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論 (印度哲學)

數論梵語सांख्य羅馬化:sāṅkhyasāṃkhya;字面意思是「計數」,音譯為僧佉僧祇印度哲學的一個派別,被認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稱其為「迦毗羅論」或「雨眾外道」、「雨際外道」。但數論並不屬於早期佛典常提及的六師外道。六師外道為沙門思潮興起的產物,其共同特點是反對吠陀及其壟斷者婆羅門。而數論恰恰相反,它承認吠陀的權威,被視為正統的六派哲學之一(六派哲學分別是最占主流地位的吠檀多和數論、勝論正理論彌曼差瑜伽)。數論的正統性可以從這一點看出來,即早期數論的思想被薄伽梵歌大量引用,而薄伽梵歌是迄今最具影響力的印度哲學著作之一。

理論

根據傳統說法,數論的創始人是迦毗羅仙人(Kapila)(因此又稱為「迦毗羅論」)。但是,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能證明這一點。數論的核心思想是,宇宙由兩大本原組成:補盧沙(最高精神)和原質(原初物質)。補盧沙,或稱為神我,也就是梨俱吠陀中著名的《原人歌》的原人[1]。原人歌中說原人是宇宙的本原,但眾天神(提婆)卻用他作了祭祀的犧牲,於是從他的軀體產生世間萬物(尤其是四個種姓)。這實際上是反映了祭祀萬能的思想[2]。原質,按數論的觀點,由所謂「三特質(三德,triguṇa))」組成。三德分別是薩埵 sattva(明性、悅性、明亮的、智慧的、輕的)、羅闍rajas(變性、動性、變動的)和答磨tamas(惰性、闇性、黑暗的、愚痴的、沉重的)[3][4]。根據《瑜伽勝論》,三德具有互相矛盾(或制約)的屬性。「薩埵」傾向於探究事物的本原[5],「羅闍」傾向於動性的傲慢、貪婪和嗔怒[6],「答磨」傾向於惰性和不敏感[7]

一切事物都是原質在三德的作用下產生的。數論哲學又進一步把事物歸類為「二十五諦」。二十五諦分別為:補盧沙(神我)、原質(或稱為非顯)、覺(菩提)、我慢、心識(manas);然後是皮膚(以上五種合稱為五知根)、生殖器官、排泄器官(以上五種合稱為五作根;五知根與五作根又合稱為十根);色、、香、味、(以上五種合稱為五根境);[8](以上五種合稱為五大);[9]。數論哲學認為,補盧沙是不動的,原質是運動的。不是能動者,而只是原質的三種基本屬性即三德的互相作用與活動的投影。三德就是包圍「」(個體靈魂)的束縛物,只有擺脫三德,才能實現解脫。但是因為人不是能動的,數論主張捨棄有為,專注於自我,通過認識自己的方法從三德中解脫出來[10]

早期數論(或稱為「史詩數論」)與上面介紹的古典數論有所不同。兩者都屬於二元論,且術語和概念大多是一致的[11]。不過早期數論接近於無神論,認為原質就是物質世界的根源;物質世界不依賴於補盧沙(宇宙精神)而單獨存在,在三德的作用下是運動變化的,並且否定有可以脫離肉體的靈魂。但是後來它受到了吠檀多派哲學的嚴重影響,逐漸失去了這種特點[12]。薄伽梵歌中引用的眾多數論派觀點實際上屬於早期數論。

典籍

數論派最重要的經典是《數論頌》與《數論經》。前者是現存最古老的數論派文獻,其中文譯本名為《金七十論》,係數論破斥佛教的論書。據說此書(至少其偈頌部分)的作者是數論派學者自在黑[13]

參見

腳註

  1. ^ 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首
  2. ^ 《梵語文學史》,金克木著,江西教育出版社,ISBN 7539231505/I351·092,41頁
  3. ^ Autobiography Of A Yogi,Paramahansa Yogananda,Self Realization Fellowship,1973,22頁
  4. ^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東大,2012年
  5. ^ 《簡編瑜伽勝論》,Swami Venkatesananda,1984,161頁
  6. ^ 《薄伽梵歌》,張保勝譯本49頁
  7. ^ 《簡編瑜伽勝論》,Swami Venkatesananda,1984,94頁
  8. ^ 金七十論》:十六但變異者。空等五大,耳等五根,舌等五作根,及心。是十六法但從他生。不生他故但變異。
  9. ^ 《薄伽梵歌》,張保勝譯本13.6,注釋1
  10. ^ 《薄伽梵歌》,張保勝譯本83頁
  11. ^ 《薄伽梵歌》,黃寶生譯本
  12. ^ 《薄伽梵歌》,張保勝譯本26頁
  13.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