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聲(英語:breathy voice、murmured voice、whispery voice、soughing、susurration)是一種發聲態聲帶如普通的濁音那樣振動,但令更多空氣通過,[1]產生嘆息一樣的聲。氣聲標記是[ɦ](實際上並不是擦音,而是IPA表支持的記號),它有時作為英語/h/元音間的同位異音出現。

氣聲
◌̤
◌ʱ
編碼
HTML碼(十進制)̤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324

印度-伊朗語族語言研究,如梵語印地語印歐語系比較研究中,氣聲也常被稱為「濁送氣音」,如印地語和梵語轉寫的bh、dh、ḍh、jh和gh,以及構擬的原始印歐語音素gʷʰ。因為氣聲與送氣是兩種不同的發聲態。不過,氣聲和送氣塞音聲學上很像,它們的聲帶完全振動開始時間都有一個延遲。歷時演化中,如希臘語和部分漢語方言中,氣聲輔音演化為送氣塞音。

分類與術語

低語調音的機制有些爭議。IPA及彼得·賴福吉為首的部分學者將低語和氣聲視作相同,因為這時聲帶緊張度比常態濁聲低,伴隨著氣流量增加,使聲門更緩慢地振動。在這個模型下,低語是聲門縫在常態濁聲和氣聲(清音)構成的連續體之間的一點。

其他學者,如Laver、Catford、Trask和音質符號(VoQS)表的作者將低語和耳語混為一談,後者至少像常態濁聲那樣聲帶前端振動,但杓狀軟骨維持分開狀,使大股湍流從中經過。在這個模型下,低語是一種複合調音,即常態濁聲加耳語。 低語的實現可能在各個語言甚至各個個體之間都是不同的。IPA用的術語是「氣聲」,VoQS用的卻是「耳語聲」。他們也都接受「低語」,這個術語首先由賴福吉提出。[2]

轉寫

帶氣聲的塞音或鼻音在國際音標中寫作[bʱ], [dʱ], [ɡʱ], [mʱ]等,或寫作[b̤], [d̤], [ɡ̈], [m̤]等。氣聲元音一般寫作[a̤], [e̤],等。國際音標編委會成員們在1976年6月或更早時添加了表氣聲的下標曲音符號。[3]:2-3 在音質符號中,記號{V̤用於表示耳語聲或低語,用於氣聲的是{Vʰ。以Laver為首的部分學者認為古吉拉特語/bɦaɾ/正確分析的等效轉寫是⟨ḅạɾ⟩(而不是IPA的⟨b̤a̤ɾ⟩),但它可能和模式濁聲的發聲片段與低語的調音混淆,前者傳統上以變音符號◌̣轉寫。[4]:354

發音方法

一種產生氣聲的方法是維持聲帶分離,像[h]那樣松,並增加氣流量以松振動。第二種方法是將聲帶調得比清音的[h]更靠近彼此,但並不像元音等常態濁聲那麼近。這使得氣流介於[h]和元音間,這是英語元音間/h/的情況。第三種是收縮聲門,但將控制末端的杓狀軟骨分開。這使得聲帶在後面被帶到一起發聲,並在前面分離以使大量空氣經過。這是印地語的情況。 白苗語中同時出現後兩者,聲帶稍稍分離(氣聲)、聲帶與杓狀軟骨一起打開(耳語聲)。[5]

語音特性

許多印度-伊朗語族語言,如印地語,有塞音和塞擦音發聲態的4重對立(濁音、氣聲、不送氣、送氣)和鼻音的雙重對立(濁音、氣聲)。南班圖語族恩古尼語支菩提語科薩語祖魯語南恩德貝萊語斯威士語等語言也有氣聲的對立。在科薩語中,有可與印度語言相比的4向對立,它們是搭嘴音,鼻搭嘴音也有類似的雙向對立,塞音和塞擦音則是3向對立(氣聲、送氣和擠喉音),以及擦音雙向對立(清音、氣聲)和鼻音(濁音、氣聲)。

部分班圖語中,歷史氣塞音發生清化,[6]:255–274但4向對立仍被保留。東南班圖語支所有5種語言中,氣聲塞音(甚至包括實現為清送氣音的)都有體現在同音節後繼元音上的低調或降調。因此,這樣的塞音在本地語言學研究中也常被稱為「抑(depressor)塞音」。 斯威士語乃至菩提語證明氣聲可被用作一種獨立的輔音音值的形態特徵。例如,兩種語言中,形成形態句法學系詞的標準形態機制是將名詞前綴音節變成氣聲。 葡萄牙語中,在重音音節後的元音可被讀作氣聲。[7]:20

古吉拉特語的特殊之處在於氣聲元音和輔音的同時對立:બાર (bār) /baɾ/「十二」、બહાર (bahār) /ba̤ɾ/「外面」、ભાર (bhār) /bʱaɾ/「負擔」。[8]

東南孔語展現下列罕見對立:/nǂʱao/「降落」;/nǂʱao̤/「走」;/nǂʱaˤo/「草本植物」;/n|ʱoaᵑ/「貪婪者」;/n|oaʱᵑ/「貓」。[9]

旁遮普語氣聲塞音在不同位置演化為清或濁塞音,取代這一對立的是高低調系統。

氣聲還可作為一些西班牙語方言口語中去口音化了的韻尾/s/,如Todos los cisnes son blancos [ˈt̪o̞ðo̞ʱ lo̞ ˈθiʱne̞ʱ ˈsõ̞m ˈblãŋko̞ʱ](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

另見

參考

  1. ^ Chávez-Peón, Mario E. Non-modal phonation in Quiaviní Zapotec: an acoustic investigation* (PDF). Instituto de Investigaciones Antropológicas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26 May 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6 August 2014). 
  2. ^ Trask (1996) "breathy voice", "murmur", "whispery voice", in A Dictionary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3. ^ The Association's Alphabet.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June 1976, 6 (1). doi:10.1017/S0025100300001420. 
  4. ^ Laver (1994) Principles of Phonetics
  5. ^ Fulop & Golston (2008), Breathy and whispery voicing in White Hmong, http://zimmer.csufresno.edu/~chrisg/index_files/FulopGolston2009.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17 June 2012.
  6. ^ Traill, Anthony, James S. M. Khumalo and Paul Fridjhon (1987). Depressing facts about Zulu. African Studies 46.
  7. ^ Callou, Dinah; Leite, Yonne. Zahar, Jorge , 編. Iniciação à Fonética e à Fonologia. 2001. 
  8. ^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ISBN 0-631-19814-8 (英語). 
  9. ^ Dickens, Patick (1994) English-Ju/'hoan Ju/'hoan-English dictionary ISBN 3927620556, 97839276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