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龍科學名Diplodocidae)是群蜥腳下目恐龍梁龍迷惑龍雷龍(雷龍和迷惑龍為同一亞科的不同屬)都是屬於梁龍科的恐龍。梁龍科中包括數種頸部、尾部極長的恐龍,例如梁龍和超龍,體型可長達34公尺[1]。而只有發現一節脊椎的雙腔龍,被估計身長可達40到60公尺。

梁龍科
化石時期:侏儸紀中期至白堊紀早期,170–136.4 Ma
梁龍科的頭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龍類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總科: 梁龍總科 Diplodocoidea
演化支 梁龍形類 Diplodocimorpha
演化支 鞭尾類 Flagellicaudata
科: 梁龍科 Diplodocidae
Marsh, 1884
模式種
長梁龍
Diplodocus longus
Marsh, 1878
演化支
異名

敘述

 
重龍的頭部與頸部。位於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梁龍科的幼年骨架模型

與體型同樣巨大的泰坦巨龍科腕龍科相比,梁龍科恐龍的身體較為修長,並擁有短腿,讓牠們看起來像是巨大恐龍中的臘腸犬。而牠們的後肢長於前肢,讓牠們的頸部之後形成一個明顯的傾斜面。在90年代早期,發現了一種梁龍科恐龍,背部擁有一排角質(非骨質)構成的尖刺。長頸和長尾是其特徵,如鞭的尾巴可以保護身體。因為牠們的真皮組織很少保存於化石記錄中,所以目前並不清楚牠們的皮膚覆蓋物,但帆狀物可能是梁龍科的普遍特徵。

梁龍的手腳指各有五根,在後腳的三根和前腳的一根中,有鋭爪。腰和背部下方和尾椎骨上均有長刺,此處的背肌端很結實。

梁龍科恐龍的頸部非常長,根據最近的電腦模擬,牠們可能無法如同其他蜥腳下目一樣高舉牠們的頸部。牠們可能使用頸部來以大範圍區域的植物為食,而非以高層植物為食。牠們可能頸部來鑽入密集的針葉林之中,或者舉到沼澤地面上。

如同其他蜥腳類恐龍,梁龍科恐龍的頭部很小,而鼻管孔則位在頭顱骨的頂部;然而,牠們的鼻孔可能位在口鼻部前端。牠們的牙齒僅位於嘴部前方,外型為鉛筆狀或釘狀,草食性。牠們可能用牙齒來切斷植物,沒有經過咀嚼過程,而依靠胃石來磨碎植物纖維;類似現代的鳥類

梁龍科恐龍擁有類似鞭狀的長尾巴,尾巴基部厚,但尾巴逐漸變薄,末端非常細。尾椎骨下宛如枕木的骨骼,是為了要保護拖在地面的尾巴,因此命名為「兩根柱梁」。經電腦模擬可知,梁龍類可輕易地揮動尾巴,如同長鞭。尾巴的揮動可產生音爆,產生約200分貝的巨響;這個動作可能作為求偶時的展示,或是用來嚇退攻擊牠們的掠食性動物。有些證據可支持這個理論,在些梁龍科化石的尾端脊椎骨上發現了癒合與損傷的痕跡,這可能是尾巴遭到大力撞擊的病狀,支持這項推測。

皮膚

目前很少發現梁龍科的皮膚痕跡化石。在1993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表示有一個梁龍科化石曾發現尾巴末端的皮膚痕跡[2]。這個皮膚痕跡有一連串圓錐狀長刺,沿者尾巴中線而排列,較大尾椎有較大型的長刺。柯瑞克斯推測,這排長刺沿者頸部、背部、直到尾巴末端[3]

分類

 
梁龍的骨架模型,位於柏林自然科學博物館
梁龍科
迷惑龍亞科

春雷龍

        

超龍

迷惑龍

梁龍亞科

重龍

梁龍

以上演化樹則取自於Whitlock等人的2011年研究[4]
梁龍科

迷惑龍

超龍

丁赫羅龍

拖尼龍

重龍

梁龍

以上演化樹取自Lovelace、Hartman、Wahl的2008年研究[5]

這群長頸部、鞭狀尾的蜥腳龍類恐龍,在被命名梁龍科之前,曾有兩個科級分類名稱,但梁龍科是目前的有效名稱。在1878年,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命名雙腔龍時,建立雙腔龍科(Amphicoeliidae),以包含雙腔龍屬。當時古生物學界裡,多將雙腔龍歸類於梁龍科[6]但在1899年後,科學文獻、研究沒有普遍引用、使用雙腔龍科這個分類名稱。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這個分類名稱已有50年以上沒有被多個科學文獻引用,因此雙腔龍科是個遺忘名(nomen oblitum)。

在1877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載域龍時,也建立載域龍科(Atlantosauridae),以包含載域龍屬。20世紀初,有古生物學家提出載域龍科具有學理有效性,比雙腔龍科、梁龍科還有優先權[7]。在1970年代,也有古生物學家認為載域龍科是有效的分類單元,甚至單獨建立載域龍亞科(Atlantosaurinae)[8] 。在1991年,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主張載域龍科也是個遺忘名[9]

梁龍科各屬的互相關係,目前還沒有定論。根據2008年的一項研究,提出春雷龍超龍迷惑龍的近親,都屬於迷惑龍亞科[5]。而在2011年的研究,則認為超龍是梁龍的近親,跟迷惑龍的關係較遠;而春雷龍是種原始叉龍科動物[4]

雙腔龍可能也是梁龍科的物種,牠們的分類有些可疑點,但牠們的頸部相當長[6];因此常被分類為梁龍超科裡的一個未分類屬。目前仍沒有足夠發現可將雙腔龍更正確的分類。近年研究多將雙腔龍視為原始梁龍超科動物,而不屬於梁龍科[4]

參考文獻

  1. ^ Lovelace, David M.; Hartman, Scott A.; and Wahl, William R. Morphology of a specimen of Supersaurus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of Wyoming, and a re-evaluation of diplodocid phylogeny. Arquivos do Museu Nacional. 2007, 65 (4): 527–544. 
  2. ^ Czerkas, S.A. (1993). "The new look of sauropod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3: 26A.
  3. ^ Czerkas, S.A. (1993). "Discovery of dermal spines reveals a new look for sauropod dinosaurs." Geology, 20: 1068–1070.
  4. ^ 4.0 4.1 4.2 Whitlock, J.A. (2011).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Diplodocoidea (Saurischia: Sauropod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12 Jan 2011. doi:10.1111/j.1096-3642.2010.00665.x
  5. ^ 5.0 5.1 Lovelace, David M.; Hartman, Scott A.; and Wahl, William R. Morphology of a specimen of Supersaurus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of Wyoming, and a re-evaluation of diplodocid phylogeny. Arquivos do Museu Nacional. 2008, 65 (4): 527–544. 
  6. ^ 6.0 6.1 Carpenter, K. (2006). "Biggest of the big: 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mega-sauropod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In Foster, J.R. and Lucas, S.G., eds., 2006, 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36: 131-138.存档副本 (PDF). [2008-01-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2-02). 
  7. ^ Hay, O.P. (1902). "Bibliography and Catalogue of the Fossil Vertebrata of North America." Bulletin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179: 1-868.
  8. ^ Nowinski, A. (1971). "Nemegtosaurus mongoliensis n. gen., n. sp. (Sauropoda) from the uppermost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alaeontologia Polonica, 25: 57-8.
  9. ^ Olshevsky, G. (1991).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Mesozoic Meanderings, 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