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標準漢語:xūn/ㄒㄩㄣ;粵語:hyun¹)是一種源於中國吹奏樂器,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稱塤樂是「德者之音」。可能是中國先民爲模仿鳥獸叫聲以誘捕獵物而發明,並隨著文化進步而發展為樂器

分類氣鳴樂器
H-S分類421.221.42
器皿笛英語vessel flute
起源公元前1600年(夏朝
相關樂器
朝鮮塤日本土笛

其大小、顏色、紋飾、音域各異,部份塤的形狀與陶笛類似,但沒有陶笛的哨口,演奏者可轉動塤以改變音調。

歷史

塤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約有七千年的歷史,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地籟,被認為是樂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籟的。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被認為最原始的陶塤出土於河姆渡遺址仰韶遺址,均只有吹孔,而無音孔。文獻記載,夏代的塤有3個音孔,可吹出4聲音列。商代的塤有陶製、石製和骨製,多數為平底卵形。戰國時期的塤可有5個音孔,多數為平底卵形[1]以後,塤主要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現代的中國塤增加到了8至11個音孔。

製作

取純淨、不帶砂石雜質的黏土,將黏土加上清水,反覆絞拌揉揣,和成軟硬適中的泥塊,經捏坯、整形、開孔、磨光和煅燒即成塤。一般孔數為八孔與十孔,常見形狀為梨形、筆筒型。

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牛頭塤等多種類型。

演奏技法

  • 吹法
    以古制6孔塤為例,以下列技巧可吹奏出26個音,包括2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1個泛音
    • 手指按全孔
    • 叉口按指
    • 平吹
    • 俯吹
  • 指法
    • 顫音
    • 打音
    • 抹音
  • 棠湖壎譜

發聲原理與指法

塤作為宮廷雅樂,自清朝起就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隨著20世紀七八十年代考古發掘中塤的出土,人們重新燃起了對這一古老樂器的熱情,塤的指法、製作工藝及演奏技巧上都得到了改進。

塤的發聲原理是通過音孔控制塤腔內空氣團的體積大小,進而使其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故而開孔的位置、順序都比較隨意。有按照傳統五聲音階開孔的八孔和十孔塤,也有使用半音階開孔的,也有為了方便初學者使用一些常用半音而在全音階音孔基礎上加半音孔的。

塤目前常見的指法有順開指法和交叉指法,而按照音的高低排布又分左起指法和右起指法。

圖集

參考資料

  1. ^ 爾雅》註:「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壎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