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亮節

南宋时期人物

楊亮節(1243年—1324年),南宋度宗朝的國舅,為古琴家楊纘之子,楊淑妃之兄、宋端宗趙昰之舅。1276年(南宋瀛國公德祐2年)南宋將亡,護幼主南遷,藏匿山中七日。至溫州,遣使召陳宜中清澳,復召張世傑定海。擁益王昰即帝位於福州,改元景炎,封福建處置使。宋亡後,隱居閩南海島浯洲(今金門縣)。

生平事蹟

1243年(南宋理宗淳祐3年)1歲,春正月癸卯26日寅時,楊亮節生。

1267年(度宗咸淳3年)25歲,錢塘南山開化寺重建落成,主僧妙行轉介帶御器械楊亮節,求高斯得為記。

1276年(瀛國公德祐2年)34歲,春正月己卯13日,以楊亮節為福州觀察使,提舉吉王府行事。癸未17日,元兵迫臨安,升封吉王昰為益王,以楊亮節提舉益王府事務。甲申18日,元兵至臯亭山,宋遣監察御史楊應奎上傳國璽降。是夜,楊亮節、楊鎮等擁廣、益二王出嘉會門,由錢塘江遁去,奔婺州。戊子22日,楊亮節等擁二王至婺州。

2月辛丑初5日,元丞相伯顏臨安。遣范文虎將兵趣婺州,召楊鎮以王還,楊鎮得報即去,曰:「我將就死於彼,以緩追兵。」楊亮節等負二王徒步,匿山中七日。楊亮節等至溫州,聞陳宜中在清澳,遣使召之,復召張世傑於定海。

5月乙未初1日,益王昰即帝位於福州,改元景炎,冊母楊淑妃為皇太妃、同聽政,以舅楊亮節為福建處置使。

1277年(端宗景炎2年)35歲,6月,張世傑回潮州,以圖興復。秋7月乙巳18日,張世傑自將淮兵討蒲壽庚。壬子25日,圍泉州。推測張世傑回潮州,進圍泉州之時,楊亮節以福建處置使,同至泉州公辦。

11月戊申22日,唆都援泉州,張世傑解圍還淺灣。推測張世傑師還淺灣,楊亮節以公事在山,竟不及從。後率三子到廈門覓航,元兵攻漳,遂逃至浯島,藏身馬山后嶼。繼聞元兵去攻潮、惠,楊亮節再攜子追尋至漳州谾口。時幼子世隆途勞染病,日久未瘥,遂寄養漳浦佛潭。復同長次二子到廈門尋舟。惟以陸路道阻,海船難得,竟不能行。

1279年(帝昺祥興2年)37歲,2月癸未初6日,崖山兵潰。楊亮節進退不得,乃覓浯島海濱,更名允臧,隱官澳達山寶珠石下居焉。

1324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82歲,2月己巳13日辰時,楊亮節卒,享壽82。[1]

後人

楊亮節,娶林氏。生三子:長子名失傳,字世昌,號佛細;次子名失傳,字世耀,號佛成;三子名盛,字世隆,號佛潭。

1277年(南宋景炎2年)11月,楊亮節率三子南尋宋主,以第三子楊世隆途勞染病弗能行,寄養於漳州漳浦佛潭村(今福建省漳浦縣佛曇鎮)。1279年(南宋祥興2年)2月宋亡,楊亮節與長子楊世昌、次子楊世耀逃隱閩南海島浯洲(今福建省金門縣官澳。及其將逝,猶囑子孫,卒後墓向南宋都城杭州,以示恥為元臣。卒與長次二子合葬官澳后倉,坐未向丑兼坤艮,即墓向南宋都城杭州。楊世隆後遷居芙蓉山之麓。卒後,葬大髻山後福興埔寶珠石山。

金門楊氏,除極少數近代移入者外,皆宋末護主南遷之楊亮節與其長次二子之後代,也是分衍島上官澳、湖美、湖下、榜林諸村之大姓。佛潭楊氏,則是楊亮節第三子之後代。自金門而澎湖臺中新加坡印尼,自佛潭而宜蘭、萬隆,已繁衍成極大之宗族。[2]

金門官澳楊氏祖廟,名曰達山堂,大廳懸掛「處置使」匾額,大門對聯:「翊主南遷矢志冒危惟報宋,思君北向甘心就隱不臣元。」[3]

楊侯王廟

目前香港九龍城元朗東涌大澳大圍等地,皆有所謂侯王廟,據稱所祀者即楊亮節[4]

不過對於香港侯王廟所奉祀者是否為楊亮節亦有爭議。1917年(民國6年),清末東莞探花陳伯陶為香港九龍楊侯王廟撰「侯王古廟聖史碑記」,謂:「相傳神楊姓,佚其名,南宋末忠臣,始封侯,晉封王,故稱為侯王。余曰此殆楊亮節也。」穿鑿附會該廟所祀之神為楊亮節,陳氏實為始作俑者。殆者,大概也。陳伯陶自己亦不肯定。香港九龍楊侯王廟,據云侯王誕辰在農曆6月16日。而楊亮節生於1243年(南宋淳祐3年)正月26日,僅此一點,足證該說之荒誕。況楊亮節終官福建處置使,係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5月在福州所授,金門官澳楊氏祖廟亦高掛「處置使」匾額,其生前不曾封侯封王。[5]

參考資料

  1. ^ 楊秉訓(2020)《南宋外戚楊氏繫年》,金門縣文化局獎助出版,頁482-484 「楊亮節年表」。
  2. ^ 楊秉訓(2020)《南宋外戚楊氏繫年》,序文、頁468-469。
  3. ^ 孫國欽(2020)《金門宗祠楹聯採擷錄》,頁174-176。
  4. ^ 蕭國健(1985)「香港侯王廟所祀奉之『楊侯大王』考」,收錄於林天蔚、蕭國健(1985)《香港前代史論集》,臺灣商務印書館,頁307-313。
  5. ^ 楊秉訓(2020)《南宋外戚楊氏繫年》,頁449-450 考證「楊侯王廟所祀非楊亮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