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宏觀震度分級

主要运用于欧洲的地震烈度表

歐洲宏觀震度分級(英語: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又稱歐洲地震震度表,是一個主要運用於歐洲地震震度表。歐洲宏觀震度分級不僅供地震學家使用,還鼓勵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之間密切合作進行研究,是世界上首個同時供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使用的地震震度表[1]

發展歷史

歐洲地震委員會早在1964年就推薦各成員國使用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震度分級(即MSK-64震度表),後於1981年提出對該震度表進行修訂,歷時5年修訂形成了歐洲宏觀震度分級的首個版本。1992年,歐洲地震委員會推薦成員國在其後的3年內對這一版本進行試用,故稱該版本震度表為「歐洲92版地震震度表」(EMS-92)。在試用期內,歐洲92版地震震度表不僅在歐洲範圍內試用,還運用於1994年北嶺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等。隨後,歐洲地震委員會對92版震度表進行進一步完善,形成第二個版本[2]。1996年,於雷克雅未克召開的第25次ESC全體大會上通過了一項決議,推薦歐洲地震委員會成員國採用歐洲98版地震震度表,於1998年正式使用,故稱第二個版本為「歐洲98版地震震度表」(EMS-98[1]。現時所指的歐洲宏觀震度分級,即歐洲98版地震震度表[2]

工程震害劃分

歐洲宏觀震度分級不僅供地震學家使用,還鼓勵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之間密切合作進行研究,是世界上首個同時供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使用的地震震度表[1]。歐洲地震委員會根據建築物易損程度和實際震害情況進行了額外的分級。一為建築物結構易損性,根據建築物結構易損程度進行劃分,共設有6個級別,分別為A、B、C、D、E、F級。其中,A級為易損性最高,F級為易損性最低。二為建築物破壞等級,其中包括砌體建築破壞等級和鋼筋混凝土建築破壞等級,共設有5個級別,分別為1、2、3、4、5級。其中,1級受損程度最低,5級受損程度最高[3]

震度劃分

歐洲宏觀震度分級[3]
地震烈度 簡單定義 人的感覺 物體的反應和自然現象的變化 建築物的破壞
A類 B類 C類 D類 E類 F類
I 無感 無感 無影響 無破壞
II 幾乎無感 僅有極少數(少於1%)在戶內特別敏感的位置且靜止不動的人感到震顫 無影響 無破壞
III 輕微震顫 戶內少數人感覺到,處於靜止的人感到搖擺或輕微震顫 懸掛物體稍有擺動 無破壞
IV 普遍有感 在戶內的多數人感覺到,戶外非常少的人感覺到 瓷器、玻璃器皿、窗戶和房門作響。懸掛物體擺動 無破壞
V 感覺強烈 室內絕大多數人和室外少數人感覺到地震 懸掛的物體晃動很大 少數遭受1級破壞 無破壞
VI 輕微破壞 室內絕大多數人和室外多數人有感 穩定性一般的小器物可能掉落,家具可能移位 多數遭受1級破壞
少數遭受2級破壞
少數遭受1級破壞 無破壞
VII 中等破壞 絕大多數人驚慌,試圖逃出 家具被移動,頂部沉重的家具可能會翻倒 多數遭受3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4級
多數遭受2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3級
少數受到2級破壞 少數受到1級破壞 無破壞
VIII 嚴重破壞 多數人難以站穩,甚至在戶外也是如此 家具可能翻倒 多數遭受4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3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4級
多數遭受2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3級
少數受到2級破壞 無破壞
IX 毀壞 普遍感到恐慌,人們猛地被摔倒在地 許多碑體和柱狀物倒地或扭轉 多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4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3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4級
多數遭受2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3級
少數受到2級破壞 無破壞
X 嚴重毀壞 無法評價 無法評價 多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4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3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4級
多數遭受2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3級
少數受到2級破壞
XI 倒塌 無法評價 無法評價 多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4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4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5級
多數遭受3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4級
多數遭受2級破壞
少數破壞達到3級
XII 完全倒塌 無法評價 無法評價 所有被毀 幾乎所有被毀 絕大多數被毀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G. Grünthal; R. M. W. Musson; J. Schwarz; M. Stucchi. 欧洲地震烈度表1998. 由黎益仕; 溫增平翻譯. 地震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283672-6 (中文(簡體)). 
  2. ^ 2.0 2.1 聶永安; 姚蘭予. 欧洲98版本地震烈度表简介. 國際地震動態. 2003, 5: 23–28 [201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6) (中文(簡體)). 
  3. ^ 3.0 3.1 The 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 EMS-98. 波茨坦地學研究中心. [201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6)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