納粹黨[4]參加「文化教育」營,並成為德國少女聯盟的名譽成員。[5]她在演奏貝多芬奏鳴曲的間隙背誦希特勒語錄,還向貝多芬的半身像行納粹禮[6]她持有反猶主義觀點:1933年,她被要求替代猶太鋼琴家魯道夫·塞爾金,而拒絕在漢堡演出;儘管她在1960年前後錄製過至少一首德國猶太裔作曲家孟德爾頌的《無詞歌》。[4]內伊因對部隊的關懷被授予二等戰功十字勳章。戰後,波恩市禁止她登台演出,1952年又拒絕了她登台演出的請求,稱內伊是「明顯的國家社會主義者」。[7]儘管如此,1952年,在二戰結束七年後,她終於放棄了希特勒,[8]並被授予圖青名譽公民。然而,她的納粹主義令人為難,1968年在她死後這項榮譽也被剝奪。

個人生活

 
埃利·奈伊的半身像,位於圖青的勃拉姆斯長廊

埃利·奈伊結過兩次婚;第一次是在1911年與荷蘭指揮家威廉·范·霍格斯特倫英語Willem van Hoogstraten,有一個女兒埃莉諾(Eleonore,1918–2007)。1927年離婚後,她嫁給了來自芝加哥的美國煤炭經銷商保羅·阿萊(Paul Allais),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多久。後來奈伊與范·霍格斯特倫複合。

參考資料

  1. ^ 在電視上重播的一部紀錄片(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3月6日)使這個問題更接近於更廣泛的公眾。 Mondscheinsonate. Die Volkspianistin Elly Ney. Ein Film von Axel Fuhrmann. WDR 2014.
  2. ^ 2.0 2.1 Finscher, Ludwig; Blume, Friedrich (1994). Musik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ISBN 978-3-476-41022-1.
  3. ^ Elly N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try at Deutsche Biographie (德語)
  4. ^ 4.0 4.1 Vor 125 wurde die große Beethoven-Interpretin Elly Ney geboren. In: Leipziger Volkszeitung. 9/28/2007. p. 10
  5. ^ Romantikerin am Klavi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utschlandfunk, 2007-09-27.
  6. ^ Rothstein, Edward. Critic's Notebook; Musicians' Ties To Nazis Still A Subject Of Debate. The New York Times. 1983-08-25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7. ^ Internationales Biographisches Archiv. No. 21 (5/13/1986). ISSN 0020-9457.
  8. ^ Wynberg, Simon. Music, Conscience, Accountability and the Third Reich.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