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顯儁(?—560年代),孝英,一字顯儁[1]平陽郡泰平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人[2]北魏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

敬顯儁年少時英勇豪俠,與江湖豪傑來往,以奉朝請起家官[1]。當時靈太后當朝,北魏黨派紛爭,敬顯儁辭官回到故鄉。魏孝莊帝元子攸即位,敬顯儁回到朝廷,魏孝莊帝嘉獎敬顯儁的功勳,封他為泰平縣開國子,任命為晉州別駕[1]永安末年,爾朱榮被殺後戰亂紛爭,高歡出任晉州刺史時,敬顯儁派遣使者請求拜見高歡,高歡和敬顯儁相談後很高興,啟用敬顯儁出任晉州別駕。等到高歡在信都起兵反對爾朱氏,任命敬顯儁為行台倉部郎中。敬顯儁跟隨高歡進攻鄴城,接受命令建造土山。鄴城被攻克後,敬顯儁因功封永安縣侯,食邑一千戶,出任車騎將軍度支尚書,很快轉任都官尚書[1]。敬顯儁又跟隨高歡參與韓陵之戰,擊敗爾朱氏的聯軍[3],與各位將軍征討,屢有戰功。魏孝靜帝元善見即位後,以敬顯儁出任汾州刺史,敬顯儁很快轉任晉州刺史,車騎將軍、永安侯如故[1]。敬顯儁後跟隨高歡平定賊寇,擊敗宇文泰。武定六年(548年),侯景渡過長江,魏孝靜帝元善見詔令斛律平出任大都督,率領青州刺史敬顯儁、左衛將軍厙狄伏連等人攻占壽陽、宿預三十餘城[4],奪取三江口,敬顯儁建造了很多城堡。之後敬顯儁參與鎮壓了一次幽燕地帶的民變[5][6],加儀同三司[1]。敬顯儁又出任驃騎大將軍潁州刺史、大都督、潁州諸軍事、儀同三司、開國侯如故[1],帶著以宗族為核心的部曲前往潁州上任[6]武定八年五月丙辰(550年6月7日),魏孝靜帝下禪讓詔書,又命令兼任太尉、彭城王元韶和兼任司空敬顯儁奉禪讓文書給齊王高洋,再度派遣兼任太保、彭城王元韶和兼任司空敬顯儁向高洋奉上皇帝印璽[7][8]。天保五年(554年)二月,齊文宣帝詔令六州大都督段韶討伐東方白額,段韶到達之後,恰逢南梁將軍嚴超達等軍進攻涇州,陳霸先又率領大軍將要進攻廣陵城,刺史王敬寶派遣使者告急,又有尹思令率領部下一萬多人謀劃偷襲盱眙城。北齊軍隊全部畏戰不前,段韶對將軍們說:「自從南梁政局動亂以來,國家沒有固定的君主,人人動搖不定,誰強就跟誰。陳霸先等人智小謀大,政令不一,外表看起來似乎同心,實際上離心離德。諸位將軍不值得為之擔憂,我已經籌劃好了。」段韶於是留下儀同敬顯儁、堯難宗等人防守宿預,自己帶領步兵騎兵數千人兼程趕赴涇州[9][10][11]。北齊河清年間,敬顯儁在兗州刺史任內去世[12][13]

舊唐書敬君弘傳中稱他官至尚書右僕射,敬君弘是他的曾孫[14]

家庭

兒子

孫子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全後魏文·禪靜寺剎前銘敬史君碑》:公名□,字顯俊,平陽泰平人,蓋虞舜之苗裔,田敬仲之後也。舜有康哉之唱,敬有和鳴之應,德徽書史,道合無名。自茲以降,世阜哲人,龜組繼襲,英聲不朽。   公資黃中之雅氣,稟川岳之粹靈,苞一德於懷抱,淵萬頃於匈衿,操節端華,風神雅峻,博學多通,無所成名,振徽音於綺歲,播九德於冠年。豈伊一日千里,實曰王佐之才。解褐奉朝請。於時女後稱制,權移外戚,黨樹私門,謀危王室。公乘義發憤,肆忠奉國,結周公河西之略,咨義真折角之恥,掛冠辭闕,杖劍歸鄉,虎步方州,翹心日角。孝莊統歷,攝履還朝。帝嘉乃功,用優勛賞,封泰平縣開國子,除晉州別駕。永安雲季,元兇伏罪,殘丑遺燼,更相鳩率,始資賈詡之計,終成李郭之舉,責罪宣平,交兵象闕,長戟百萬,胡騎千群。大丞相勃海王德隆齊晉作牧唐都,志存匡合,克剪封鯨以公器宇淵亮,民望所歸,特申情抱,委以經謀。公深識時雄,罔計強弱,豹變從時,應機而起,毗文贊武,專按劍之功,帷籌野戰,參斷鰲之力。長蛇既剿,龜鼎惟新,策勛有典,式酬功效。進封永安侯,食邑千戶,拜車騎將軍、度支尚書,俄遷都官尚書。公位居省闥,職在樞機,竭忠奉上,庶情求瘼,獎進英賢,糾廢奸慝,宿滯必申,頹綱由整。   今上德配玄黃,融齊日月,鑒殷徙御,未遑外略。秦隴放命,乘此憑陵,驅率戎虜,擾我生民,汾晉邊遐,偏被其毒,惟捍所寄,事符賢桀。乃以公為汾州刺史,尋轉晉州刺史,車騎侯如故。公秉麾出閫,佩錦歸鄉,明賞罰以勸元戎,敷仁澤以字黎庶,乘機迭出,智勇兼奮。□聿未周,奸渠遁跡,百城旆檡,四民暑堵,敢飯之謠不息,安居之詠更新;雖李牧御邊,細侯治,不能尚也。又燕司失馭,編荒作逆,連黑山之眾,峙黃巾之勢,縱橫海表,陸梁幽冀,震感皇衷,命公是討。公運六奇於帷幄,忘七尺於戎行,探淮陰平趙之略,協段熲破羌之謀,廣張旗幟,厲怒三軍,紛紜馳突,遂夷凶丑。凱旆而歸,增隆寵秩,拜儀同三司。韓地邊險,繡連蠻楚,夏風攸改,剽偽成俗,密人不恭,鵄張溪壑,黠虜因資,玩威疆場,歷政為鯁,莫能芟遏,百姓雕傷,流離略盡。天子悼兆民之荼炭,惟邊祏之須才,終朝忘食,夜分不寢,以公略不世,德效累彰,除殘拯溺,非莫可加,拜驃騎大將軍、潁州刺史、大都督、潁州諸軍事,儀同三司、開國如故。公深惟臣辱,職不求易,憘遇槃根,薄言來踐,輕賦斂以阜民財,勞吐握以招賢俊,嚴治烽候,宿旅輕肥,榷火或舉,豹騎爭先,鬼出電入,梟囚萬計,賞不逾功,罰必當罪,人物輻輳,襁負雲歸,玉燭登年,弦歌不息。亦既芟夷世難,功濟民生;復惟舟梁苦海,運茲迷溺。敬崇三寶,翹翥九劫,望維衛以虛心,念毗耶而延佇。   此地實為高敞,眺實遐隆,遠乘山嶽,邇帶池閻,惟旬和宅,諒神基之淨土。故平陽太守、潁川太守、使持節、秦州刺史梁洪雅,攝情物外,宅志道場,爰建精廬,郁茲形勝。水火亟交,年歲攸積,龍宮梵室,雕落朽故。公乃勉率僚佐,肅心營造,遠訪名工,窮盡巧麗,建七層之寶剎,寫雙樹之光儀。金瓊疊照,朱紫聯華,長郎四密,廣夏清疏,名僧遠萃,大法津流。憑此至誠,仰願皇帝陛下祚隆天地,齊光九劫,化漸三途,率偕四果,□曰誓勖,順終如始。有滅有生,無虧八萬之因;無生無滅,濟此娑婆之苦。湛露易,貞剛惟久,式裁金石,永昭不朽。作頌曰:   惟聖之後,達者克昌,代綰圭組,世有蘭芳。挺茲明德,隆贊霸王,齊鑣管、范,閒步蕭、張。弱齡聰,岐年秀髮,藉蔭聖童,徇齊初月。疾惡如風,趣善如蹶,百行斯兼,三省無闕。作牧西蕃,君臨南甸,荒服來庭,鯨鯢由翦。政行保鄣,化《豸》絲□,大啟千乘,職聯三鉉。發揚拯壓,開職道蒙,飛甍架雨,寶剎分虹。月光照曜,日映玲瓏,業茲世福,永樹來功。   維大魏興和二年龍集庚申。
  2. ^ 《北史校勘記·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一六》:平陽太平人也 諸本「平陽」誤倒,據北齊書卷二六敬顯雋傳及金石萃編卷三0敬史君(即顯雋)碑乙。
  3.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五》:又從平西胡 按「西胡」當是「四胡」之訛。四胡指爾朱兆等,屢見本書紀傳。金石萃編卷三0敬史君(即顯雋)碑止敘他從平爾朱兆事,別無所謂「平西胡」。
  4. ^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侯景度江,詔平為大都督,率青州刺史敬顯俊、左衛將軍厙狄伏連等略定壽陽、宿預三十餘城。
  5.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六》:累除兗州刺史卒 按此傳刪節過甚,敘事缺漏。如敬史君碑有云:「燕司失馭,編荒作逆,連黑山之眾,峙黃巾之勢,縱橫海表,陸梁幽、冀。震感皇衷,命公是討」云云。分明是一次相當規模的平民叛亂,敬顯雋是殘酷鎮壓這次民軍的劊子手。傳文一無紀載,或原文本有而給刪節掉。這件有關東魏初年平民叛亂的史事就給埋滅了。
  6. ^ 6.0 6.1 唐長孺著. 《山居存稿》. 武漢市: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3年10月: 98–105. ISBN 978-7-307-11536-1 (中文(簡體)). 
  7. ^ 《北齊書·卷四·帝紀第四》:魏帝以天人之望有歸,丙辰,下詔曰:   三才剖判,百王代興,治天靜地,和神敬鬼,庇民造物,咸自靈符,非一人之大寶,實有道之神器。昔我宗袓應運,奄一區宇,歷聖重光,暨於九葉。德之不嗣,仍離屯圮,盜名字者遍於九服,擅制命者非止三公,主殺朝危,人神靡系,天下之大,將非魏有。賴齊獻武王奮揚靈武,克剪多難,重懸日月,更綴參辰,廟以掃除,國由再造,鴻勛巨業,無德而稱。逮文襄承構,世業逾廣,邇安遠服,海內晏如,國命已康,生生得性。迄相國齊王,緯文經武,統茲大業,盡叡窮幾,研深測化,思隨冥運,智與神行,恩比春天,威同夏日,坦至心於萬物,被大道於八方,故百僚師師,朝無秕政,網疏澤洽,率土歸心。外盡江淮,風靡屈膝,闢地懷人,百城奔走,關隴慕義而請好,瀚漠仰德而致誠。伊所謂命世應期,實撫千載。禎符雜遝,異物同途,謳頌填委,殊方一致,代終之跡斯表,人靈之契已合,天道不遠,我不獨知。   朕入纂鴻休,將承世祀,籍援立之厚,延宗社之算。靜言大運,欣於避賢,遠惟唐、虞禪代之典,近想魏、晉揖讓之風,其可昧興替之禮,稽神祇之望?今便遜於別宮,歸帝位於齊國,推聖與能,眇符前軌。主者宣布天下,以時施行。又使兼太尉彭城王韶、兼司空敬顯雋奉冊曰:   咨爾相國齊王:夫氣分形化,物系君長,皇王遞興,人非一姓。昔放勛馭世,沉璧屬子;重華握歷,持衡擁璇。所以英賢茂實,昭晰千古,豈盛衰有運,興廢在時,知命不得不授,畏天不可不受。是故漢劉告否,當塗順民,曹歷不永,金行納禪,此皆重規襲矩,率由舊章者也。   我祖宗光宅,混一萬宇。迄於正光之末,奸孽乘權,厥政多僻,九域離蕩。永安運窮,人靈殄瘁,群逆滔天,割裂四海,國土臣民,行非魏有。齊獻武王應期授手,鳳舉龍驤,舉廢極以立天,扶傾柱而鎮地,剪滅黎毒,匡我墜歷,有大德於魏室,被博利於蒼生。及文襄繼軌,誕光前業,內剿凶權,外摧侵叛,遐邇肅晏,功格上玄。王神祇協德,舟梁一世,體文昭武,追變窮微。自舉跡藩旟,頌歌總集,入統機衡,風猷弘遠。及大承世業,扶國昌家,相德日躋,霸風愈邈,威靈斯暢則荒遠奔馳,聲略所播而鄰敵順款。以富有之資,運英特之氣,顧盻之間,無思不服。圖諜潛蘊,千祀彰明,嘉禎幽秘,一朝紛委,以表代德之期,用啟興邦之跡,蒼蒼在上,照臨不遠。朕以虛昧,猶未逡巡,靜言愧之,坐而待旦。且時來運往,媯舜不暇以當陽,世革命改,伯禹不容於北面,況於寡薄,而可踟躕。是以仰協穹昊,俯從百姓,敬以帝位式授於王。天祿永終,大命格矣。於戲!其祗承歷數,允執其中,對揚天休,斯年千萬,豈不盛歟!   又致璽書於帝,遣兼太保彭城王韶、兼司空敬顯雋奉皇帝璽綬,禪代之禮一依唐虞、漢魏故事。
  8.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丙辰,魏帝遜位別宮,又使兼太尉彭城王韶、兼司空敬顯雋奉冊禪位,致璽書於帝,並奉皇帝璽綬,禪代之禮,一依唐、虞、漢、魏故事。
  9. ^ 《北齊書·卷十六·列傳第八》:五年二月,詔征韶討之。既至,會梁將將嚴超達等軍逼涇州;又陳武帝率眾將攻廣陵,刺史王敬寶遣使告急;復有尹思令眾萬餘人謀襲盱眙。三軍咸懼。韶謂諸將曰:「自梁氏喪亂,國無定主,人懷去就,強者從之。霸先等智小謀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內有離心,諸君不足憂,吾揣之熟悉矣。」乃留儀同敬顯俊、堯難宗等圍守宿預,自將步騎數千人倍道赴涇州。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五》:齊冀州刺史段韶將兵討東方白額於宿預,廣陵、涇州皆來告急,諸將患之。韶曰:「梁氏喪亂,國無定主,人懷去就,強者從之。霸先等外托同德,內有離心,諸君不足憂,吾揣之熟矣。」乃留儀同三司敬顯龐等圍宿預,自引兵倍道趣涇州。
  11. ^ 《資治通鑑音注·卷一百六十五》:「敬顯龐」當作「敬顯儁」。
  12. ^ 《北齊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敬顯雋,字孝英,平陽人。少英俠有節操,交結豪傑。為羽林監。高祖臨晉州,雋因使謁見,與語說之,乃啟為別駕。及義舉,以雋為行台倉部郎中。從攻鄴,令雋督造土山。城拔,又從平西胡。轉都官尚書,與諸將征討,累有功。又從高祖平寇難,破周文帝。敗侯景,平壽春,定淮南。又略地三江口,多築城戍。累除兗州刺史,卒。
  13. ^ 《北史·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敬顯雋字孝英,平陽太平人也。少英俠,從神武信都義舉,歷位度支尚書。神武攻鄴,顯雋督造土山,以功封永安縣侯。出內多歷顯官,所在著名。河清中,卒於兗州刺史。
  14.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七上·忠義上》:敬君弘,絳州太平人,齊右僕射顯雋曾孫也。

延伸閱讀

[]

 北齊書·卷26》,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北史·卷055》,出自李延壽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