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順(?—?),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孫子,拓跋地干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柏肆之戰

拓跋順粗疏狠毒,登國初年,獲賜爵位南安公。等到魏道武帝拓跋珪討伐中山,留下拓跋順留守京城雲中皇始二年(397年),北魏在柏肆之戰中戰敗,逃回的軍人說大軍逃散,不知道魏道武帝的去向。拓跋順聽說後,打算自立為皇帝,幢將莫題說:「這是大事,不可以輕率,應該審慎等待以後的消息,否則不小的禍患就要到了。」拓跋順接受莫題的勸諫作罷。當時賀蘭部部帥附力眷紇突鄰部部帥匿物尼紇奚部部帥叱奴根等人在陰館聚集民眾作亂,拓跋順率領軍隊討伐卻沒有取勝,北魏軍隊死了數千人[1][2][3][4][5][6][7][8],拓跋順就留守宮廷,從白登向南進入繁畤故城,阻隔灅水固守,來安定人心。魏道武帝稱讚他[9][10][11]天興元年(398年)四月壬戌,拓跋順被封為毗陵王,出任司隸校尉[12][13]

伐後秦

天興五年(402年)六月,魏道武帝將要討伐後秦,在京師東邊郊區訓練士兵,調度軍隊,命令鎮西大將軍毗陵王拓跋順與豫州刺史長孫肥等三個將軍率領六萬騎兵為前鋒,親自率領大軍隨後出擊[14][15][16][17][18]。八月,魏道武帝下詔命令拓跋順率領精銳騎兵出擊,俘獲姚興披甲的騎兵數百,斬獲首級一千多[19]

被廢

魏道武帝喜好黃老之術,數次徵召諸王和朝臣親自為他們解說,在座之人沒有不恭敬嚴肅的,只有拓跋順躺著打呵欠,不回頭而吐唾沫。魏道武帝大怒,在天興六年(403年)七月廢黜了拓跋順的官職鎮西大將軍、司隸校尉。拓跋順以王的身份在家中去世[9][11][20][21][22][23]

延伸閱讀

[]

 魏書·卷15》,出自魏收魏書

參考資料

  1.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是時,柏肆之役,遠近流言,賀蘭部帥附力眷、紇突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聚黨反於陰館,南安公元順率軍討之,不克,死者數千。
  2. ^ 《魏書·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官軍之驚於柏肆也,賀蘭部帥附力眷、紇突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等聞之,聚黨反於陰館。南安公元順討之,不克,死者數千人。
  3. ^ 《北史·卷二十·列傳第八》:官軍之警於柏肆也,賀蘭部帥附力眷、紇突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等聞之,反於陰館。南安公元順討之,不克,詔岳。
  4. ^ 《北史·卷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紇突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等復聚黨反於陰館,南安公元順討之不克,死者數千人。
  5. ^ 《魏書·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太祖之徵慕容寶也,寶夜來犯營,車人驚駭。遂有亡還京師者,言官軍敗於柏肆,京師不安。南安公元順因之欲攝國事。題謂順曰:「此大事,不可輕爾,宜審待後要,不然禍將及矣。」順乃止。
  6. ^ 《北史·卷二十·列傳第八》;道武之徵慕容寶,寶夜犯營,軍人驚駭。遂有亡還京師者,言官軍敗於柏肆。京師不安,南安公元順因欲攝國事。題曰:「大事不可輕爾,不然,禍將及矣!」順乃止。
  7. ^ 《魏書·卷一百三·列傳第九十一》:皇始二年,車駕伐中山,軍於柏肆,慕容寶夜來攻營,軍人驚走還於國,路由并州,遂反,將攻晉陽,并州刺史元延討平之。紇突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等復聚黨反於陰館,南安公元順討之不克,死者數千人。
  8.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晉紀三十一》:南安公順守雲中,聞之,欲自攝國事。幢將代人莫題曰:「此大事,不可輕爾,宜審待後問;不然,為禍不細。」順乃止。順,什翼犍之孫也。賀蘭部帥附力眷、紇鄰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皆舉兵反,順討之,不克。
  9. ^ 9.0 9.1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毗陵王順,昭成子地干之子也。性疏很。登國初,賜爵南安公。及太祖討中山,留順守京師。柏肆之敗,軍人有亡歸者,言大軍奔散,不知太祖所在。順聞之,欲自立,納莫題諫,乃止。時賀力眷等聚眾作亂於陰館,順討之不克,乃從留宮自白登南入繁畤故城,阻灅水為固,以寧人心。太祖善之,進封為王,位司隸校尉。太祖好黃老,數召諸王及朝臣親為說之,在坐莫不祗肅,順獨坐寐欠伸,不顧而唾。太祖怒,廢之。以王薨於家。
  10. ^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毗陵王順,地干之子也。性疏狠。登國初,賜爵南安公。及道武討中山,留順守京師。柏肆之敗,軍人有亡歸者,言大軍奔散,不知帝所在。順聞之,欲自立,納莫題諫,乃止。時賀力眷等聚眾作亂於陰館,順討之不剋,乃從留官自白登南入繁畤故城,阻灅水為固,以寧人心。道武善之,進封為王,位司隸校尉。
  11. ^ 11.0 11.1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道武好黃、老,數召諸王及朝臣親為說之,在坐莫不祗肅,唯順獨坐寐,不顧而唾。帝怒廢之。以王薨於家。
  12.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夏四月壬戌,進遵封常山王,南安公元順進封毗陵王,征虜將軍歷陽公穆崇為太尉,安南將軍鉅鹿公長孫嵩為司徒。
  13. ^ 《北史·卷一·魏本紀第一》:夏四月壬戌,以歷陽公穆崇為太尉,鉅鹿公長孫嵩為司徒,進封略陽公遵為常山王,南安公順為毗陵王。
  14.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六月,治兵於東郊,部分眾軍,詔鎮西大將軍毗陵王順、長孫肥等三將六萬騎為前鋒。
  15. ^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姚平之寇平陽,太祖將討之,選諸將無加肥者,乃徵還京師,遣肥與毗陵王順等六萬騎為前鋒。
  16. ^ 《北史·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姚平之寇平陽,道武徵肥與毗陵王順等為前鋒。
  17. ^ 《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六月,太祖將討平,遣毗陵王順等三軍六萬騎為先鋒。
  1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晉紀三十四》:秋,七月,魏主珪遣毗陵王順及豫州刺史長孫肥將六萬騎為前鋒,自將大軍繼發以擊之。
  19. ^ 《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太祖詔毗陵王順以精騎衝擊,獲興甲騎數百,斬首千餘級。
  20.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秋七月,鎮西大將軍、司隸校尉、毗陵王順有罪,以王還第。
  21. ^ 《北史·卷一·魏本紀第一》:秋七月,鎮西大將軍、司隸校尉、毗陵王順有罪,以王還第。
  22. ^ 《魏書·卷一百五之二·志第二》:乙卯,月犯太微。占曰「貴人憂」。六年七月,鎮西大將軍、司隸校尉、毗陵王順有罪,以王還第。
  23. ^ 《魏書·卷一百五之三·志第三》:是歲五月丙申,月犯太微;十月乙卯,又如之。月者太陰,臣象,太微正陽之庭,不當橫行其中,是謂朝庭間隙,強臣不制,亦桓玄之誡也。又占曰「貴人有坐之者」。明年七月,鎮西大將軍、毗陵王順以罪還第,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