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美大島海戰

奄美大島海戰,日本稱為九州西南海域工作船事件(日語:九州南西海域工作船事件きゅうしゅうなんせいかいいきこうさくせんじけん),發生於2001年12月22日,是日本海上保安廳和一艘名叫「長漁3705」的朝鮮可疑船隻在東海奄美大島附近長達6小時的衝突。衝突前日本方收到了可疑的無線電波,衝突的最後,可疑船隻於當晚22時,在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爆,日本官方事後表示沉船是間諜造成的。事後調查判明,對方的可疑船隻是朝鮮工作船,船隻中包含著若干最新型武裝,可疑的無線電波也被解析。[1][2]

奄美大島海戰
不明船事件韓戰的一部分

朝鮮工作船上的防空機砲
日期2001年12月22日
地點
結果 日本勝利,擊沉朝鮮軍用船隻。
參戰方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日本
參戰單位
 朝鮮人民軍海軍 日本海上保安廳
兵力
1艘軍用拖網船 約4艘巡邏艇
傷亡與損失
15人死亡
軍用拖網船沉沒
約3人受傷
1艘巡邏艇受損
奄美大島海戰
韓語名稱
諺文일본순시선괴선박격침사건
漢字日本巡視船怪船舶擊沈事件
日語名稱
漢字 九州南西海域工作船事件

概述

1999年3月23日,在能登半島附近海域發生了可疑船隻事件,朝鮮間諜船在日本海域活動的可能性已被確認。

在這次事件中,2001年12月18日駐日美軍收到了可疑的無線電波,並將之通報防衛廳。根據資料顯示,發現了一艘不明國籍的可疑船隻,航行在日本東海的「專屬經濟區(EEZ)」內,各種跡象看起來不像是一般的漁船。而受命要停止捕魚基礎上為漁業法,因為懷疑他們從事非法捕魚等違反了《排他的經濟水域漁業等相關主權的權利行使等相關法律》第5條,第1款的規定,法案主權權利行使關於漁業等在經濟區[3] , 一艘巡邏艇試圖進行檢查,但可疑船隻無視並逃走。

對此,巡邏艇以涉嫌違反《漁業法》(迴避現場檢查)為由,向天空和海面進行威脅性射擊,試圖令其停船,但由於可疑船隻繼續逃逸,因此警告無效,隨後日本海上保安廳法基於此法,對可疑船隻的船身進行射擊。

22日午夜,當巡邏艇試圖靠近可疑船隻時,可疑船隻船員突然手持輕武器和可攜式火箭炮向巡邏艇發起攻擊。對此,巡邏艦方也以自衛射擊回應,展開了激烈的射擊戰。

此後,可疑船隻突然爆炸並沉沒。日方在槍戰中有3人被子彈擦傷,可疑船方是(僅證實8人死亡)船員全部估計有15人死亡。

參考文獻

  1. ^ Japan announces sunken boat was N. Korean spy ship. BNET. 2002-10-07 [2009-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31). 
  2. ^ Japan says 'spy ship' fired rockets. BBC. 2001-12-25 [2009-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25). 
  3. ^ 日本海上保安廳. “关于九州西南海域的工艺船全案. [2021-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