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祖 (院士)
楊念祖(英語:Nien-Chu C. Yang[1],1928年5月1日—2008年10月14日),生於上海,籍貫浙江慈谿,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
家族
籍貫浙江省慈谿縣(慈谿舊境,今屬寧波市區江北區)慈城乍浦鄉楊陳村。1928年5月1日,出生於上海。出生書香世家,曾祖楊泰享,清朝進士。祖父楊家驥,號德生,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登進士第[2]。慈城楊家與鄞縣銀台第童氏有通婚,其中楊家驥娶童家小姐,岳父是童祥熊(光緒九年進士)。童祥熊是童槐(嘉慶十年進士)第四子童章之子,但楊家驥與童氏婚後無子女,楊故而納妾[3]。楊念祖父親楊猶龍,早年赴上海經商,是航運業巨商,曾擔任(上海)輪船業同業公會理事、秘書長[2]。母親曹蘭仙[2]。
生平
1944年,楊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時年僅19歲,並獲畢業生唯一的一個特別獎[4]。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1948年秋,赴美國留學。1952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4][1]。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導師Burge Büchi)和哈佛大學(導師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4]。
1956年,楊回到芝加哥大學化學系,擔任助理教授。1961年,晉升為芝大化學系副教授。1963年,晉升為教授。1962年,因業績突出,獲評芝大傑出服務教授。1992年至2000年,擔任芝大Gustavus F. and Ann M. Swift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是為該校教職之最高榮譽[4]。2000年,成為芝大榮休教授[4]。
2008年10月14日,楊因病逝世於美國芝加哥[4]。楊有二子一女,子Charles和Morris,女Julia Ann,並遺有3個孫輩[1]。
研究發現
學術榮譽與委任
- 獲選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會士(Fellow)[1]。
- 獲選美國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基金會會士[1]。
- 獲選美國化學會會士。
- 獲選英國皇家化學會士。
- 獲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 獲選美國癌症研究會會士。
- 曾獲委任為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顧問。
- 曾獲委任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顧問
- 曾獲委任為美國能源部屬下光譜實驗室顧問。
- 獲得芝加哥大學Llewellyn John and Harriet Manchester Quantrell Award(教學獎)[1]。
- 獲得芝加哥大學AMOCO Prize(教學獎)[1]。
- 1979年,獲聘為中國科學院感光研究所名譽教授。楊是中科院在文化大革命之後聘請的首位外籍名譽教授[2]。
- 1980年,獲聘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 1990年,獲聘為國際光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1982年,當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14屆(數理科學組)院士[4]。
- 1992年,獲得Quantrell Award[1]。
參考連結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芝加哥大學編年史. Yang discovered new type of luminescence–chemical light emission. 美國芝加哥大學. October 23, 2008;Vol. 28 No. 3 [2012年9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6月15日) (英語).
- ^ 2.0 2.1 2.2 2.3 謝振聲. 杰出的光化学家杨念祖. 江北新聞網. 2008年5月27日 [2012年9月25日]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
- ^ 周慧惠. 一门三进士,父子同翰林——“银台第”童氏往事. 天一閣博物館. [2012年9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24日) (中文(簡體)).
- ^ 4.0 4.1 4.2 4.3 4.4 4.5 4.6 楊念祖院士與世長辭. 台灣中央研究院. [2012年9月25日] (中文(繁體)).[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