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大寺

庫車大寺維吾爾語كۇچا مەسچىتى‎),又稱庫車加滿清真寺克戈墩清真寺庫車大寺庫車清真大寺,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清真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截止2020年,庫車大寺是新疆境內僅次於喀什市艾提尕爾清真寺的第二大清真寺,同時也擁有新疆境內唯一保存較好曾執行伊斯蘭教法宗教法庭遺址,也是新疆僅存的政教合一的產物[新 1][書 1]

庫車大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7-1493-3-791
登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圖
庫車大寺

歷史

公元16世紀,黑山派的創派始祖伊斯哈克·瓦里南疆喀什噶爾到庫車一帶傳道。相傳是他在1561年創建了庫車大寺[a][書 2][刊 1]。清康熙七年(1668年)時庫車大寺經歷過一次擴建,此後幾百年間進行了多次修繕工作[書 3][刊 1]。不過到了民國十四年(1925年)[b],一場火災使得庫車大寺大殿的部分木質結構被燒毀[刊 1][書 2]。後庫車大阿訇艾里木阿吉出資並在發生火災當年的秋季重建庫車大寺,清真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竣工,清真寺基本達到了如今的規模[書 5]。清真寺由艾麥力艾山喀什噶里設計,現存清真寺大殿、門樓及宗教法庭等建築為此時修建[書 2][刊 1][書 6]。在1958年庫車洪水發生時,因庫車大寺所處位置地勢較高,倖免被淹[書 7]文化大革命期間,庫車大寺無人管理,遭到破壞。20世紀90年代,在庫車大寺內有修建了伊斯蘭經文學校、洗禮間、衛生間等建築或設施[書 2][刊 1]。2002年到2003年,庫車大寺被全面修繕。2003年,庫車大寺被公布為第五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清真寺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書 4]

現狀

 
庫車大寺門殿宣禮樓側面,可以看到穹窿頂和拱形窗洞
 
庫車大寺內廳聖龕,也可以看到錐體柱

庫車大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熱斯坦街道的一處名為克戈墩的高台之上,位於庫車老城區的西北。東側與庫車河相隔大概100米,西側400米左右為林基路烈士紀念館[書 4][刊 1]。庫車大寺占地面積14368平方米,在保護範圍之外還有200米的建設控制地帶[網 1]。其中建築面積3184平方米。庫車大寺的主要建築包括禮拜大殿、門樓、宗教法庭、伊斯蘭經文學校、洗禮間等建築[書 2]。這些建築圍繞著主庭院,禮拜殿坐西向東,禮拜殿的南牆與門殿宣禮樓、宗教法庭相接。經文學校、洗禮間、衛生間則在庭院的東面和北面[刊 1]

庫車大寺的建築主要由磚、石膏桑木作為建築材料。門殿宣禮樓為具有帖木兒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磚砌結構建築。門殿宣禮樓平面為方形,向上過度到八邊形,再到十六邊形,穹隅為三角突角拱和交叉拱的結構完成方圓的過渡,其穹窿頂跨度近7米,最高點超過15米,外鋪綠色琉璃磚。其中穹窿頂的鼓座部位外觀為八邊形,室內則是十六邊形。外側八面均有拱形窗洞,窗洞間又有尺度大小相同的八面盲龕。米黃色的磚不僅堆砌成樓,還組成了各類圖形。門殿宣禮樓南面和西面開有綠漆拱門,拱門周圍裝飾有16個拱券龕型。門殿宣禮樓的宣禮塔是分別立於門樓東南、西南、西北角的扶壁塔,高16米,塔頂有小亭。塔身有三個突出橫向圓形的分節,塔身被裝飾有不同花紋,塔頂為穹窿頂。拱門上半部的半穹頂處鋪有石膏,其上書寫有伊斯蘭教經文並繪植物和幾何圖案。門樓入口為雙向入口並設有三層旋梯,兩個入口立面都是長方形,並在中央設置拱龕,從此可進入禮拜大殿[書 8][書 4][書 9][刊 1]

禮拜大殿是進深大於面闊的縱向長方形,分為內廳和外廳。大殿外廳東西43米,南北40米,面闊九間,進深十二間,中軸對稱,可容納3000人同時禮拜。外廳外牆面有雕形不一的磚雕圖案,其南牆磚雕圖案達九種。外廳高6.5米,禮拜大殿為歇山頂,在正中有較大的抬梁式卷棚頂,是具有阿以旺特點的採光方式,西北和西南也有類似較小的天窗。頂部設計有以紫紅色打底,用金色線條勾勒出的荷花、牡丹、梅花等植物圖案以及祥雲等幾何圖案。外廳三側封閉,磚牆體厚0.9米。東側由木格柵構成。其中層部分設置有拱形和木櫺花窗,木櫺窗的樣子是交織而成的幾何紋,每一節裝飾都不相同,其上有腰線作為裝飾。禮拜大殿由88根[c]維吾爾式木柱支撐,木柱下墊有石盤,頂部為小密梁做法。柱形主要有兩種,其一是表面刻有鋸齒紋或花葉紋的八稜柱,其二是柱頭大的錐體柱,錐體為弧形,稜線有波浪紋,上下弧面則有黑色和金色的彩繪。聖龕前三間被圍成內廳,內廳東西進13米,南北超過19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內廳三面開側窗,西牆開有兩高側窗。其中大殿內廳聖龕嵌入牆壁,四周石膏有雕花並環有植物圖案及銘文的圖案,外廳聖龕是聖龕狀的門洞,宣諭台設置在外廳聖龕的左側[書 8][書 5][書 9][書 5][書 2] [書 6] [書 10]

庫車大寺內的宗教法庭遺址位於庫車大寺的東南側,建築面積近300平方米。其平面呈現「L」型,建築主體為前後廊式的單層土木結構建築[刊 1][書 1]。法庭遺址分為審判房和辦公室兩部分,共五件房[書 1][書 5]。法庭遺址為密肋式平頂,並在肋木上鋪設草蓆並鋪有泥土。牆體為土坯砌築,表面有灰泥抹面,內牆有壁龕。法庭遺址大門為磚拱門,並有石膏雕刻[刊 1]。在遺址內存放有處理案件的手稿、宗教法官的印章及處罰工具等文物[書 1]。伊斯哈克·瓦里等人的麻札(墓)原設置於庫車大寺之中,也是火災前的建築遺存,不過後來麻札從庫車大寺中遷出[書 2][書 7]

注釋

  1. ^ 一說建於1559年[書 1]
  2. ^ 一說為民國十八年(1929年)[書 4]
  3. ^ 其中84根在外廳[書 4]

參考文獻

書目
  1. ^ 1.0 1.1 1.2 1.3 1.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新疆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5: 172-173. ISBN 978-7-5010-4367-5.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范霄鵬. 新疆古建筑.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103–104. ISBN 978-7-112-18833-8. 
  3.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斯蘭教協會; 烏魯木齊中青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編). 新疆伊斯兰建筑风采.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02: 庫車清真大寺. ISBN 7-80658-173-1. 
  4. ^ 4.0 4.1 4.2 4.3 4.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不可移动的文物 阿克苏地区卷(1).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5: 362–363. ISBN 978-7-5469-6648-9. 
  5. ^ 5.0 5.1 5.2 5.3 裴孝曾. 《庫車縣誌》編纂委員會 , 編. 库车县志. 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出版社. 1993: 665. ISBN 7-5631-0401-1. 
  6. ^ 6.0 6.1 中國建築藝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編).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第十六卷 伊斯兰教建筑.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3: 圖版說明部分: 56. ISBN 7-112-04792-7. 
  7. ^ 7.0 7.1 張勝儀. 新疆传统建筑艺术. 烏魯木齊: 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 1999: 108–110. ISBN 7-5372-1567-7. 
  8. ^ 8.0 8.1 左力光. 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3: 42–45. ISBN 978-7-5469-4665-8. 
  9. ^ 9.0 9.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阿克苏地区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162. ISBN 978-7-03-032496-2. 
  1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新疆通志·文物志》編纂委員會 (編). 新疆通志·文物志.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7: 161. ISBN 7-228-10968-6. 
期刊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王洪芳; 艾斯卡爾. 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文化透析——库车加满大寺测绘实录. 華中建築. 2003, (04): 106–109. doi:10.13942/j.cnki.hzjz.2003.04.037. 
報紙
  1. ^ 李永君. 宗教法庭:独特的法制符号 ——西域书简. 檢察日報 (第04版:綠海·風景). 2020年11月22日. 
網站
  1. ^ 关于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 2012-04-01 [2021-11-15].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