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要塞叛變

江陰要塞叛變(中國大陸作江陰要塞起義),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渡江戰役前夕的1949年4月21日,中華民國國軍江陰要塞官兵7,000餘人突然投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兵不血刃控制了江陰炮台,封鎖了長江江面,隨後渡江戰役突破國軍在長江下游的軍事防線。

江陰要塞所處長江江陰段為長江下游最窄處,江面不到1.5公里寬,可渡江也可阻止別人渡江,還能控制水面航運,從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就開始重視,歷朝將之視為兵家重地。

叛變背景

江陰要塞地處長江南岸,素有「江上雄關」之稱,扼守長江航運和華東地區,但亦面臨貪腐問題。[1]例如,要塞在江陰黃田港設有貨運檢查站,是長江南北交通孔道,可走私受賄、可找商人麻煩勒索。沿江一帶為了避免敵軍躲藏和炮位視角,編有定期掃除蘆葦預算,而蘆葦割後販賣收入皆無人聞問,成為將領私利。要塞附近有礦山開採,礦山實質由來與權屬在戰亂年代不清不可考,但最終落於要塞軍力控制之下,當地無人挑戰。要塞境內有良田數百畝可出租,原意為供應官兵軍糧或福利,但後續都流於司令官之利益。要塞司令都自動有江陰棉紗廠乾股分紅,是紗廠出於需要軍隊保護免於流寇騷擾的保護費之意義。可用要塞公款和軍力威懾在上海商界做投機投資買賣,無本生錢,繁華的上海還能提供各種酒色財氣。吃士兵空餉等傳統國軍部隊油水。

叛變過程

1947年秋,共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中華民國政府抗日戰爭勝利後與共產黨決裂初期就開始經營重整江陰要塞,將之視為防衛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最後防禦線使用,但當時還無人認為共產黨真能打到長江。直到國軍在華北和東北戰局失敗後要塞開始大規模整軍備戰,各種防禦工事綿密,還配備了德國購入的150毫米SFH 18榴彈炮,在當時是國軍火力最強火炮,整個要塞火力甚至超過一個集團軍[2]

1946年夏春之間,中共鹽城地委組織部長唐君照接到在國軍任職的四弟唐秉琳(在要塞當上校)、五弟唐秉煜中華民國國防部第三廳分管要塞業務)的來信,暗示想離開國民黨軍隊到解放區工作。唐君照立即將此事向黨委書記曹荻秋匯報,曹荻秋指示覆信要其「等待」派人聯繫。中共中央華東局下屬的華中工作委員會(簡稱華中工委)認為要塞採取強攻將傷亡巨大,決定把江陰要塞列為策反重點,儘量以叛變方式拿下。其中唐秉琳、唐秉煜是發展重點讓整個計畫成為可能。

唐家五兄弟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且大哥二哥在1930年代就加入,唐秉琳、唐秉煜為老四老五,在接近1940年時才加入,並被有意交辦任務在國軍中任職,並爭取靠近江陰要塞的職位。[1]中共幹部唐堅華與唐家五兄弟是叔侄關係。唐堅華利用這個關係打進了江陰要塞,並告訴唐秉琳組織上要他們「留在國民黨部隊抓實力」,唐秉琳又將組織上的這一指示通知五弟唐秉煜和在國防部一廳任上校參謀的姨表兄吳廣文。1947年,中共鹽城十一地委派共產黨員唐仲衡(唐秉琳的堂兄)以逃亡地主身份,攜家人到江陰城內定居,設立了黨的地下聯絡站。1948年3月後中共華東局華中工作委員會(書記陳丕顯)批准唐堅華發展了唐秉琳、唐秉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後又發展吳廣文王德容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時原要塞司令孔慶桂因為轄下官兵屢有負面消息傳出以及軍中鬥爭等因素,決定辭官遠走,司令肥缺一時間爭奪嚴重,向蔣介石保薦去要塞的人陸續不斷。孔慶桂曾保薦要塞炮兵第五十一團團長李道恭或參謀長夏琦繼任職務,胡宗南也曾發電文保薦過關瑞充任職,但蔣覺得這些人信任度都不夠,想找黃埔系的少壯派上任,此時陸軍總司令部兵工處處長戴戎光少將被共黨特務鎖定為保薦人選,因為其是中共鹽城地委組織部長唐君照的同學,戴的哥哥弟弟又都是共產黨員。[2]經過特務在國民黨軍務局裡進行秘密工作,最後送到蔣介石桌上的推薦名單中戴戎光被列為第一且履歷被寫得特好,順利就任。

吳廣文之後受地下秘密命令,放棄國防部悠閒的工作,運作調職自己前往要塞守備總隊隊長職位上任。並把自己老同學王德容運作,讓他也辭去陸軍總部軍械處副處長,當上了要塞參謀長。

唐秉煜此時也成了要塞工兵營長,但多數時間都在國防部活動協調資源,順便打聽情報與時局變化,較少去要塞。

1948年11月,黨組織派吳銘代替唐堅華到江陰工作;中共華中工委下密令認為要開始基層官兵策反工作,炮兵總台觀察員孟懷高是唐秉煜老同學首先被策反,之後升為第一大砲台長,第二大砲台長傅仲山之後也決定叛變。吳廣文後叫其父親吳兆山出面利用師徒關係做守備第三大隊副曹炳山的工作將其策反,之後陸續有多人決定加入起義。到了起義前,共產黨方面已經鞏固如下幹部

要塞司令戴戎光
(貪腐軍官,立場擺動)
第一大砲台長孟懷高 第二大砲台長傅仲山
要塞守備總隊長吳廣文 要塞參謀長王德容 要塞參謀長唐秉琳
要塞工兵營長唐秉煜 要塞工兵副營長龍滸 通訊連副連長李容有
第二中砲台長丁佩基 第三中砲台長毛介平 第六中砲台長吳仲琪

1949年1月,徐蚌會戰戰敗後,國軍主力部隊喪失,總統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下野,中華民國政府一片混亂,軍政要員紛紛準備逃往台灣。唐秉煜趁亂在國防部辦公室拿到長江沿線全部軍力防禦圖,於農曆大年初二黃昏過江到達新港後轉鹽城,受到中共華中工委書記陳丕顯、蘇北軍區司令員管文蔚的接見並面交防禦圖。回部後開始通知全體地下人員準備起義,指出要塞地下黨的任務是在30公里防區內控制三到四個渡口,迎接渡江部隊登陸。華東局社會部情報科科長王澄明派遣解放軍第十兵團4名營級幹部潛入要塞,擔任叛變核心軍官的警衛或勤務兵等[3]被唐秉煜安插成貼身衛兵或是基層小兵來臥底。最難做的工作是守備第三大隊副大隊長曹炳山。此人原是蘇北一個自衛隊的頭目,到要塞後利用青紅幫的關係控制部隊,使地下黨一時很難對付。恰巧吳廣文的父親吳兆山是青紅幫「老頭子」,地下黨就通過吳兆山利用青紅幫的師徒關係,把曹炳山爭取過來。這樣就進一步掃除了要塞叛變的阻力。

1949年4月,渡江行動推遲到20日,但突然發生兩意外:一是游擊炮團的陣地被第二十一軍接管,二是守備總隊隊長吳廣文被免職。王澄明以王德容衛士身分親自潛入要塞進行指揮,找回吳廣文,協助剛任命的李雲葵控制守備總隊。20日中華民國政府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國共和談宣告破裂。解放軍炮擊江陰對岸的八圩港守軍,守軍第二十一軍第145師要求要塞砲火支援,結果唐秉煜將炮火距離故意調錯全部砲彈炸在第145師陣地上,事後推託夜間觀察困難誤擊來矇混。[2]

20日晚及21日渡江戰役行動開始,長達500餘公里的戰線上全部打響,戴戎光發現解放軍渡江時,即令唐秉琳開炮射擊。唐秉琳為了避免過早暴露,就命令手下「執行佯動射擊計劃」:以不卸保險、不裝引信的炮彈,漫無目標地射擊。戴戎光生氣後發現要塞內氣氛詭異,自己座機電話打不通、自己的貼身衛士也消失,渡江先頭部隊上岸後要塞砲口全調轉向國軍第二十一軍陣地射擊,同時要塞內起義軍用兩挺機槍封鎖了指揮所,[4]吳銘、李干兩黨員提槍衝進了指揮所。戴戎光發現大勢已去,未反抗就交槍投降,江陰要塞召開全體官兵大會,宣布投共,正式由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接管。此時渡江部隊切斷了京滬線,中華民國政府首都南京已經近在眼前。

1949年4月底,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政委張凱率領縱隊機關和部分部隊進駐江陰城,宣布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江陰要塞軍事管制委員會張凱為軍管會主任。[5]1949年5月,第三野戰軍派唐君照到江陰要塞進行整編工作。

影響

江陰要塞易手後,中華民國海軍的11艘軍艦及3艘砲艇仍然從長江通過江陰要塞的防線,成功突圍到上海,保存了部分實力。[6]

影視作品

  • 2009年電視劇─江陰要塞

參考文獻

  1. ^ 1.0 1.1 唐秉煜. 《中共地下黨活動史料特輯(十二):江陰要塞「起義」始末——唐家班在百萬雄師下江南中所扮演的角色》 (PDF). 《傳記文學》. 1990年4月, 第五十六卷 (第四期) [2021-06-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6-02). 
  2. ^ 2.0 2.1 2.2 央視官方頻道-江陰起義.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3. ^ 王振逸. 掉转炮口—江阴要塞守军起义始末. 黨史縱橫. 1996年, (1期)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 
  4. ^ 建湖文史-江阴要塞起义始末.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 
  5. ^ 「在解放常州的日子裡 ——60年前強渡長江的老戰士口述實錄」,《常州日報》,2009年4月20日A3版。
  6. ^ 長江突圍 傳揚忠義軍風. 《青年日報》. 2014-05-30 [2020-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