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英式風情區
天津英式風情區,又稱泰安道英式風情區,前身為清咸豐十年(1860年12月17日)開闢的天津英租界核心區,目前是天津市和平區的一處具有英式風情的旅遊風景區。天津英式風情區東至台兒莊路,南至曲阜道,西至大沽北路、建設路,北至煙臺道、保定道,規劃面積為16.29公頃,總建築面積為39萬平方米,新建建築面積為29.7萬平方米,規劃以公園、廣場和院落為基本的單元組織公共空間布局並形成圍繞解放北園的五大院落體系。天津英式風情區的商業業態主要為高檔商品銷售、精品酒店和總部辦公。[1]
所在國家:中國天津市和平區 | ||
前 身:天津英租界 | ||
開工時間:2010年 | ||
落成時間:2012年 |
範圍
天津英式風情區位於天津市和平區東部,與河東區隔海河而望,風情區東臨海河,西至建設路,南抵曲阜道,北接保定道,規劃面積為16.29公頃,區內有大沽北路、解放北路、泰安道和曲阜道等主要幹道。
歷史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開闢通商口岸等的續增條約,天津被增列為通商口岸。1860年12月4日,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向恭親王奕訢遞交照會,寫道「意將津地一區,代國永租」,作為領事官署和商民的住房及棧房之用。[2] 隨後,他又照會直隸總督恆福,轉飭天津地方官府,要求在天津劃出英租界。12月17日,清政府允許了英國公使卜魯斯設立英租界的要求,列強在天津設立的天津英租界開闢,初期面積約460畝,位置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一帶。後來不斷擴展,形成東臨海河,北面沿寶土徒道(今營口道),西到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南沿馬場道到佟樓。此後,隨著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樓、利順德大飯店、維多利亞公園等建築設施相繼建立,今天津英式風情區所在區域逐漸成為當時天津英租界的核心區。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當日,日軍進駐天津英租界並於一年之後將天津英租界移交給汪精衛政府。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宣布正式收回天津英租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英式風情區所在地域成為天津市的行政和金融中心。當時,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委員會、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等政府機構紛紛入住該區域。[3]
規劃
2010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計劃投資人民幣51億元建設天津英式風情區並依據項目招標開始一期建設規劃。[4] 天津英式風情區於2010年4月8日開工,規劃以公園、廣場和院落為基本的單元組織公共空間布局並形成圍繞解放北園的五大院落體系。天津英式風情區的商業業態主要為高檔商品銷售、精品酒店和總部辦公。五大院落體系主要包括一號院、二號院、三號院、四號院和五號院的開發建設。其中,一號院和四號院為酒店綜合區,為天津英式風情區的主體,二號院和五號院為商務商業區,三號院為高檔住宅區:[5]
- 一號院:該院落主要包括原皇宮飯店大樓和面積約為44000平方米的新建建築,新建建築中,商業建築占地面積為5000平方米、高檔酒店占地面積為7000平方米、居住型公寓占地面積為32000平方米。該院落工程於2011年5月初主體完工,2011年8月開業。
- 二號院:該院落主要包括原儀品大樓和面積約為23000平方米的新建建築,全部為商業建築,該院落工程於2010年7月30日完成施工主體,2011年4月底竣工。
- 三號院:該院落主要以面積5萬平方米的新建建築為主,全部為商業建築和居住型公寓。其中,商業建築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居住型公寓占地面積為4.4萬平方米。該院落工程於2010年9月8日完成施工主體,並於2011年6月竣工。
- 四號院:該院落主要包括戈登堂遺址和面積約為55000平方米的新建建築。其中,高檔酒店占地面積為34000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占地面積為21000平方米,該院落工已於2010年底開工,2011年8月完成建築外檐,2012年竣工。
- 五號院:該院落主要包括原開灤礦務局大樓、納森舊居和面積約為125000平方米的新建建築。其中,商業建築占地面積為35000平方米,辦公用房90000萬平方米。主要以商業建築、辦公建築和酒店式公寓為主。該工程於2010年4月30日開始試裝施工,2011年10月1日完成該院落的商業部分主體。[6]
機構
天津英式風情區所處地段一直以來都是天津市的行政和金融中心,歷史上,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委員會、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等政府機構的辦公地點都選址在該區域。目前,隨著天津新的行政中心落戶河西區,天津英式風情區的區位定位為商務商業、精品酒店和高檔住宅區。目前,區內主要機構有:
|
周邊交通
道路
目前天津英式風情區內的主要道路有[7]:
- 解放北路 原維多利亞道(Victoria Road)
- 台兒莊路 原河壩道(The Bund Road)
- 太原道 原寶順道(Pao Shun Road)
- 泰安道 原咪哆士道(Meadows Road)
- 彰德道 原博目哩道(Bromley Road)
- 曲阜道 原革事道(Council Road)
- 大沽北路 原海大道(Taku Road)
- 青島路 原馬開內道(Macartney Road)
- 安徽道 原馬開內道(Macartney Road)
- 保定道 原巴克斯道(Parkes Road)
- 煙臺道 原博羅斯道(Bruce Road)
- 建設路 原達文波道(Davenport Road)
- 浙江路 原馬廠道(Race Course Road)
橋梁
歷史建築
目前天津英式風情區內的歷史建築有[8]:
|
|
內部連結
參考文獻
- ^ 天津市和平區泰安道英式風情區改造開始施工[永久失效連結]
- ^ 天津博物館藏:《大英欽差大臣卜魯斯致大清欽差大臣和碩親王照會》,1860年12月4日
- ^ 費成康. 中国租界史.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2年. ISBN 7-80515649-2.
- ^ 天津将投资51亿元建“英式风情区”.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7).
- ^ 詳解泰安道風情區五大院 風貌建築修舊如故 外立面裝修英倫風[永久失效連結]
- ^ “泰安道”五大院集体“变身”(图).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 ^ 天津市整修重点历史风貌建筑 四风情区年内集体亮相.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五大院”的前世.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