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巴贊

法国电影理论家

安德烈·巴贊(法語:André Bazin,1918年4月18日—1958年11月11日),法國電影手冊》創辦人之一,二戰後西方最重要的電影批評家、理論家,被譽為「法國影迷的精神之父」[1]、「新浪潮電影之父」。

安德烈·巴贊
André Bazin
出生(1918-04-18)1918年4月18日
法國昂熱
逝世1958年11月11日(1958歲—11—11)(40歲)
法國馬恩河畔諾讓
母校聖克魯高師(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Saint-Cloud)
職業電影批評家、理論家

巴贊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發表的一系列高水準影評和電影評論,集結成四卷本《電影是什麼》(Qu'est-ce que le cinéma?),已成為電影理論史上的經典著作,是二戰後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發展的基石。巴贊推崇現實主義美學[2],發現並闡述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的重要價值,闡述了蒙太奇景深鏡頭英語Deep focus在電影語言中的作用,提出了長鏡頭理論,豐富並總結了作者論,在巴贊與《電影手冊》的推動下,法國電影在二戰後興起了新浪潮運動

巴贊認為電影的影像以反映客觀現實為美,電影或場景的解釋權應留給觀眾自身。他不提倡濫用操縱現實的蒙太奇手段,和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蘇聯蒙太奇學派等先鋒理論針鋒相對。

生平

早年與成長

安德烈·巴贊1918年生於法國昂熱,是家中的獨生子,巴贊一家與他的祖母住在一起。巴贊家附近有一片森林,少年時代的巴贊非常熱愛大自然,他最喜歡做的兩件事,就是到附近的森林裡玩,或者在自己的小房間裡讀科普雜誌。少年巴贊喜歡自然科學,據說他10歲時,房間裡已堆滿了各種科學雜誌。對自然科學知識的鐘愛和了解,可能是後來巴贊文章中大量運用地質學、化學等術語的原因之一。

1930年代,巴贊跟隨父母離開昂熱來到巴黎,但他經常會回到昂熱,探望祖母和那裡的森林。

巴贊從小天資聰慧,15歲就以優秀的成績高中畢業,比其他高中畢業生都年輕。巴贊的理想是從事教育工作,於是他決定報考高等師範學校。當時法國有79所高師,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會考,當父母把小巴贊送到聖克魯高師時,被校方以「健康原因」婉拒,其真實原因是巴贊的年紀太小。在接下來的備考時間中,巴贊主要在凡爾賽圖書館裡,大量閱讀西方藝術史和文學,以及哲學,這時巴贊的志趣已經轉移到文學和藝術上。1938年,年僅20歲的巴贊以第7名的成績一次性考取凡爾賽的聖克魯高師(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Saint-Cloud),開始他的大學生活。

巴贊就讀大學期間,朗松主義(Lansonisme)統治法國高校的文科教育,這個思潮來自法國著名文學史家、教育家居斯塔夫·朗松(Gustave Lanson),他提倡一種以作者生平研究和社會反映論為內容的教育思想,並因古斯塔夫·朗松成功推動了法國高校制度改革(1902年)而越來越成為教條的實證主義研究(positivisme)。巴贊則對朗松主義不感興趣,他的主要活動都是在課外進行,當時他對文學和藝術研究受到新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影響。由於他的會考成績非常優異,巴贊連續3年獲得了大學獎學金,這些獎學金讓巴贊得以從凡爾賽往返巴黎,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同時,他接觸到新天主教思想,尤其艾曼紐爾·穆爾尼埃(Emmanuel Mournier),這與巴贊從小的天主教教育非常合拍,這兩種思潮在對青年巴贊思想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戰期間

然而,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巴贊深受打擊,好朋友們參戰了,而他必須繼續學業,對戰爭的失望和困惑,以及個人的無力感,讓巴贊產生深深的自責。自責心態成為他後來工作的主要動力。巴贊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師,但1941年,他在畢業的教師資格考試中沒有及格。迫於生活,他進入皮埃爾·艾美·圖夏爾創建的文學沙龍(La Maison des Lettres)工作,並在那裡創建了他的第一個電影俱樂部,由於經常邀請《精神》(L'Esprit)雜誌的影評人羅傑·里納爾(Roger Leenhardt)為俱樂部做講座,他認識了里納爾,更是通過里納爾和他的影評專欄,巴贊開始了解電影。里納爾的叔父是一間小電影院的經理,因此,這兩個人得以在壓抑的戰爭期間,每天與電影度過,巴贊也在這裡學會了電影保存和放映技術等。每次看完影片,巴贊都要與里納爾進行討論和交流,由於電影院裡只有他們兩個人,他們的討論從音樂到布景,從剪輯到人物,這種無所不談鍛鍊了巴贊出色的即興討論能力。在認識里納爾之前,巴贊幾乎對電影一無所知,1年後,通過主動的了解和學習,巴贊已然成為里納爾的老師[3]

在二戰期間,巴贊自願加入了法國大眾教育協會,參與戰爭時期法國各地法語教育工作,他先後到德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工廠參加教學實習,並在那裡參與創建了一些電影俱樂部,做一些講座等。同時,他開始為《法國銀幕》(L'écran français)、《解放巴黎人》(Le Parisien libéré)、《精神》(L'Esprit)等雜誌撰文章,並著手準備撰寫個人的電影理論專著(該書最後沒有完成)。在戰爭期間,巴贊成為青年電影協會的組織者(Les Jeunesses Cinématographiques),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放映過卓別林的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1945年5月14日,巴贊為雷諾汽車廠的工人們放映了法國導演馬塞爾·卡爾內(Marcel Carné)《太陽升起》(Le Jour se lève),這是安德烈·巴贊在二戰後組織的第一場電影放映活動,這個活動意味著他開始了一生中兩個最重要民間活動:參與恢復國民教育和迷影運動。對於從小立志做教師的巴贊來說,教育與電影是不可分割的,當巴贊在二戰期間流轉各地,進行義務教學活動時,他發現電影是給這一代法國青年和工人階級進行教育的有效工具,這樣,電影——巴贊最熱愛的藝術——與他的個人理想——教育事業,開始像兩條比鄰的藤,緊緊纏繞在一起。

二戰結束後,巴贊在參與創建《廣播電影電視》(Radio-Cinéma-Télévision,即今天的電視周刊Télérama)周刊過程中,認識了後來成為著名導演的弗朗索瓦·特呂弗,並成為他的精神之父和監護人。

戰後

1943年,巴贊開始從事電影批評寫作。1949年,他和雅尼娜·基爾施英語Janine Bazin結婚,二人育有一子,取名弗洛朗(Florent)[4]。1951年,他創立《電影手冊》,成為戰後法國電影批評界的領軍人物。

1958年,安德烈·巴贊因白血病逝世,時年40歲[5]

電影理論

巴贊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發表的一系列高水準影評和電影評論,集結成四卷本《電影是什麼》(Qu'est-ce que le cinéma?)。一般認為巴贊主張拍攝描繪客觀現實的電影[6],如紀錄片或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7][8]。巴贊提倡深焦鏡頭英語Deep focus的景深構圖和長鏡頭[9],提倡通過場面調度實現影像的連續性,而非迷信剪輯和特效[10]。巴贊認為這種連續而自然的表達可以產生多義性,從而將電影的解釋權交還觀眾。巴贊強調電影的作者性[11],認為一部電影應反應導演的個人意志。

美國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英語Dudley Andrew認為天主教人格主義影響了巴贊的電影觀念[12]。學者維克托·布魯諾認為巴贊對於現實主義的理解更多是形上學層面的,而非身體層面的[13]

注釋

  1. ^ 安托萬·德巴克(Antoine de Baeque):La Cinéphilie: une histoire culturelle, Seuil, 2002, 第17頁。
  2. ^ Dudley Andrew, The Major Film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art II.
  3. ^ Dudley Andrew:André Bazin, ISBN 0231073992.
  4. ^ Obituary: Janine Bazin. The Guardian. 2003-06-17. 
  5. ^ Andre Bazin dies. Focus Features. [2015-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8). 
  6. ^ Blakeney, Katherine. An Analysis of Film Critic Andre Bazin's Views on Expressionism and Realism in Film. Inquiries Journal. 2009-09-04, 1 (12) [202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5) –透過www.inquiriesjournal.com. 
  7. ^ André Bazin. obo. [202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8. ^ Review: What is Cinema? by André Bazin. Film Quarterly. 2011-03-01, 64 (3): 77–78 [2024-01-01]. doi:10.1525/FQ.2011.64.3.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1) –透過online.ucpress.edu. 
  9. ^ Bazin Andre What Is Cinema Volume 1: 33 –透過Internet Archive. 
  10. ^ Bazin, André. William Wyler, or the Jansenist of Directing. Cardullo, Bert (編). Bazin at Work: Major Essays & Reviews from the Forties & Fifties.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4–15. ISBN 978-0-415-90018-8 (英語). 
  11. ^ Greydanus, Steven D. Citizen Kane, André Bazin and the "Holy Moment" | Decent Films – SDG Reviews. Decent Films. [202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2). 
  12. ^ Andrew, Dudley. André Bazin n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199836956. 
  13. ^ Bruno, Victor. Archaism and Hegel in the Supply Reel: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André Bazin's Realism. In Media Res. 2021, 10 (18): 2941–2954 [2024-01-01]. S2CID 236329758. doi:10.46640/imr.10.18.11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