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動物園
天王寺動物園(てんのうじどうぶつえん)大阪市天王寺公園內的大阪市立動物園。於1915年(大正4年)1月1日開園,是日本第三個動物園。園內面積約11公頃,約飼養230種,1000點的動物,是都市型綜合動物園[1]。
2006年的年間總入場者數約186萬人,其中收費入場者數68萬1934人。2006年7月16日,總收費入園人數超過1億人[2]。在日本國內是第二個入場者超過了1億人的動物園。
特色
除了紐西蘭以外,飼養了世界上珍貴的動物-鷸鴕。增加了獅尾猴,鑽床,東北虎,黑犀,仙鶴類,日本鸛,隱鵖,揚子鱷等稀有動物繁殖的力度。另外,1990年代後半,動物的生活地環境儘可能的再現了動物的野外生活。到目前為止,日本首次在水中游泳池透視展示爬蟲類生態館蓼藍毛皮。
2006年11月3日至5日舉行的「滅絕危機的動物展」,首次公開了保存的滅絕的日本海獅標本。
主展示設施和飼養動物
爬蟲類生態館
主要飼養動物-密西西比鱷魚,揚子鱷、大鱷龜,亞達伯拉象龜,玳瑁,圓鼻巨蜥,美洲鬣蜥,綠樹蟒,網紋蟒,娃娃魚
非洲熱帶草原
主要飼養動物-河馬,小紅鸛,黑犀牛,斑鬣狗,倭貓鼬,獅子,鴕鳥,斑馬、愛羚羊,蹄兔,珍珠雞,球蟒,非洲禿頂小光
亞洲熱帶雨林
飼養動物-印度大象(已逝世)
夜行性動物館
主要飼養動物-鷸鴕,埃及路套蝙蝠,狸,懶猴,犰狳,嬰猴,刷尾負鼠
鳥的樂園
主要飼養動物-白鸛等 除了這些還飼養有,チュウゴク狼和北極熊,無尾熊,東北虎,捷豹,小熊貓,日本鸛等。
歷史
- 1884年大阪府立博物館場設置(大阪市東區內本町橋詰町,現在的マイドームおおさか)附屬動物檻。
- 1909年北區發生大火的影響建築物燒掉一半。以此為契機由大阪府大阪市管轄。
- 1914年從內本町轉移到大國町,動物的「搬家」舉行。
- 1915年日本第三個動物園「大阪市立動物園」開園。
- 1921年蘇門答臘犀牛來園。4年後死。
- 1925年日本首次成功人工孵化丹頂鶴。。
- 1932年黑猩猩的「尼小姐」來園。在珍芸博得人氣。
- 1940年「尼小姐」死。
- 1943年- 1944年由於戰爭的影響,狼,熊,獅子,豹,鬣狗,老虎等10種26頭被殺死(戰時猛獸處分)。
- 1950年2頭亞洲大象的「春子」、「ユリ子」來園。
- 1951年黑猩猩的「シュジー」來園。跟「尼小姐」一樣的受歡迎。2003年死。
- 1960年首次在國內成功人工孵化大眼斑雉。
- 1964年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白鸛,ハゲガオホウカンチョウ。
- 1966年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刺蝟。
- 1970年為了紀念大阪世博會召開,紐西蘭政府捐贈鷸鴕。亞洲象來園
- 1972年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阿比西尼亞獅子,蒼鷺,黑尾鷗。
- 1974年日中邦交復甦紀念,上海動物園捐贈。モウコガゼル和小黑狼。
- 1976年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南美國海狗,玻利維亞松鼠猴。
- 1977年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モウコガゼル。
- 1978年在日本國內初次成功繁殖叢林貓,印度癌(人工孵化),クリイロミズヘビ。
- 1979年隱秘火雞來園。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ベニジュケイ
- 1982年鷸鴕來園。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印度勺雞。
- 1984年塔斯馬尼亞魔鬼在日本第一次來園。第二年,首次在國內繁殖。
- 1987年首次在本州成功繁殖北極熊。鳥的樂園建設完成。
- 1988年鷸鴕來園。
- 1989年考拉來園。
- 1991年,北極熊ユキコmiyuki出生
- 1993年第一次產卵鷸鴕。
- 1995年ZOO 21計劃提案。蓼藍毛皮完成。
- 1997年新河馬舍完成。
- 1998年新犀牛舍完成。北極熊ユキコ,ユキスケ分娩。
- 2000年非洲熱帶草原地帶草食動物區完成。亞洲象的ユリ子死。
- 2004年亞洲熱帶雨林區(大象舍)完成。北極熊的ユキコ死。
- 2006年非洲熱帶草原地帶肉食動物區完成。
- 2010年河馬的natsuko死。
- 2011年從浜松市動物園的北極熊的巴芬(雌)來園
周邊設施
參考
外部連結
- 天王寺動物園HOME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阪市天王寺動植物公園事務所)(JAZA 全國の動物園・水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