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陀(英語:Trantor)是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帝國系列小說中一個虛構行星

1940年代,「川陀」首次在基地系列的短篇小說出現。阿西莫夫把川陀描述在銀河系的中心。在之後的故事中,阿西莫夫把川陀描述為離銀河系中心最近的人類適居行星。

地理與歷史

川陀是第一銀河帝國的首都。行星表面積1.94億平方公里(七千五百萬平方英里,是地球的130%),除帝國皇宮之外,全部地表都由人造外殼覆蓋。川陀是一個深入地底的巨形的單一世界都市(ecumenopolis),人口高達450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2人(相當於每平方英里600人。和現實世界相較,紐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英里27147.4人)[1]。川陀的居民要麼供職於帝國政府機構,要麼從事維護和供給物資的工作。

據《銀河百科全書》描述:

…帝國末期幾位平庸的皇帝無法有效的管理銀河帝國,也是帝國衰亡的一大原因。為了供應川陀居民的口腹之需,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太空船隊,負責載送來自二十個農業世界的糧食,船隊規模比任何一支帝國製造的星際艦隊都要龐大…由於川陀依靠其他世界的世界供應糧食,甚至所有的日常用品,這個行星變得越來越容易以包圍封鎖的手段征服。在帝國最後的千年,從未止歇的叛亂使每位皇帝都警覺到這個危機,保衛川陀脆弱的頸動脈變成了帝國的首要政策…

川陀,…在銀河帝國十三個千年的初期,這個趨勢達到了頂峰。它是帝國政府的中心,連續數百代以來未曾間斷。川陀位於銀河的核心區域,周圍都是人口最稠密、工業最發達的世界,所以很自然地變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密集、最富庶的社群。

摘自中文版《基地》,葉李華譯,奇幻基地。

星空暗流》中提到了川陀歷史的梗概:川陀共和國的五個世界成長為川陀聯邦,然後是川陀帝國,最後征服整個銀河系,成為了銀河帝國

一個川陀日等於1.08個銀河標準日。

川陀最著名的地方是川陀圖書館(同時又稱為「帝國圖書館」、「川陀大學圖書館」和「銀河圖書館」)

基地紀元約260年,吉爾莫發動政變,洗劫川陀,迫使帝國皇室逃至迪里卡斯(新川陀)。大浩劫後,川陀人口從400億驟減至一億。川陀大部分的建築物在大浩劫中被摧毀倒塌,僅有皇宮和川陀大學校園倖免。之後的兩個世紀間,川陀變成了一個農業星球,地表的金屬逐漸被變賣一空,農民翻挖恢復了越來越多的地表土壤以作農用。最後,農民和住在銀河圖書館的學者成為了川陀唯一的居民,川陀作為銀河系中心世界的歷史到此結束。農民們的語言慢慢演變成了與銀河標準語很大區別的方言,他們把川陀稱為「阿姆」(意為「家園」)。

川陀大學帝國紀元12069年以來,一直是第二基地的秘密據點。

象徵意義

川陀表徵著人類文明許多不同的方面。其為銀河系的權力中心,同時也是行政首腦地。城市化行星最終將變成什麼,川陀是最好的例子。阿西莫夫將羅馬帝國作為基地系列的創作基礎,所以川陀在一定程度上是基於古帝國時代的羅馬而成的。川陀也說明了一種人類心理(首先在阿西莫夫的《鋼穴》提到),就是「科技最終會導致人類變得封閉,不再冒險」,人類將在這種封閉下全體癲狂。阿西莫夫說過這種封閉城市是他嚮往的地方,不過他不覺得這有什麼令人生惡的,直到別人問起這事。

川陀的演繹

行政區劃

每個銀河帝國的行星都被畫分為數個行政區塊。川陀有超過800個這種行政區,平均每個居住了5千萬人,面積約是24萬平方公里,這大約是英國的大小。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