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方言
安徽方言,是指在安徽省內使用的方言。安徽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流域,文化南北差異巨大。省內的方言分布和使用狀況與江蘇、浙江、江西等周邊省份內部多元的方言狀況類似,因此,並不存在某種單一體系的安徽方言或所謂安徽話。尤其是位於長江以南的皖南地區,由於自身複雜的地理因素以及歷史上多層次的移民衝擊,是中國東南地區方言狀況最為多元、最為複雜的地區之一。[1]
目前,除了皖南山區遍布的客籍方言島之外,在安徽省內自北向南主要並存著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贛語、吳語、徽語等五大方言體系,[2]亦因方言與文化習俗之別而對應著中原(中原官話)、江淮(淮語)、贛府(贛語)、吳越(吳語、徽語)四大民系族群。
方言分類
按照語言系屬及來源綜合分類,安徽方言主要包括中原官話、江淮官話(淮語)、贛語、吳語、徽語、客籍方言六大類。
中原官話
安徽省內的中原官話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阜陽、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諸地市,以及淮河以南、江淮分水嶺以北的霍邱、壽縣、金寨(西部)、長豐(北部)、鳳陽等地。通行中原官話的地區亦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皖北地區,居民屬中原民系。
江淮官話(淮語)
安徽省內的江淮官話(淮語)主要分布在江淮之間的合肥(長豐縣北部除外)、六安(西北部除外)、安慶(市區及桐城)諸地市與馬鞍山、蕪湖、銅陵的江北部分,以及長江以南、黃山山脈以北的馬鞍山、蕪湖、銅陵、宣城、池州等地的城鎮地區,北部原有懷遠小片分布於蚌埠、淮南境內,如今範圍僅存懷遠一地,新派懷遠話丟失入聲已融入中原官話信蚌片。其中除安慶地區的淮語屬於黃孝片方言之外,其餘皆屬於洪巢片方言。通行江淮官話的地區亦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皖中或江淮地區,居民屬江淮民系。
贛語
安徽省內的贛語屬於贛語懷嶽片方言,主要通行於安徽西南部的懷寧、岳西、潛山、太湖等地,以及望江、宿松、東至、石台、貴池等地的部分地區。通行贛語的地區亦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皖西南地區,居民屬贛府民系。
吳語
安徽省內的吳語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宣城等地鄉村地區以及黃山區(原太平縣地)。其中除郎溪、廣德兩縣的部分地區屬於吳語太湖片,其餘皆屬吳語宣州片。通行吳語的地區與通行徽語的地區同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皖南地區,居民屬吳越民系。
徽語
安徽省內的徽語主要分布於南部新安江流域的舊徽州府轄地,包括今歙縣、徽州區、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譚家橋鎮)、屯溪區、祁門縣、績溪縣、休寧縣、黟縣,及周邊旌德縣、寧國市(限於南部洪門鄉等地)、東至縣(限於東南郎木塔一帶)、石台縣(限於占大區)等。通行徽語的地區亦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皖南徽州地區,居民屬吳越民系。
客籍方言
安徽南部的客籍方言島遍布皖南山區各地,客籍方言種類主要有:安徽本省江北移民帶來的江淮官話、廣德縣河南移民帶來的中原官話、寧國市周邊湖北移民帶來的西南官話、畲族使用的畲話(接近客家話,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省畲話可互通)、湖南移民帶來的湘語、浙江移民帶來的浙南閩語及處衢片吳語等、福建移民帶來的閩北語及客家話等。[1]
地域劃分
安徽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流域,並由淮河、長江分割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域單元。
皖北地區
狹義的皖北地區僅指安徽省沿淮及其以北諸地市,包括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阜陽市、亳州市、宿州市,其方言種類相對單一,絕大多數屬於中原官話,分別屬於中原官話的徐淮片(淮北市、宿州市)、商阜片(阜陽市大部、亳州市及潁上縣)及信蚌片(淮南市、蚌埠市),淮南和蚌埠部分地區原通行江淮官話洪巢片,目前僅留存於懷遠和淮南市區部分地區,且當地新派方言入聲丟失已融入中原官話信蚌片。[2]
皖中地區
皖中地區一般指安徽省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其中江淮分水嶺以北屬淮河流域的沿淮地區、江淮分水嶺以南屬長江流域的沿江地區(皖江地區)、天柱山以南的皖西南地區三地方言差異明顯。
- 沿淮地區
沿淮地區包括六安市霍邱縣、壽縣、金寨縣(東部除外),合肥市長豐縣(北部),滁州市鳳陽縣,其方言屬於中原官話信蚌片。
- 皖江地區
沿江地區包括合肥市(大部)、巢湖市、滁州市(大部)、六安市(大部)、安慶市(市區、桐城市、樅陽縣),其方言屬於江淮官話,除安慶地區的淮語屬於黃孝片之外[3] ,大多屬洪巢片。
- 皖西南地區
江淮之間的長江以北、天柱山以南的皖西南地區,包括安慶市下屬懷寧縣、潛山縣、望江縣(大部)、岳西縣、宿松縣(大部)及太湖縣,與皖中其餘地區方言差異明顯,屬於贛語懷嶽片方言。
皖南地區
位於長江以南的皖南地區,由於自身複雜的地理環境以及歷史上多層次的移民衝擊,是安徽省內方言最為多元的地區,也是中國東南方言狀況最為複雜的地區之一。
- 土著方言
皖南地區的土著方言,指的是皖南地區明清以來相對固定的居民主體所使用的方言,主要包括吳語、徽語、贛語三種。其中吳語分布於原太平府、寧國府及池州府部分地區,徽語分布於原徽州府轄地及池州府、寧國府的部分地區,贛語主要分布於原池州府的部分地區。[4]
- 客籍方言
清末的太平天國戰爭對皖南語言文化具有毀滅性的影響,持續11年之久的戰爭極大地破壞了安徽省經濟最為發達的江南地區,不僅重創了皖南的經濟,還使得皖南土著人口損失慘重。[5] 戰後的移民潮直接地影響了除徽州府之外皖南大部的方言分布,使得江淮官話越江分布到皖南腹地,並使得皖南山區遍布各種非土著方言島。在有些地區(如沿江諸市城鎮地區及宣城市、寧國市),客籍方言甚至已經取代了土著方言,成為該地的主導方言。
安徽本省江北移民帶來的江淮官話,主要分布於沿江諸市城鎮地區以及南陵縣、青陽縣、宣城市、郎溪縣大部;河南鄭州地區移民使用的中原官話,主要分布於廣德縣東部地區(與浙西中原官話方言島連接成片);湖北隨州、應山一帶移民使用的西南官話,主要分布於寧國市大部及周邊郎溪縣、廣德縣、宣城市、涇縣;畲族使用的畲話(接近客家話,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省畲話可互通)主要分布於寧國雲梯畲族鄉;浙江移民帶來的浙南閩語及處衢片吳語,主要分布於廣德、寧國、郎溪、績溪、歙縣;福建移民帶來的閩北語及客家話,主要分佈於甯國市仙霞鄉。[1][6]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 書籍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1987.ISBN:9780582999039
- 孟慶惠 等:《安徽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7.ISBN:9787801221311
- 王光漢:《廬州方言考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ISBN:9787811105285
- 唐愛華:《宿松方言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ISBN:9787503928123
- 蔣冰冰:《吳語宣州片方言音韻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ISBN:9787561732991
- 孟慶惠:《徽州方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ISBN:97872120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