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社姓資

姓社姓資,是指1990年中國共產黨內左派(也有人稱為黨內保守派)挑起的爭論,力圖影響改革開放的走向,最後以鄧小平南巡,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體制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告終。[1]

歷史

1990年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王忍之長文《關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提出議題:「推行資本主義化的改革,還是推行社會主義改革?」[2] 6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多元化觀點》。7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長文《誰說社會主義「講不清」?》,批判道:「『社會主義不清楚論』是一種嘲弄馬克思主義,糟蹋共產主義政黨,向正在開拓通往社會主義之路和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廣大群眾大潑冷水的理論。」鋒芒指向鄧小平的話「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10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關於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兩個問題》。10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長文《牢固樹立社會主義信念》。1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會主義必定代替資本主義》。12月24日,鄧小平講話說:「我們千萬不要當頭,這是一個根本國策。這個頭我們當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夠。當了絕無好處,許多主動都失掉了。」

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鄧小平上海視察,講話說:「不要以為,一說計劃經濟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麼回事,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2月15日至4月22日,上海《解放日報》社黨委書記周瑞金與報社評論部負責人凌河、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的施芝鴻,根據鄧小平講話精神,以「皇甫平」(即黃浦江邊的評論之意)為筆名,相繼在《解放日報》發表《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3月2日發表)、《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3月22日發表)、《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幹部》四篇文章。文章認為:改革開放是強國富民的唯一道路、計劃和市場不是劃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誌、囿於「姓社還是姓資」的詰難將坐失良機、要破格提拔堅持改革開放路線的人。4月,新華社半月談》雜誌發表評論《統一思想認識,推進改革開放》,公開支持「皇甫平」。

3月15日,針對《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人民日報》發表《發展商品經濟不可否定計劃經濟》。4月20日,《當代思潮》發表《改革開放可以不問姓社姓資嗎?》,文章說:「在不問姓社姓資的口號流行時,主張經濟上私有化、市場化,政治上多黨制、議會制,意識形態上多元化的思潮,曾把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拖上絕路。」[3] 6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段若非長文《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和防止和平演變》,重提階級鬥爭,文章說,全國人民面臨著「雙重任務——階級鬥爭與全面建設」。

5月20日,《改革》雜誌轉載皇甫平兩篇文章《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大會上講話,表示計劃和市場不是劃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誌。7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召開「當前經濟領域若干重要理論問題」座談會,吳敬璉衛興華戴園晨等經濟學家就「姓社姓資」問題交換意見。

7月11日,《真理的追求》發表《重提姓社與姓資》。8月下旬,《求是》雜誌發表《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8月20日,《當代思潮》發表《為何不能問一問姓社還是姓資?》,直接批判皇甫平用語「新的思想僵滯」。

8月31日,《解放日報》發表《論幹部的精神狀態》。9月1日晚,江澤民看到央視《新聞聯播》提前播報的《人民日報》第二天的社論提要,當晚下令,要《人民日報》刪去社論中的「在改革開放中,我們要問一問姓社姓資」這句話。[4]

9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當前改革的三個問題》。10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鄧力群文章《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掌握處理矛盾的主動權》。11月,《求是》發表《大力加強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訓工作》。《高教理論戰線》發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武器》,並發表系列文章:八論《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歷史經驗》。10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到上海視察,指責皇甫平搞亂黨內外思想。

12月,《解放日報》頭版發表文章《改革要有膽略》、《再論改革要有膽略》。

1992年1月5日,《理論動態》發表鄧力群以「華之俏」為筆名撰寫的《反和平演變三論》[5]

1月至2月,鄧小平南巡,認為判斷姓資姓社的標準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個有利於)。歷時兩年的「姓社姓資」爭論由此以改革派的勝利結束。6月,江澤民發表支持鄧小平的講話,薛暮橋受此鼓舞,在7、9、12月接連發表三篇文章。10月12日開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中國的經濟體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0月13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資料室主任、副研究館員(檔案領域副高級職稱,相當於副教授)解萬英在書桌上的《求是》扉頁寫下「共產主義必定勝利」,跳樓自殺。[6] 10月19日,改革派的領軍人物、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保守派的陳雲、宋平、姚依林、鄧力群等則在中共十四大後退休。11月,王忍之在落選中央委員後被調離中宣部部長職位,高狄被調離《人民日報》社社長職位。1993年,周瑞金升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兼華東分社社長。

1993年3月29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參考文獻

  1. ^ 周新城著.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2017.01: 270–272. ISBN 978-7-5196-0008-2. 
  2. ^ 遲福林主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 1978-2012. 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3.04: 304. ISBN 7-5085-2405-5. 
  3. ^ 劉青松編著. 直言 1978-2012中国话语.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6.01: 144. ISBN 978-7-5154-0645-9. 
  4. ^ 馬立誠:《交鋒三十年》,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150-151頁。
  5. ^ 鄭剛主編. 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全录.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8.08: 731. ISBN 7-80136-249-7. 
  6. ^ 鄭剛主編. 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全录.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8.08: 559–560. ISBN 7-80136-249-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