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又稱寧夏兵變哱拜之亂,是指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明朝的寧夏地區的叛亂,是由嘉靖年間投降明朝的副總兵哱拜(當時已退休致仕)所主導的叛亂。主要叛亂的因素是貧窮的士兵自主產生的叛亂。這是萬曆帝統治下發生的萬曆三大征的其中之一。

寧夏之役
日期1592年3月 –1592年10月12日
地點
結果 明軍勝利
參戰方
哱拜叛軍 大明
指揮官與領導者
劉東暘
哱拜
哱承恩
許朝
魏學曾
麻貴
李如松
葉夢熊
梅國楨
龔子敬 
蕭如薰
董一元
楊文
兵力
48,000+[1] 40,000[1]
400門佛郎機炮[2]
傷亡與損失
? ?

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哱拜與劉東暘殺寧夏(今寧夏銀川)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焚毀公署。逼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連陷河西四十七堡,佔寧夏為王。全陝震動。只有寧夏參將蕭如薰堅守平虜城不投降。三月四日,總督魏學曾恢復河西47堡,唯寧夏鎮遲不能復,調副將麻貴馳援,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等進行圍剿。兵部尚書石星計劃以黃河之水灌淹寧夏城,魏學曾則力主招安。魏學曾後被革職查辦,以葉夢熊代之。萬曆二十年九月,劉東暘殺土文秀。哱拜自盡,哱承恩等被部卒何世恩擒下,在西安處死。至此寧夏平定,夢熊居功不傲,「讓功學曾及諸將敢戰者」,官復原職。

背景

哱拜是蒙古人,嘉靖年間投降明廷,以功升都指揮使,但其卻暗中蓄養亡命之徒。萬曆十七年(1589年),哱拜以副總兵致仕,其子哱承恩襲為指揮使。萬曆十九年(1591年),蒙古火落赤等部入寇洮河,邊關告急,哱拜自請率所部3000人救援。哱拜率軍至金城後,見各鎮明軍皆不如自己的部隊。哱拜率軍取路塞外返回,蒙古軍隊亦遠避之,因益驕橫,有輕中外之心。

經過

巡撫黨馨每抑裁之,並核其冒餉罪。因此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哱拜殺死黨馨及副使石繼芳,逼迫總兵官張維忠自殺。継雲、土文秀殺死游擊梁琦,守備馬承光,劉東暘自稱總兵,推舉哱拜為領袖,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継雲、土文秀為左、右參將。承恩於是攻陷玉泉營、中衛、廣武,黃河以西地帶望風而降。只有土文秀進攻平虜,參將蕭如黨堅守不投降。此時哱拜叛軍已經奪取了黃河以西共47座堡寨,而且渡過了黃河,又誘使河套著力兔、宰僧率蒙古軍隊進犯平虜、花馬池,陝西全境震動。

三月四日,魏學曾下令副總兵李昫率游擊吳顯趕赴靈州,另遣游擊趙武赴鳴沙州,沿黃河一帶阻止叛軍南渡,自己率明軍主力進駐花馬池,正當叛軍的衝要。李昫等渡過黃河,叛軍大多逃跑,47座堡寨被明軍一舉收復,只有寧夏鎮還被叛軍盤踞。著力兔等部蒙古軍與叛軍遙相呼應,哱拜、土文秀進攻趙武於玉泉。継雲引導著力兔攻平虜,如薰設下埋伏射死継雲。李昫回救趙武,圍困才解除。

四月,李昫率軍與前任總兵牛秉忠抵達寧夏鎮城下,明神宗提拔董一奎為總兵,李賁為副職。不久,又提拔如薰代替董一奎,以麻貴代替李賁。他們還沒有到任,李昫等已經下令明軍攻城。叛軍從東西兩個門各派出驍勇善戰的騎兵3000迎戰,步兵則以陣營為單位排列架火戰車。明軍衝上來,奪得戰車100餘輛並乘勝追擊,將叛軍逼入湖內,叛軍淹死的不可勝計。副總兵王通作戰尤其賣力,他的家丁高益等乘勝進入北門,後因援兵沒到而被殺死,王通也負了傷,榆林游擊俞尚德力戰而死。第二天,許朝、土文秀脅迫慶王登上東城,乞求暫時罷兵,詭稱願意獻出首倡叛亂者的腦袋。正好明軍糧食吃完了,於是領兵退去,在附近城堡休整。魏學曾日夜辦理糧草,調動延綏、莊浪、蘭、靖、榆林的明軍部隊,因為道路遙遠,打造的船隻也沒有準備好,於是駐於花馬池,等後續部隊一到就移往靈州。很快,延綏游擊姜顯謨、都司蕭如蕙,甘州前任總兵張杰及麻貴各部明軍都到了,又抵達寧夏鎮進攻。叛軍考慮到延綏、榆林明軍出動後,城防空虛,便勾結黃台吉的妻子,命令他兒子舍達夫、侄子火落赤、土昧鐵雷攻掠舊安邊、磚井堡以牽制明軍。哱承恩又以計謀集合叛軍兵力,埋伏在延漢渠,搶掠了200輛明軍的運糧車。魏學曾從花馬池趕回靈州,被叛軍包圍,救援部隊到後才解圍。麻貴等數次攻城未能攻下,叛軍將慶王的王妃殺死,將慶王府宮人、金帛一搶而空。朱秉忠在激戰中右腿負傷,明軍被迫再次將部隊撤回。明神宗聽從尚書石星的建議,賜給魏學曾尚方寶劍督戰。此時正好寧夏巡撫朱正色、甘肅巡撫葉夢熊、監軍御史梅國楨,各位大將劉承嗣、董一奎、李如松先後到來。

六月,明軍又再一次攻城,但依舊連戰不下。起初,魏學曾遣人招降劉東暘、許朝,曾在固原停留十餘日等待消息,明神宗責備他玩忽職守。李日句渡黃河又遲了點,松山、河套的蒙古軍隊突然進攻,明軍於是再次失利。魏學曾曾上疏要求監軍不要參與兵事,明神宗命令梅國楨遵守這一點,梅國楨頗不滿意。等他來到軍隊,梅國楨彈劾諸將觀望,而定魏學曾玩忽職守罪。

七月,魏學曾獲得後,便待罪軍中。明廷命葉夢熊接替他,賜「尚方劍」。葉夢熊、魏學曾、梅國楨定下計策,決黃河大壩讓黃河之水灌城,水達到城下。此時,卜失免、莊禿賴率3萬蒙古騎兵入寇定邊、小鹽池,以土昧鐵雷為前鋒,而另外派遣宰僧領1萬騎兵從花馬池西沙湃口進攻明軍,聲援叛軍。麻貴率軍在右溝阻擊蒙古軍隊,其士氣稍稍有些挫折,於是分為幾路去往下馬關及鳴沙州。魏學曾命令游擊龔子敬扼守沙湃口,徵召延綏總兵官董一元搗毀土昧鐵雷的巢穴,斬首130餘級,蒙古軍大驚而走,在沙湃口遇上龔子敬所部明軍,將蒙古兵重重包圍。最終龔子敬戰死,但這一支蒙古軍隊也離開了,叛軍求援無望。

八月,黃河決口,大堤毀壞,城外水深有八、九尺,東西城崩塌100餘丈。著力兔、宰僧又乘機入寇李剛堡。李如松、麻貴等率明軍將這支蒙古軍隊擊敗,一直追趕到賀蘭山才罷休。

九月三日,浙兵在參將楊文的帶領下抵達寧夏鎮,葉夢熊督造的艘衝鋒舟已經建造完畢,苗兵、漢兵、莊浪兵開始乘舟再次攻城。八日,在城外洪水的浸泡下,北面城牆開始崩裂,九日,明軍拿下南門。葉夢熊又施反間計,募城中賣油郎李登遊說哱承恩,令其殺劉東陽、許朝贖罪,又遊說劉、許殺哱承恩贖罪。叛軍內部互相嫌疑。劉東陽殺土文秀,哱拜殺許朝、劉東陽,懸首城上降,李如松、楊文遂入城。十七日,哱承恩謁監軍梅國楨,被參將楊文逮捕入獄。李如松提兵包圍了哱拜家,哱拜自縊,合家自焚。哱拜次子承寵、養子哱洪大、土文德、何應時、陳雷、白鸞、陳繼武等被生擒。

此次兵亂,歷時8個月,明軍歷經反覆鎮壓到年底才艱難擊垮叛軍。兵變中堡寨、水利設施、民宅被破壞嚴重,百姓在戰亂中無辜慘遭殺害,中衛以及整個寧夏地區人民遭受了巨大災難。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Swope 2009,第33頁.
  2. ^ Swope 2009,第30頁.

來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