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烏斯
德西烏斯(201年—251年)羅馬帝國皇帝,在249年至251年統治羅馬帝國。在同哥特人作戰的阿伯里圖斯戰役中陣亡。
德西烏斯 Gaius Messius Quintus Decius | |
---|---|
羅馬帝國皇帝 | |
統治 | 249年 – 251年6月 |
前任 | 阿拉伯人菲利普 |
繼任 | 加盧斯 |
出生 | 約201年 |
逝世 | 251年6月(50歲) |
子嗣 | 赫倫尼烏斯 霍斯蒂利安 |
早期生涯
德西烏斯出生於布達里亞(在今天塞爾維亞境內),曾經短暫做過下日耳曼行省和梅西亞行省的長官,235年到238年,擔任塔拉哥那行省的長官。
成為皇帝
帕卡提亞努斯(Tiberius Claudius Pacatianus)在默西亞起事反叛,248年底或者249年德西烏斯奉皇帝阿拉伯人菲利普之命前往平定此事,德西烏斯很快平定了這場叛亂,帕卡提亞努斯被殺。
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一卷第十章寫到,事前德西烏斯一直拒絕皇帝菲利普指派他前往平亂的命令,似乎他早已預知當有能力的將領出現在有野心的軍隊面前將會發生什麼事。果然亂平之後,德西烏斯統率的軍隊發生吪變,他們擁戴德西烏斯為新的皇帝,起兵反對皇帝菲利普。
249年,德西烏斯的軍隊進入義大利,在維羅納與阿拉伯人菲利普戰鬥,阿拉伯人菲利普戰敗被殺。於是德西烏斯得到元老院的承認,正式成為羅馬皇帝。
為了恢復古羅馬共和的美德,德西烏斯恢復了監察官一職,首任監察官是未來的羅馬皇帝瓦勒良。史學家愛德華·吉本評論:<德西烏斯是位有成就的皇帝,戰時主動負責,平時和藹可親,他和他的兒子無論在生前死後,都配得上最光榮的令名>。
華爾麥爾在《古代教會史》第一章第十六節寫到,他是迫害基督教的發起人,他屬於那些沒有多少修養,但又願意大有作為的軍人皇帝,他想要大規模地恢復羅馬帝國的傳統。[1]他認為,因東方文化的進入,並且因腐敗的因素,羅馬帝國似乎都失去了一切抵抗力,所以他想,反對內在的和外在的敵人,使帝國獲得充足的抵抗力,並恢復以前的輝煌。他認為,基督徒是羅馬帝國最危險的敵人,而迫害基督徒是他首要的目標。
戰死
德西烏斯成為皇帝后,他必須出兵打擊巴爾幹地區的哥特人的入侵,這是哥特人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台上,德西烏斯率軍進入默西亞和巴爾幹地區,搜尋哥特人,而哥特人循著巴爾幹地區的複雜的地形逃離,然後又突然折回,出現在羅馬軍隊面前,在貝羅埃(現在的舊扎戈拉)附近打敗羅馬軍隊,這是歷史上羅馬皇帝第一次在蠻族面前逃跑。此後哥特人圍攻菲利普波利斯 (現代的普羅夫迪夫 )。色雷斯的長官甚至宣布投向哥特人,但是這位長官很快失敗被殺。
圍攻菲利普波利斯的哥特人精疲力盡,而德西烏斯的軍隊成功地包圍了哥特軍隊,哥特人準備以交出俘虜以及財寶換取離開。但是被德西烏斯拒絕。251年6月,發生了阿伯里圖斯戰役,哥特人在其國王尼瓦的指揮下,打敗了羅馬的軍隊,德西烏斯本人和他的兒子赫倫尼烏斯都在戰鬥中陣亡。(251年早些時候,德西烏斯就已經宣布他的兒子赫倫尼烏斯與他為共治的皇帝。)
德西烏斯和赫倫尼烏斯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羅馬皇帝死於對蠻族的戰爭。
對基督徒的迫害
德西烏斯(249-251年在位政)在羅馬政策史上引入了一種急劇的變化。[2]以前,對教會的迫害往往零星發生,而且只是局部行為。但自從德西烏斯在250年一月處決羅馬主教法比盎之後,迫害成了一種遍及帝國全境的系統行為:他授權創建網路,逐城逐區、挨家挨戶地搜捕基督徒。他與其他異教徒一樣持有如下看法:基督徒應對帝國的動蕩不安負責。他覺得,只有返回傳統的諸神崇拜和皇帝崇拜,羅馬才能復興。他頒佈敕令,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須當著特派員的面作一次崇拜--往往只是往皇帝半身像前獻一炷香而已,之後人們才會得到一份證明已獻過祭的證書,顯然這道命令是針對基督徒教的。若有人拒絕獻祭,則會被投入監牢,或被賣作奴隷,或被處以極刑。這些事卻引致基督徒後來對悔改、重洗和復和等問題的爭論,也造成神學家居普良、諾漥天及哥尼流之間的神學爭議。[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